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音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452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3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埋式音响,包括壳体、升降板、驱动组件和发音元件。壳体预埋在地面上且具有内腔,上表面具有多个出声孔;升降板滑动设置在内腔中,上表面具有多个密封柱;驱动组件设置在壳体和升降板之间,用于带动升降板移动;发音元件固定设置在内腔中,用于发出声音。实际使用时,利用驱动元件带动升降板下降至密封柱脱离出声孔,开启发音元件即可令声音通过出声孔传播至地上;使用后,关闭发音元件,并利用驱动元件带动升降板上升至密封柱插入出声孔,以防止外部尘土和液体进入内腔。本申请提供的地埋式音响,能够实现将发音元件预埋在地下发音,令本装置能够装配在站台上的任一空间内,提高了信号定向传递的稳定性。提高了信号定向传递的稳定性。提高了信号定向传递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埋式音响


[0001]本申请属于户外音响
,具体涉及一种地埋式音响。

技术介绍

[0002]在火车站站台上,工作人员需要对旅客进行广播,以传递提醒旅客安全、组织旅客上车等信号。通常情况下,上述信号传递过程需要通过站台上搭载的广播系统实现;具体的,广播系统播放预设的音源,且音量覆盖整个站台区域,完成对于旅客的定向引导。
[0003]随着技术的发展,信号的传递并不局限于全区域信号覆盖,而是每个分区的定点信号传递;例如,在某车站的某车厢候车位播报音源,同时在另一车厢候车位播报另一音源,以实现针对不同人群的信号传递,以使信号传递内容更加精确。
[0004]专利技术人发现,为了实现上述过程,则需在不同的候车位装载多个播音喇叭,而播音喇叭一般是安装在防雨棚的吊顶和支柱上;但是,部分车站的防雨棚距离列车的停靠位较远,导致喇叭的音量无法完全覆盖;而若要将喇叭安装在防雨棚的外部,常年经受风雨会极大程度的缩短喇叭的使用寿命。
[0005]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播音喇叭安装位置受限,实现定向区域信号传递过程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埋式音响,实现在地面安装音响设备,从而确保信号能够在区域内稳定传递。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提供一种地埋式音响,包括:
[0009]壳体,具有内腔;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具有多个出声孔;
[0010]升降板,沿纵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具有自下至上延伸、适于与多个所述出声孔一一对应插接的多个密封柱;
[0011]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升降板之间,用于带动所述升降板相对于所述壳体升降,以使所述密封柱插入或退出所述出声孔;以及
[0012]发音元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内腔中,用于发出声音。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0014]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板和所述内腔的上表面相连;
[0015]第一电磁铁,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以及
[0016]第一衔铁,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处于所述第一电磁铁的下方;
[0017]其中,在多个所述密封柱一一对应插接于多个所述出声孔时,所述第一弹簧处于正常状态;在所述密封柱向下移动至退出所述出声孔时,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弹性拉伸状态;
[0018]在所述第一电磁铁通电时,所述第一衔铁和所述第一电磁铁之间产生吸力,以使所述升降板自上至下移动至所述密封柱退出所述出声孔。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腔的上表面沿所述升降板的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臂,每个所述导向臂均自上至下延伸设置,且下端均具有沿横向延伸、用于支撑所述升降板的支撑板;其中,所述第一衔铁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内腔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防曲杆;所述防曲杆的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两端分别与所述内腔的上表面和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相连,贯穿所述升降板设置,且所述防曲杆插接于所述第一弹簧的内圈中。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0022]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板和所述内腔的上表面相连;
[0023]第二电磁铁,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以及
[0024]第二衔铁,设置在所述内腔的上表面,处于所述第二电磁铁的上方;
[0025]其中,在多个所述密封柱一一对应插接于多个所述出声孔时,所述第二弹簧处于正常状态;在所述密封柱向下移动至退出所述出声孔时,所述第二弹簧处于弹性拉伸状态;
[0026]在所述第二电磁铁通电时,所述第二衔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之间产生斥力,以使所述升降板自上至下移动至所述密封柱退出所述出声孔。
[00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升降板的底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第二电磁铁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0028]其中,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的连通部位处于所述升降板上表面的下方;在所述密封柱插接于所述出声孔时,所述第二衔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相接,或者所述第二衔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之间存在间隙。
[00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升降板和所述内腔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阻尼块,所述阻尼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或所述内腔的上表面;
[0030]在所述密封柱插接于所述出声孔时,所述升降板和所述内腔的上表面通过所述阻尼块相接。
[00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出声孔采用自上至下孔径逐渐增大的扩口结构,所述密封柱的上端采用与所述出声孔相适配的、自下至上横截面面积逐渐缩小的缩口结构。
[0032]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壳体预埋至地下,即可在避免干预行人的前提下,实现音响的定点布置。
[0033]在需要进行局部广播时,利用驱动元件带动升降板下降至密封柱脱离出声孔,开启发音元件,使声音通过出声孔传播至地上。
[0034]在局部广播后,关闭发音元件,利用驱动元件带动升降板上升至密封柱插入出声孔,以防止外部尘土和液体进入内腔。
[0035]本实施例提供的地埋式音响,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实现将发音元件预埋在地下发音,从而降低安装时的地域限制,令本装置能够装配在站台上的任一空间内,确保信号传递能够覆盖所需区域,提高了信号定向传递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埋式音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埋式音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8]图3为图2的俯视图;
[0039]图4为沿图3中A

A线的剖视结构图;
[0040]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所采用的驱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6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所采用的驱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2]附图标记说明:
[0043]1、壳体;11、内腔;12、出声孔;13、导向臂;14、支撑板;15、防曲杆;2、升降板;21、密封柱;22、安装板;3、驱动组件;31、第一弹簧;32、第一电磁铁;33、第一衔铁;34、第二弹簧;35、第二电磁铁;36、第二衔铁;4、发音元件;5、阻尼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45]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申请提供的地埋式音响进行说明。所述地埋式音响,用于埋设在地面上,其结构包括壳体1、升降板2、驱动组件3和发音元件4。
[0046]壳体1具有内腔11,且壳体1的上表面具有多个出声孔12;
[0047]升降板2沿纵向滑动设置在内腔11中,并且升降板2的上表面具有自下至上延伸、适于与多个出声孔12一一对应插接的多个密封柱2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埋式音响,用于埋设在地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式音响包括:壳体,具有内腔;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具有多个出声孔;升降板,沿纵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具有自下至上延伸、适于与多个所述出声孔一一对应插接的多个密封柱;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升降板之间,用于带动所述升降板相对于所述壳体升降,以使所述密封柱插入或退出所述出声孔;以及发音元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内腔中,用于发出声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板和所述内腔的上表面相连;第一电磁铁,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以及第一衔铁,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处于所述第一电磁铁的下方;其中,在多个所述密封柱一一对应插接于多个所述出声孔时,所述第一弹簧处于正常状态;在所述密封柱向下移动至退出所述出声孔时,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弹性拉伸状态;在所述第一电磁铁通电时,所述第一衔铁和所述第一电磁铁之间产生吸力,以使所述升降板自上至下移动至所述密封柱退出所述出声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埋式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的上表面沿所述升降板的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臂,每个所述导向臂均自上至下延伸设置,且下端均具有沿横向延伸、用于支撑所述升降板的支撑板;其中,所述第一衔铁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埋式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内腔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防曲杆;所述防曲杆的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两端分别与所述内腔的上表面和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相连,贯穿所述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瑞彪王友馨梁子珺郭俭芝刘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惠泽智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