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悬崖上辅助施工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4559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悬崖上辅助施工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锚索的位置确定并开挖两个塔吊标准节的基础,在基础的底部设置4根钢管桩,在基础中预埋标准节的预埋螺栓并绑扎钢筋,浇筑基础混凝土;在两个基础上分别安装标准节组,在标准节组上安装可上下滑动的横梁承托件,将两组横梁分别安装在横梁承托件上并桥接在两个标准节组的两边;两组横梁上搭设作业平台和作业平台防护件;设置驱动作业平台上下升降的升降驱动组件;将作业平台爬升在预应力锚索施工的位置进行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标准节组和横梁的结构,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机械使用率,同时缩短施工工期,加快施工进度。施工进度。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悬崖上辅助施工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悬崖上辅助施工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对影响铁路行车的某个危岩山体需要进行整治,通常情况下,对山体整治采用主动防护和被动防护的形式。对单体块状岩石采用直接清理到山坡下;对于不适于清理的岩石,采用主动防护网进行加固。为了防止主动防护网失效而坠落的石块掉到铁路上,通常再采用被动防护网对山体进行防护。如果山体有较大的裂缝产生,则需要对山体进行锚索或者锚杆加固。如图1所示,山体为陡峭的灰岩,危岩带长255m,坡度在80
°
~90
°
,危岩分布高程在536m~600m之间。结合图2所示,I区危岩带整体采用主动防护网加固,防止单体危岩坠落;对体积较大的危岩体或危岩体区域采用垫墩式压力注浆锚杆或预应力锚索进锚固加固。
[0003]现有的施工垫墩式压力注浆锚杆或预应力锚索的技术为依附山体搭设钢管支架,在钢管支架上铺设竹跳板作为施工作业平台,然后在平台上安放气动岩石钻孔机进行钻孔。
[0004]对于图1所示的本工程而言,山体锚杆分布高度在0

45m之间,作业高度很大,气动岩石钻孔机重量约300~400kg,采用支架搭设的平台承载能力较弱,施工安全性不能保障,施工风险极高。且为了保证支架的刚度、稳定性及承载能力,需要将支架搭设足够的排数,将占用很大的空间,且支架搭设工程量大,施工成本极高。且受施工场地限制,在山体根部没有足够的空间搭设支架。
[0005]山体并不是完全垂直,带有一定坡度,随着支架的升高,将与山体间的间距越来越大,不能满足施工平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在悬崖上辅助施工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艺。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在悬崖上辅助施工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锚索的位置确定并开挖两个塔吊标准节的基础,在基础的底部设置4根钢管桩,在基础中预埋标准节的预埋螺栓并绑扎钢筋,浇筑基础混凝土;在两个基础上分别安装标准节组,在标准节组上安装可上下滑动的横梁承托件,将两组横梁分别安装在横梁承托件上并桥接在两个标准节组的两边;两组横梁上搭设作业平台和作业平台防护件;设置驱动作业平台上下升降的升降驱动组件;将作业平台爬升在预应力锚索施工的位置进行施工。
[0009]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横梁承托件包括位于标准节组的标准节的四个角的四个承托单元,相邻两个承托单元之间通过紧固件拉紧连接。
[0010]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两组横梁之间通过横梁联结件连接,至少两组横梁的同个
末端通过横梁联结件连接。
[0011]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至少两组横梁的同个末端通过横梁联结件连接。
[0012]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承托单元包括内侧角钢、位于上部的承接台和位于下部的紧固件连接部,内侧角钢的内侧面紧密贴靠在标准节的角上,横梁靠接在承接台上并与承接台锁固连接,紧固件紧固连接在两个承托单元的紧固件连接部上。
[0013]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每组横梁包括多个贝雷梁,横梁联结件的高度与贝雷梁的高度相适配。
[0014]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横梁联结件上设有倾斜加强杆。
[0015]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作业平台包括铺设在所述两组横梁上的分配梁和分配梁上铺设的木板。
[0016]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作业平台防护件包括横梁上位于两个标准节组的两边的防护栏杆或防护网或防护栏杆与防护网。
[0017]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卷扬机和滑轮组。
[0018]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标准节组与山体坡面件之间连接有附着。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塔吊标准节和在标准节上升降的横梁和作业平台,使得在狭小的场地条件下,能够安全可靠的施工山体垫墩式压力注浆锚杆或预应力锚索,从而对山体进行加固,同时,在山体带有一定坡度时,随着平台的升高,仍然可以满足施工要求。本专利技术通过标准节组和横梁的结构,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机械使用率,同时缩短施工工期,加快施工进度。
[0020]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在悬崖上辅助施工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艺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整治某个危岩山体区域的立面图。
[0022]图2是整治某段危岩体的剖面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在悬崖上辅助施工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艺的流程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利用塔吊标准节爬升的坡面防护施工作业平台的主视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应用在图2的危岩山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横梁承托件的仰视图。
[0028]图8是图5中右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U型卡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是图7中的承托单元的侧视图。
[0031]图11是图7中的承托单元的俯视图。
[0032]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贝雷梁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横梁联结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4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升降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在悬崖上辅助施工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艺其采用了如图4至图14的作业平台,该作业平台的具体结构如下:
[0036]该作业平台包括两个标准节组1、两组横梁2、横梁承托件3和升降驱动组件4。
[0037]如图4和图5所示,两个标准节组1分别安装在两个塔吊基础5上,所述横梁承托件3可上下升降的紧密套接在所述标准节组1上;两组横梁2分别安装在所述横梁承托件3上并桥接在两个标准节组1的两边,每组横梁2包括多个贝雷梁21,两边的贝雷梁21之间通过横梁联结件6连接,最外侧的贝雷梁21的两个末端分别位于两个标准节组1的外侧,末端之间也通过横梁联结件4连接。升降驱动组件4分别安装在两组标准节组1的顶部并驱动两组横梁2相对所述标准节组1上下升降;两组横梁2上设置作业平台和作业平台防护件,所述作业平台包括铺设在所述两组横梁上的分配梁71和分配梁71上铺设的木板72。所述作业平台防护件包括横梁2上位于两个标准节组1的两边的防护栏杆81与防护网82。如图6所示,为提高作业平台的稳定性,在所述标准节组1与山体坡面之间连接有附着9。
[0038]本实施例中,如图7、图8、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横梁承托件3包括位于标准节1的标准节的四个角的四个承托单元30,所述承托单元30包括内侧角钢31、位于上部的承接台32和位于下部的紧固件连接部33,内侧角钢31的内侧面紧密贴靠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悬崖上辅助施工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锚索的位置确定并开挖两个塔吊标准节的基础,在基础的底部设置4根钢管桩,在基础中预埋标准节的预埋螺栓并绑扎钢筋,浇筑基础混凝土;在两个基础上分别安装标准节组,在标准节组上安装可上下滑动的横梁承托件,将两组横梁分别安装在横梁承托件上并桥接在两个标准节组的两边;两组横梁上搭设作业平台和作业平台防护件;在标准节组上分别设置驱动作业平台上下升降的升降驱动组件;将作业平台爬升在预应力锚索施工的位置进行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悬崖上辅助施工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承托件包括位于标准节组的标准节的四个角的四个承托单元,相邻两个承托单元之间通过紧固件拉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悬崖上辅助施工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两组横梁之间通过横梁联结件连接,至少两组横梁的同个末端通过横梁联结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悬崖上辅助施工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横梁的两个末端分别位于两个标准节组的外侧,至少两组横梁的同个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利勇邹晓君吴军包永生佘初宝张彦宁李洪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城市建设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