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植物孢粉的农药载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106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植物孢粉的农药载体及其应用。所述基于植物孢粉的农药载体为未经处理的植物孢子或花粉,或植物孢粉衍生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将植物孢粉作为农药载体引入农药控制释放系统中,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绿色高效农药载体,所用原料全部为天然成分,来源广泛,生物相容性好,无毒、无污染,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植物孢粉的农药载体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植物孢粉的农药载体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农药控制释放制剂是通过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手段对农药活性成分进行包覆,保护活性成分免受不良环境影响,实现缓慢或可控释放,能够减少施药次数和用药量,提高农药利用率,是一种高效、安全、经济的农药新剂型。载体材料是农药控释剂的核心组成,除了基本的理化性质,载体材料的来源、毒性、生物降解性和环境安全性也是影响其综合性能和应用前景的重要因素。然而,现有农药载体材料主要是脲醛树脂和聚氨酯等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其制备工艺复杂、粒径可控性较差,导致制剂均匀度较低、稳定性较差;另一方面,材料毒性较高、生物降解性较差,给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因此,开发绿色高效的载体材料一直都是农药制剂工作者的研究目标,也是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0003]植物孢粉包括孢子植物的孢子和种子植物的花粉,直径一般为3~200微米,其细胞壁由内壁和外壁组成,保护着其内部的生殖细胞免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其中,内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而外壁的化学成分相对复杂,主要是孢粉素类物质。孢粉素是一种高度交联的天然高分子多聚物,理化性质极稳定,耐酸、耐碱、耐热、极难氧化,被称为自然界最坚固的有机物。鉴于植物孢粉具有稳定的天然空腔结构,而且来源广泛、尺寸和形貌均一、无毒、无污染,因此可以作为优良的载体材料用于药物负载。目前,植物孢粉载体及其衍生物(孢粉素外壁胶囊)在医药、食品和环境领域已有研究报道,可用于递送药物分子、疫苗、营养素、酶和益生菌等,实现被负载物的控制释放。然而,在农药领域未有相关研究。因此,开发基于植物孢粉的农药载体是一个富有前景的发展方向,有助于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植物孢粉的农药载体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首次将植物孢粉应用到农药活性成分控制释放系统中,开发了一种绿色高效的新型载体。
[0005]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基于植物孢粉的农药载体为未经处理的植物孢子或花粉,或植物孢粉衍生物;
[0006]其中,所述植物孢粉衍生物具体可为植物孢粉素外壁胶囊。
[0007]优选地,所述植物孢子或花粉选自石松孢子、油菜花粉、向日葵花粉、蒲公英花粉、茶花粉、松花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植物孢粉衍生物(孢粉素外壁胶囊)的制备方法。
[0009]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植物孢粉衍生物(孢粉素外壁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依次使用有机溶剂和酸溶液处理植物孢粉,过滤、水洗和干燥,即得。
[0010]具体地,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丙酮、乙醇、甲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丙酮;
[0011]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浓度范围为80%~100%,优选为100%;
[0012]所述酸溶液选自磷酸、盐酸、醋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磷酸;
[0013]所述酸溶液的浓度范围为1~14M,优选为5M。
[0014]具体操作为:将植物孢粉加入到有机溶剂中,30~60℃下搅拌3~5h,抽滤,收集固体得到去脂孢粉,向所得去脂孢粉中加入酸溶液,60~90℃下搅拌3~5h,抽滤,收集固体,水洗,干燥,得到植物孢粉素外壁胶囊。
[0015]所述植物孢粉选自石松孢子粉、油菜花粉、向日葵花粉、蒲公英花粉、茶花粉、松花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所述植物孢粉与有机溶剂的配比可为:1g:8~15mL,具体可为1g:10mL;
[0017]所述植物孢粉与酸溶液的配比可为:1g:5~20mL。
[0018]上述基于植物孢粉的农药载体在负载农药中的应用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植物孢粉的农药载体负载农药的方法。
[0020]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基于植物孢粉的农药载体负载农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基于植物孢粉的农药载体浸入溶解有农药活性成分的有机溶剂中,在减压、常压或加压条件处理,再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负载农药的植物孢粉。
[0021]具体地,所述基于植物孢粉的农药载体与农药活性成分的配比可为:1g:0.1~5g,具体可为1g:1g;
[0022]所述农药活性成分选自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3]优选地,所述杀菌剂选自吡唑醚菌酯、氟啶胺、咪鲜胺、噻唑膦、春雷霉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4]优选地,所述杀虫剂选自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噻虫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5]优选地,所述除草剂选自氟乐灵、二甲戊灵、麦草畏、异丙甲草胺、2,4

二氯苯氧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6]优选地,所述农药活性成分溶液的浓度范围为50~500g/L;
[0027]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酮、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8]优选地,所述减压条件的压力范围为0.01~1KPa;
[0029]优选地,所述加压条件的压力范围为10~100Mpa。
[0030]所述减压、常压或加压条件处理的时间可为1~48h,具体可为24h;
[0031]所述干燥具体可为冷冻干燥。
[0032]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植物孢粉的农药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3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基于植物孢粉的农药控释制剂可采用常规技术手段,将所得负载农药的植物孢粉进一步加工成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即得。
[0034]具体地,根据实际需要,所述固体制剂包括但不限于颗粒剂、片剂、粉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种子处理干粉剂;
[0035]所述液体制剂包括但不限于悬浮剂、悬乳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微囊悬浮

悬浮剂、种子处理悬浮剂。
[0036]更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基于植物孢粉的农药控释制剂的应用,根据具
体的制剂类型,采用对应的施用方式将其施用到田间,用于控制植物病、虫或草害。
[0037]具体地,根据实际需要,所述施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撒施、穴施、沟施、灌根、喷雾、喷粉、拌土、拌种;所述病害包括但不限于小麦茎基腐病、马铃薯黑痣病、油菜菌核病、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根结线虫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所述虫害包括但不限于小菜蛾、草地贪夜蛾、稻飞虱、蚜虫、蝗虫、蛴螬、金针虫;所述草害包括但不限于马唐、牛筋草、狗尾草、藜、播娘蒿、田旋花。
[003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39](1)本专利技术首次将植物孢粉作为农药载体引入农药控制释放系统中,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绿色高效农药载体,所用原料全部为天然成分,来源广泛,生物相容性好,无毒、无污染。
[0040](2)本专利技术开发的基于植物孢粉的农药控释制剂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而且充分利用了植物孢粉的稳定的天然空腔结构以及尺寸和形貌均一等特点,有利于提高制剂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植物孢粉的农药载体,为未经处理的植物孢子或花粉,或植物孢粉衍生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植物孢粉的农药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孢粉衍生物为植物孢粉素外壁胶囊;所述植物孢子或花粉选自石松孢子、油菜花粉、向日葵花粉、蒲公英花粉、茶花粉、松花粉中的一种或多种。3.一种植物孢粉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依次使用有机溶剂和酸溶液处理植物孢粉,过滤、水洗和干燥,即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丙酮、乙醇、甲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浓度范围为80~100%;所述植物孢粉与有机溶剂的配比为:1g:8~15mL;所述酸溶液选自磷酸、盐酸、醋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酸溶液的浓度范围为1~14M;所述植物孢粉与酸溶液的配比为:1g:5~20mL。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植物孢粉的农药载体在负载农药中的应用。6.一种基于上述植物孢粉的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腾飞李宝聚项盛石延霞谢学文柴阿丽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