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洋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模板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4969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模板固定装置,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装置不便于对不同高度的模板进行固定,导致固定效果较差,且不便于对不同大小的模板进行夹持固定,使固定效率降低的问题,包括底座,底座上铰接设置有两组顶升架,两组顶升架上分别铰接设置有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上穿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二连接块螺纹配合,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上分别铰接设置有两组顶升架,两组顶升架一端铰接设置有顶升板,顶升板上分别穿设有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第二转轴一端固定设置有齿轮,第三转轴底端固定设置有环形齿条,第三转轴顶端固定设置有夹持组件。设置有夹持组件。设置有夹持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模板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模板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
[0003]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模板,在对模板进行固定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模板固定装置,现有装置不便于对不同高度的模板进行固定,导致固定效果较差,且不便于对不同大小的模板进行夹持固定,使固定效率降低,所以提出一种建筑工程模板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模板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装置不便于对不同高度的模板进行固定,导致固定效果较差,且不便于对不同大小的模板进行夹持固定,使固定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铰接设置有两组顶升架,两组所述顶升架上分别铰接设置有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块上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连接块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块上分别铰接设置有两组所述顶升架,两组所述顶升架一端铰接设置有顶升板,所述顶升板上分别穿设有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一端固定设置有齿轮,所述第三转轴底端固定设置有环形齿条,所述第三转轴顶端固定设置有夹持组件。
[000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座,所述夹持座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转轴顶端,所述夹持座上穿设有两组螺纹杆,两组所述螺纹杆均与所述夹持座螺纹配合,两组所述螺纹杆上均套设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底端设置有两组限位卡块,所述夹持座上开设有两组限位卡槽,两组所述限位卡块分别设置在两组所述限位卡槽内。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转轴上套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与所述第二转轴螺纹配合。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手轮与第二手轮。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两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顶端设置在所述顶升板底端。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上穿设有四组安装销钉。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两组所述螺纹杆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摇柄。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模板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旋转第一转轴,通过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转轴的螺纹配合,从而带动第二连接块在第一转轴上移动改变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之间的间距,从而带动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上铰接设置的四组顶升架运动改变角度,带动顶升板上下运动,为固定不同高度的模板提供了便利。
[0014]2、通过旋转第二转轴,从而带动齿轮旋转,齿轮与环形齿条啮合,进而带动第三转轴旋转,带动夹持座旋转,进而实现对夹持座的角度进行调节,为夹持不同角度的模板提供了便利。
[0015]3、旋转螺纹杆,通过螺纹杆与夹持座螺纹配合,从而带动夹紧板运动,进而带动夹紧板底端设置的两组限位卡块在夹持座上开设的两组限位卡槽内运动,通过两组夹紧板相对运动,进而实现对模板的夹持固定,为不同大小的模板进行夹持固定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模板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模板固定装置的爆炸图;
[0018]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模板固定装置中角度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座;2、顶升架;3、顶升板;4、夹持座;5、第一转轴;6、第一连接块;7、第二连接块;8、第一手轮;9、第二转轴;10、第二手轮; 11、限位套;12、夹紧板;13、限位卡块;14、限位卡槽;15、螺纹杆;16、摇柄;17、齿轮;18、环形齿条;19、第三转轴;20、安装销钉;21、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底座1,底座1 上铰接设置有两组顶升架2,两组顶升架2上分别铰接设置有第一连接块6与第二连接块7,第一连接块6与第二连接块7上穿设有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 5与第二连接块7螺纹配合,第一连接块6与第二连接块7上分别铰接设置有两组顶升架2,两组顶升架2一端铰接设置有顶升板3,顶升板3上分别穿设有第二转轴9与第三转轴19,第二转轴9一端固定设置有齿轮17,第三转轴 19底端固定设置有环形齿条18,第三转轴19顶端固定设置有夹持组件,为对不同高度和角度的模板进行夹持提供了便利。
[0025]其中,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座4,夹持座4底端固定设置在第三转轴19顶端,夹持座4上穿设有两组螺纹杆15,两组螺纹杆15均与夹持座4螺纹配合,两组螺纹杆15上均套设有夹紧板12夹紧板12底端设置有两组限位卡块13,夹持座4上开设有两组限位卡槽14,两组限位卡块13分别设置在两组限位卡槽14内,从而实现对模板进行夹持,为固定模板提供了便利。
[0026]其中,第二转轴9上套设有限位套11,限位套11与第二转轴9螺纹配合,通过限位套11与第二转轴9的螺纹配合,使旋转限位套11接触顶升板3一端时可以对第二转轴9进行锁定,为控制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铰接设置有两组顶升架(2),两组所述顶升架(2)上分别铰接设置有第一连接块(6)与第二连接块(7),所述第一连接块(6)与所述第二连接块(7)上穿设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与所述第二连接块(7)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连接块(6)与所述第二连接块(7)上分别铰接设置有两组所述顶升架(2),两组所述顶升架(2)一端铰接设置有顶升板(3),所述顶升板(3)上分别穿设有第二转轴(9)与第三转轴(19),所述第二转轴(9)一端固定设置有齿轮(17),所述第三转轴(19)底端固定设置有环形齿条(18),所述第三转轴(19)顶端固定设置有夹持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座(4),所述夹持座(4)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转轴(19)顶端,所述夹持座(4)上穿设有两组螺纹杆(15),两组所述螺纹杆(15)均与所述夹持座(4)螺纹配合,两组所述螺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洋龚奇明
申请(专利权)人:于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