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深度模型的可见光至红外图像转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深度模型的可见光至红外图像转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不同波段光电图像当中,可见光波段生成的可见光图像和长波红外波段生成的红外图像,因为其特性的显著性,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可见光图像指的是在人眼可见的波段范围内(0.38~0.78um)光线所成的图像,主要反映了所拍摄场景表面的反射能量分布情况。红外图像指的是在红外波段内光线所成的图像,即红外成像系统接收物反射或目标自身反射的红外线而形成的图像,主要反映所拍摄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可以很好的表征所拍摄场景的辐射能量分布情况。
[0003]红外成像技术由于其制导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能远距离成像、夜间成像等优势,可以更好地实现红外目标探测、监视、跟踪和以及武器制导等。随着对红外辐射和红外光学的深入研究,红外成像技术发展迅速,在民用和军事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在红外相关设备的研制和红外成像技术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大量多种条件下的红外图像数据作为验证测试的素材。尤其在基于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深度模型的可见光至红外图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获取同时段同场景下的可见光
‑
红外图像对;S2根据红外摄像仪的工作原理,制订深度模型训练策略,并搭建用于实现高拟真度可见光至红外图像转换的整体模型架构;S3分割所述可见光
‑
红外图像对,通过分割掩膜得到分割后的前景信息和背景信息送入生成对抗式网络一,获得生成模型一,仿真生成各类红外图像;S4基于可见光
‑
红外图像对全图,以及所述分割掩膜训练生成对抗式网络二,实现对所述生成模型一生成结果中各类信息的补全,仿真生成红外全图;S5将可见光透射率
‑
红外图像对和所述分割掩膜输入生成对抗式网络三,得到生成模型三,通过引入可见光透射率图,仿真透射作用对成像的影响,提升仿真红外图像拟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至红外图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景信息包括车辆类、行人类,所述背景信息包括天空、树木、路面、建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至红外图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从官方下载公开可见光
‑
红外数据集,将未配准的所述可见光
‑
红外数据集进行图像配准;在同时段同场景下,将可见光摄像机和红外热像仪自行拍摄所述可见光
‑
红外数据集,并将所述可见光
‑
红外数据集进行图像配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至红外图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S21红外摄像仪接收红外辐射,其中,红外辐射包含三部分:目标自发辐射,目标对周围辐射的反射,以及大气辐射;S22基于红外图像大气部分红外分布的规律,将所述大气辐射并入所述目标自发辐射处理;S23网络训练通过局部信息学习各类境物红外分布规律;关注全局信息,学习境物相互辐射作用对成像的影响;并引入所述可见光透射率图,学习所述可见光图像透射率对成像的影响;完成所述深度模型训练策略与所述整体架构的制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至红外图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1中红外辐射包含三部分的表达式如下:W
tot
=ετW
obj
+βτW
amb
+(1
‑
τ)W
atm
其中,τ为透射率系数,ε,β为系数,W
tot
红外摄像仪接收到的场景总辐射,ετW
obj
为目标辐射,βτW
obj
为周围环境反射辐射,(1
‑
τ)W
atm
为大气辐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至红外图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S31经分割网络获取分割掩膜,获得图像中各类前景信息和背景信息;S32训练生成所述对抗式网络一,将所述前景信息和所述背景信息输入至所述生成对抗式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雄,王蕾,程景春,宋佳洁,朱毅,黄晨威,杨亚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