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四切向反手性负泊松比结构的非充气轮胎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非充气轮胎,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四切向反手性负泊松比结构的非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的保有量量不断增加,这不仅对道路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轮胎爆胎、急速漏气等而引发事故的例子也在不断增多。所以,解决轮胎在行使过程中的爆胎、漏气是保证行车安全、降低交通事故的重要一环。造成汽车轮胎爆胎、漏气的最根本原因是现在广泛用于汽车的轮胎都是充气轮胎,充气轮胎的优点在于滚动阻力小的优点,但是其缺点就是当轮胎内的气压不合适、天气变化或者轮胎磨损突发漏气甚至爆胎。为了解决轮胎爆胎、漏气,一个可行性的方向是将其设计成非充气轮胎。但是非充气轮胎其也存在行驶稳定性差和减震性差的缺点,设计生产性能优异的非充气轮胎是现今轮胎
的重大发展目标。
[0003]四切向反手性负泊松比结构相较于传统正泊松比结构,其抵抗冲击性能和吸能性能更加优异。专利“202020346833.4”提出的一种基于负泊松比结构的非充气车轮,其采用了负泊松比结构作为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四切向反手性负泊松比结构的非充气轮胎,包括胎冠(1)和支撑件(22),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冠(1)固定设置在支撑体(2)外周,所述支撑体(2)包括支撑件(22),所述支撑件(22)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第一支撑单元(221)和若干个第二支撑单元(222),所述第一支撑单元(221)和第二支撑单元(222)呈镜像,第一支撑单元(221)包括一个呈空心圆筒状的第一支撑筒(2212)和四根第一支撑条(2211),所述四根第一支撑条(2211)均布在第一支撑筒(2212)外周并与第一支撑筒(2212)相切,第二支撑单元(222)包括一个呈空心圆筒状的第二支撑筒(2222)和四根第二支撑条(2221),所述四根第二支撑条(2221)均布在第二支撑筒(2222)外周并与第二支撑筒(2222)相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四切向反手性负泊松比结构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2)还包括固定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耀骥,梁文荣,顾天乐,仇李扬,陈宇,彭以超,王志越,龚俊杰,沈辉,韩清振,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