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609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22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及施工的领域,涉及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墙体结构,其包括叠合板,叠合板的一侧安装有插接块,叠合板的另一侧开设有插接槽,插接块插入到相邻叠合板上的插接槽中;插接块中安装有固定部件,插接块中开设有插接孔,固定部件包括两个固定杆和固定弹簧;插接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分别供固定杆插入的固定槽。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墙体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制叠合板;将预制完成的叠合板转运至施工场地;在施工场地沿墙体的延伸方向预设施工槽,并使用吊装设置依次将叠合板放置在施工槽中;通过固定杆与固定弹簧对相邻的两个叠合板进行拼接。本申请改善了墙体结构强度不达标的问题。不达标的问题。不达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及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装配式建筑是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建筑、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及各类装配式组合结构建筑等;与现浇施工方法相比,装配式结构有利于绿色施工,符合绿色施工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等要求,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0003]相关技术中,装配式叠合板墙体结构包括若干叠合板,叠合板并排设置有两组,每组叠合板沿墙体的延伸方向依次等距设置,相邻的两个叠合板之间接触,相对的两个叠合板之间通过钢筋连接,相对的两个叠合板相背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斜撑,斜撑与地面固定连接,对叠合板进行支撑,在相对的两个叠合板之间浇筑混凝土,从而得到墙体。
[0004]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相邻的两个叠合板之间仅通过摩擦力进行连接,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可能会对叠合板施加向外的作用力,使得相邻的两个叠合板之间进行分离,混凝土会从叠合板之间的缝隙中漏出,导致墙体的结构强度不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墙体结构强度不达标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墙体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墙体结构,包括叠合板,所述叠合板的一侧安装有插接块,所述叠合板的另一侧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块插入到相邻叠合板上的插接槽中;所述插接块中安装有固定部件,所述插接块中开设有插接孔,所述固定部件包括两个均放置在插接孔中的固定杆和设置在两个固定杆之间的固定弹簧;两个所述固定杆均延伸到插接块的外侧,所述插接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分别供固定杆插入的固定槽;所述固定弹簧呈压缩状,所述固定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杆抵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相邻的两个叠合板进行固定时,首先将两个固定杆相互靠近,此时固定弹簧呈压缩状,然后将插接块插入到插接槽中,当固定杆与固定槽相对时,固定弹簧即可对两个固定杆施加推力,使得两个固定杆分别插入到固定槽中,即可对插接块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相邻两个叠合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混凝土不易从叠合板之间的缝隙中漏出,改善了墙体结构强度不达标的问题。
[0008]优选的,所述叠合板上安装有竖向移动部件,所述叠合板的底部开设有竖向槽,所述竖向移动部件包括滑动安装在竖向槽中的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上的竖向板,所述竖向板可与地面接触,所述叠合板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底板移动的驱动部件。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部件,驱动部件带动底板进行移动,底板带动竖
向板进行移动,当竖向板与地面抵接时,竖向板停止移动,叠合板进行移动,即可对叠合板的高度进行调节,当相邻的两个叠合板之间的位置出现偏差时,便于工作人员对叠合板进行调节。
[0010]优选的,所述叠合板的内部成型有驱动腔,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穿设在驱动腔内壁上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延伸至与插接槽同侧的侧壁上,所述叠合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供驱动杆收纳的收纳槽;所述驱动腔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延伸至竖向槽中,所述驱动螺杆螺纹穿设在底板中,所述驱动杆与驱动螺杆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杆进行转动,驱动杆带动驱动螺杆进行转动,驱动螺杆带动底板进行移动,从而实现了对叠合板高度的调节,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同时将驱动杆收纳在收纳槽中,减少了驱动杆对相邻的叠合板造成干涉情况的发生。
