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结构的车用折叠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5135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改进结构的车用折叠机构,属于交通工具配件领域,针对现有折叠机构造型、色彩单一、工序处理复杂以及强度不足的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进结构的车用折叠机构,包括端部通过销轴相互铰接的上下管座,上管座和所述下管座相对于铰接端的另一侧设有可扣合和打开的锁定机构,下管座由塑胶材质制作,下管座的铰接处设置内衬件,内衬件由刚性材料制成,其上设有供销轴穿设的销孔。刚性的内衬件能够承受铰接处的外力,销轴穿设其中不易开裂,保证可靠的铰接;用塑胶制作的下管座,便于成型色彩丰富、造型多样的轮廓,能避免尖锐棱边划伤、割伤,局部加强/厚,还能降低刚性内衬件成型制作要求,并减少内衬件坯料的后续打磨工序。打磨工序。打磨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结构的车用折叠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工具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车用折叠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滑板车、自行车或电动车等车辆由大体竖立的操作杆和大体平置的车体构成,为了便于携带和收纳在操作杆和车体连接处设置折叠装置,该折叠装置具有两个铰接在一起的连接部件,两个连接部件通过锁定机构扣合或打开,以保证使用车辆时操作杆整体处于大致直立状态、收纳车辆时操作杆大致与车体平行。现有折叠机构通常由镁合金或者铝合金一体压铸成型,但金属件重量较大且造型单一,铸造能耗高,难以做出差异化外观和色彩,不能适应不同造型车辆的个性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折叠机构造型、色彩单一且重量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车用折叠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既满足强度要求,又能满足个性化要求,有助于提供适应不同厂家车辆需求的折叠机构。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进结构的车用折叠机构,包括端部通过销轴相互铰接的上下管座,所述上管座和所述下管座相对铰接端的另一侧设有可扣合和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结构的车用折叠机构,包括端部通过销轴(3)相互铰接的上下管座(1、2),上管座(1)和下管座(2)相对铰接端的另一侧设有可扣合和打开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打开时,上下管座(1、2)能相对铰接处张开,锁定机构扣合时,上下管座(1、2)的端面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座(2)由塑胶材质制成,在所述下管座(2)铰接处的管壁中设置一内衬件(21),所述内衬件(21)由刚性材料制成,其上设有一供所述销轴(3)穿设的、贯通内衬件(21)及下管座(2)的销孔(2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车用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座(1)由塑胶材质制作,在所述上管座(1)铰接处的管壁中衬设内置件(11),所述内置件(11)由刚性材料制成,其上设有一贯通内置件(11)的轴孔(111),所述销轴(3)穿设于所述轴孔(1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结构的车用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座(1)相对铰接端的另一侧设有下锁扣(12),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通过一偏心轴(5)铰接在下管座(2)上的锁钩(6)和扳手(4),所述扳手(4)通过所述偏心轴(5)带动所述锁钩(6)扣合或离开所述下锁扣(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结构的车用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4)由塑胶材质制成,其内部设有一刚性材质制成的U型件(41),所述U型件(41)相对设置的两个面上均设有通孔(411)和凸缘(412),所述偏心轴(5)穿设于所述通孔(411),其中一个凸缘(412)为矩形,以卡接所述偏心轴(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结构的车用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座(1)还设有一钩状的上锁扣(13),所述扳手(4)上部滑动设置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翀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市爱达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