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旁路吹扫防返灰的气化低频震荡除灰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1892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旁路吹扫防返灰的气化低频震荡除灰控制器,包括第一半壳、第二半壳和转盘,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相互扣合并固定组成外壳,所述转盘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中部穿入并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转盘同轴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第一半壳的侧壁上和所述第二半壳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气道,所述转盘上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与所述气道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第一半壳的侧壁上安装有进气管。通过设置锥形气幕阻挡结构,通入压缩空气后,能够在出气管内形成完整的圆锥形阻挡气幕,从而有效阻挡烟尘反流;环形气缝的出气位置处面积更小,使得气流压力增大,流速提高,在达到同样效果的前提下更节省压缩空气。空气。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旁路吹扫防返灰的气化低频震荡除灰控制器


[0001]本技术涉及吹灰器
具体地说是一种旁路吹扫防返灰的气化低频震荡除灰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烟尘,烟尘会通过锅炉烟道排出,长时间运行后,烟尘会附着在烟道内壁面上,需要进行清理,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声波吹灰器进行除灰。
[0003]声波除灰器在运行时,压缩空气会正向流动,整个声波除灰器内处于正压状态,烟尘不会反流,而声波除灰器停机时,烟尘容易反向流动,形成反灰现象,引起设备运行卡涩、功耗增加和加剧磨损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反灰并能够除灰的一种旁路吹扫防返灰的气化低频震荡除灰控制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旁路吹扫防返灰的气化低频震荡除灰控制器,包括第一半壳、第二半壳和转盘,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相互扣合并固定组成外壳,所述转盘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中部穿入并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转盘同轴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第一半壳的侧壁上和所述第二半壳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气道,所述转盘上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与所述气道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第一半壳的侧壁上安装有进气管,所述第二半壳的侧壁上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气道流体导通;所述出气管靠近所述第二半壳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锥形气幕阻挡结构,所述锥形气幕阻挡结构的出气端穿出所述第二半壳的内侧壁并朝向除灰气流前进方向设置,所述出气管远离所述第二半壳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吹扫结构,所述吹扫结构的出气端插入所述出气管内。
[0006]上述一种旁路吹扫防返灰的气化低频震荡除灰控制器,所述锥形气幕阻挡结构包括第一供气环和第一供气管,所述第一供气环套在所述出气管上,且所述第一供气环的内侧壁与所述出气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一供气环内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供气道,所述出气管的管壁上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气缝,所述环形气缝的一端与所述环形供气道流体导通,所述环形气缝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出气管的管壁,所述第一供气管安装在所述第一供气环上并与所述环形供气道流体导通。
[0007]上述一种旁路吹扫防返灰的气化低频震荡除灰控制器,所述环形气缝朝向所述出气管内的除灰气流前进方向设置,所述环形气缝的宽度自远离所述出气管轴线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出气管轴线的一端逐渐缩小。
[0008]上述一种旁路吹扫防返灰的气化低频震荡除灰控制器,所述环形气缝的喷气角度与所述出气管的轴线呈45
°
夹角。
[0009]上述一种旁路吹扫防返灰的气化低频震荡除灰控制器,所述吹扫结构包括第二供
气环、第二供气管、球头和喷气管,所述第二供气环套在所述出气管上,所述第二供气管安装在所述第二供气环上并与所述第二供气环流体导通;所述出气管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锥形凹槽,所述出气管的外壁上开设有球形凹槽,所述锥形凹槽内径较小的一端朝向所述球形凹槽并与所述球形凹槽相互贯通,所述球头安装在球形凹槽内,所述喷气管位于所述锥形凹槽内,且所述喷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球头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球头内贯穿开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喷气管流体导通,所述气流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供气环流体导通;所述出气管的外壁上位于所述球形凹槽的周围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球头上套有压紧环,所述压紧环的侧壁上也设置有螺纹,所述压紧环的下部螺纹连接在环形凹槽内。
[0010]上述一种旁路吹扫防返灰的气化低频震荡除灰控制器,所述球形凹槽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且所述球形凹槽均位于所述第二供气环内,每个所述球形凹槽内均安装有球头;在同一横断面上:任意两个球头的球心点分别与出气管轴心的连接线相交。
[0011]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2]1、通过设置锥形气幕阻挡结构,通入压缩空气后,能够在出气管内形成完整的圆锥形阻挡气幕,从而有效阻挡烟尘反流;环形气缝的出气位置处面积更小,使得气流压力增大,流速提高,在达到同样效果的前提下更节省压缩空气;环形气缝朝向除灰的气流设置,形成锥形阻挡气幕后的气流不断前进,带动烟尘排出。
[0013]2、通过设置吹扫结构,通入压缩空气后,能够喷出柱状气流,由于出气面积小,使得气流的压力和流速更高,从而利用气流吹扫吹灰喇叭的内壁面,防止吹灰喇叭口处堆积灰尘;通过设置球头和球形凹槽,能够便于调节喷气管的喷出气流角度,以满足不同吹扫位置和吹扫距离的需求;锥形气幕阻挡结构和吹扫结构相互配合,最终形成一股向烟道内流动的气流,防止烟尘反流,并且能够带动吹扫结构吹起的烟尘排出;吹扫结构位于更加靠近烟道的位置处,当有烟尘反流时,由于柱状的气流流速、压力都更高,能够冲散反流的烟尘气流,从而减少锥形气幕阻挡结构所受到的压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本技术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本技术图1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