[0012]优选的,所述叠合板上安装有水平移动部件,所述水平移动部件包括转动安装在竖向槽内壁上的螺纹筒和穿设在螺纹筒中的水平螺杆;所述水平螺杆与竖向板连接,所述水平螺杆沿竖向板滑动;所述竖向板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腔中安装有连接部件,所述驱动杆滑动安装在驱动腔的内壁上,所述驱动杆可通过连接部件驱动螺纹筒转动。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杆进行移动,驱动杆通过连接部件驱动螺纹筒进行转动,螺纹筒带动水平螺杆进行移动,水平螺杆可带动竖向板进行移动,由于竖向板与地面抵接,叠合板相对于竖向板进行水平移动,从而进一步的对叠合板的水平位置进行调节,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0014]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转动安装在驱动腔内壁上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驱动杆连接,所述连接轴延伸至竖向槽中,所述连接轴与螺纹筒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杆进行转动,驱动杆带动连接轴进行转动,连接轴带动螺纹筒进行转动,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0016]优选的,所述竖向槽的两侧均为贯通状,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防渗板,所述防渗板的底面与竖向板的底面平齐,所述防渗板的顶部穿设至叠合板中,所述防渗板两侧的侧面与叠合板两侧的侧面平齐。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渗板减少了混凝土溢出到叠合板外侧情况的发生,进一步的改善了墙体结构强度不达标的问题。
[0018]优选的,所述叠合板的侧壁上开设有滑移槽,所述插接块中竖直穿设有竖向杆,所述竖向杆与滑移槽的内壁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叠合板竖向移动的过程中,叠合板带动竖向杆进行移动,使得竖向杆能够在插接块中滑动,插接块不会随叠合板的移动而移动,减少了相邻的叠合板位置发生改变情况的发生。
[0020]优选的,所述竖向杆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水平滑块,所述滑移槽的内壁上开设有供水平滑块滑移放置的水平滑槽。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叠合板水平移动的过程中,叠合板相对于水平滑块进行水平移动,插接块不会随叠合板的移动而移动,进一步的减少了相邻的叠合板位置发生改变情况的发生。
[0022]优选的,所述叠合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漏板,所述叠合板的另一侧开设有供防漏板放置的防漏口。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漏板减少了混凝土从叠合板之间的缝隙中漏出情况的发生,进一步的改善了墙体结构强度不达标的问题。
[002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墙体结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25]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墙体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制叠合板;将预制完成的叠合板转运至施工场地;在施工场地沿墙体的延伸方向预设施工槽,并使用吊装设置依次将叠合板放置在施工槽中;通过固定杆与固定弹簧对相邻的两个叠合板进行拼接;操作驱动杆,对叠合板的水平位置与高度进行微调;在叠合板与地面之间安装斜撑;当多个叠合板安装完成后,在叠合板之间浇筑混凝土;一段时间后,对斜撑进行拆卸。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相邻两个叠合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混凝土不易从叠合板之间的缝隙中漏出,改善了墙体结构强度不达标的问题。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申请通过设置固定杆与固定弹簧,当需要对相邻的两个叠合板进行固定时,首先将两个固定杆相互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墙体结构,包括叠合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1)的一侧安装有插接块(2),所述叠合板(1)的另一侧开设有插接槽(11),所述插接块(2)插入到相邻叠合板(1)上的插接槽(11)中;所述插接块(2)中安装有固定部件(3),所述插接块(2)中开设有插接孔(21),所述固定部件(3)包括两个均放置在插接孔(21)中的固定杆(31)和设置在两个固定杆(31)之间的固定弹簧(32);两个所述固定杆(31)均延伸到插接块(2)的外侧,所述插接槽(11)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分别供固定杆(31)插入的固定槽(12);所述固定弹簧(32)呈压缩状,所述固定弹簧(32)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杆(31)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1)上安装有竖向移动部件(4),所述叠合板(1)的底部开设有竖向槽(13),所述竖向移动部件(4)包括滑动安装在竖向槽(13)中的底板(41)和安装在底板(41)上的竖向板(42),所述竖向板(42)可与地面接触,所述叠合板(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底板(41)移动的驱动部件(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1)的内部成型有驱动腔(14),所述驱动部件(5)包括穿设在驱动腔(14)内壁上的驱动杆(51),所述驱动杆(51)延伸至与插接槽(11)同侧的侧壁上,所述叠合板(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驱动杆(51)收纳的收纳槽(15);所述驱动腔(14)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驱动螺杆(52),所述驱动螺杆(52)延伸至竖向槽(13)中,所述驱动螺杆(52)螺纹穿设在底板(41)中,所述驱动杆(51)与驱动螺杆(5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1)上安装有水平移动部件(6),所述水平移动部件(6)包括转动安装在竖向槽(13)内壁上的螺纹筒(61)和穿设在螺纹筒(61)中的水平螺杆(62);所述水平螺杆(62)与竖向板(42)连接,所述水平螺杆(62)沿竖向板(42)滑动;所述竖向板(42)与底板(41)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腔(14)中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迪李颖唐兆为陈瑶孙黄为杨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银广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