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钳位二极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集成钳位二极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静电释放(ESD)和电过应力(EOS)是目前造成集成电路芯片失效的主要原因,ESD和EOS现象都属于短时间的过负荷,芯片管脚在短时间内受到尖峰电压或者尖峰电流的冲击时,当能量超过了最大额定值,就会对芯片的功能或可靠性造成损伤乃至失效。
[0003]但是,目前对于芯片的ESD和EOS防护的主要方法在系统电路板上分芯片外部加入分立的ESD/浪涌保护器件,如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再结合芯片自身的芯片级ESD通路进行防护,外部的分立保护器件是实现ESD/EOS保护核心钳位防护器件,要求具有很强的钳位电压和泄放电流的能力。在现有技术中,一类思路就是在芯片的电路中额外增加ESD和EOS检测电路以及硅表面功率器件如高压MOS 管,利用检测电路模块控制该钳位保护MOS功率管的开启,实现电压钳位并泄放掉系统ESD和EOS的脉冲大电流,从而对集成电路管脚的保护功能。电压钳位的最大电流的等级与钳位保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钳位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本体(1)、深N阱层(9)、N型重掺杂埋层(10)及P型重掺杂硅衬底层(15);所述深N阱层(9)、所述N型重掺杂埋层(10)及所述P型重掺杂硅衬底层(15)均依次设置于所述芯片本体(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钳位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1)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轻掺杂硅外延层(11)、P型重掺杂层(16)及缓冲外延层(14),且所述深N阱层(9)位于所述轻掺杂硅外延层(11)内,所述N型重掺杂埋层(10)位于所述轻掺杂硅外延层(11)及所述缓冲外延层(14)之间,所述P型重掺杂层(16)位于所述缓冲外延层(14)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钳位二极管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宇强,鞠建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帝奥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