底座;2

第一半壳;3

第二半壳;4

第一封盖;5

第二封盖;6

传动轴;7

转盘;8

锥形气幕阻挡结构;801

第一供气环;802

第一供气管;803

环形气缝;9

吹扫结构;901

球形凹槽;902

锥形凹槽;903

环形凹槽;904

球头;905

气流通道;906

压紧环;907

喷气管;908

第二供气环;909

第二供气管;10

进气管;11

出气管;12

气孔;13

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旁路吹扫防返灰的气化低频震荡除灰控制器,请参阅图1,包括第一半壳2、第二半壳3和转盘7,所述第一半壳2和所述第二半壳3相互扣合并固定组成外壳,所述转盘7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中部穿入并转动连接有传动轴6,所述转
盘7同轴固定在所述传动轴6上;所述第一半壳2的侧壁上和所述第二半壳3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气道13,所述转盘7上开设有气孔12,所述气孔12与所述气道13的位置相互对应,即所述气孔12至传动轴6的圆心距等于气道13至传动轴6的圆心距;所述第一半壳2的侧壁上安装有进气管10,所述第二半壳3的侧壁上安装有出气管11,所述出气管11与所述气道13流体导通;所述出气管11靠近所述第二半壳3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锥形气幕阻挡结构8,所述锥形气幕阻挡结构8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旁路吹扫防返灰的气化低频震荡除灰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壳(2)、第二半壳(3)和转盘(7),所述第一半壳(2)和所述第二半壳(3)相互扣合并固定组成外壳,所述转盘(7)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中部穿入并转动连接有传动轴(6),所述转盘(7)同轴固定在所述传动轴(6)上;所述第一半壳(2)的侧壁上和所述第二半壳(3)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气道(13),所述转盘(7)上开设有气孔(12),所述气孔(12)与所述气道(13)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第一半壳(2)的侧壁上安装有进气管(10),所述第二半壳(3)的侧壁上安装有出气管(11),所述出气管(11)与所述气道(13)流体导通;所述出气管(11)靠近所述第二半壳(3)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锥形气幕阻挡结构(8),所述锥形气幕阻挡结构(8)的出气端穿出所述第二半壳(3)的内侧壁并朝向除灰气流前进方向设置,所述出气管(11)远离所述第二半壳(3)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吹扫结构(9),所述吹扫结构(9)的出气端插入所述出气管(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旁路吹扫防返灰的气化低频震荡除灰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气幕阻挡结构(8)包括第一供气环(801)和第一供气管(802),所述第一供气环(801)套在所述出气管(11)上,且所述第一供气环(801)的内侧壁与所述出气管(1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供气环(801)内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供气道,所述出气管(11)的管壁上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气缝(803),所述环形气缝(803)的一端与所述环形供气道流体导通,所述环形气缝(803)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出气管(11)的管壁,所述第一供气管(802)安装在所述第一供气环(801)上并与所述环形供气道流体导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旁路吹扫防返灰的气化低频震荡除灰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气缝(803)朝向所述出气管(11)内的除灰气流前进方向设置,所述环形气缝(803)的宽度自远离所述出气管(11)轴线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出气管(11)轴线的一端逐渐缩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旁路吹扫防返灰的气化低频震荡除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望孟朱汉奇马莉马云肖树涛赵坤李大坤马荣胜张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创星电力辅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