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康复理疗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077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术后康复理疗机器人,包括两个竖向平行设置的主支撑架,主支撑架包括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两个上支撑架之间转动设置有坐垫,坐垫下方设置有支撑装置,两个上支撑架分别通过同步升降装置带动其上下移动;同步升降装置包括齿条长轴、两个齿轮组、第一电动推杆、以及升降柱;坐垫两侧设置有腿部训练组件,腿部训练组件包括纵向扶手、大腿摆臂、小腿摆臂以及脚踏板,大腿摆臂一端与纵向扶手转动连接,大腿摆臂另一端与小腿摆臂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支撑装置用于配合转轴支撑坐垫供患者坐下休息,连接轴同时带动升降柱上下移动,保持同步移动的效果,相比其他升降设备的稳定性更强,减少左右两侧升降柱高度出现偏差的现象。减少左右两侧升降柱高度出现偏差的现象。减少左右两侧升降柱高度出现偏差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后康复理疗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指一种术后康复理疗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脑卒中的最常见症状为一侧脸部、手臂或腿部突然感到无力,猝然昏扑、不省人事。这类患者除了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外,科学的康复训练对于患者运动功能改善非常重要,对于有行走能力但不太异常患者进行行走能力康复训练是常见的一种康复方法,通常会使用脑卒中步态康复训练器。
[0003]现有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专利号为CN214679858U,专利名称为一种脑卒中步态康复训练器,该专利虽然能够还原真是行走状态,但是其坐兜结构不适用于对于年纪较大的患者,年纪较大的患者体力较差,通常行走训练一小会便于出现气喘现象,需要坐下休息,该专利坐兜不适合坐下休息,属于辅助站立结构,需要休息时要拆除坐兜走下传送皮带,这过程费时费力,存在使用不方便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术后康复理疗机器人,便于年老患者间隙进行步态、腿部肌肉的恢复训练,也能便于老人随时休息,减少不必要的肢体活动,有利于早日恢复健康。
[0005]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术后康复理疗机器人,包括两个竖向平行设置的主支撑架,主支撑架包括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两个上支撑架之间转动设置有坐垫,坐垫下方设置有支撑装置,两个上支撑架分别通过同步升降装置带动其上下移动;
[0006]同步升降装置包括齿条长轴、两个齿轮组、用于推动齿条长轴横移的第一电动推杆、以及分别竖向滑接在下支撑架内的升降柱,升降柱的上端与相邻上支撑架连接,每个齿轮组输入端与齿条长轴的第一齿条相啮合,每个齿轮组的输出端与相对应的升降柱的第二齿条相啮合;
[0007]坐垫两侧设置有腿部训练组件,腿部训练组件包括纵向扶手、大腿摆臂、小腿摆臂以及脚踏板,纵向扶手纵向设置在上支撑架一侧,大腿摆臂一端与纵向扶手转动连接,大腿摆臂另一端与小腿摆臂转动连接,脚踏板设置在小腿摆臂底部。
[0008]两个主支撑架竖向平行设置在底板上,两个上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坐垫,坐垫后侧的两侧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主支撑架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坐垫下方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设置在转轴的另一侧,支撑装置用于配合转轴支撑坐垫供患者坐下休息。
[0009]主支撑架一侧横向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和齿条长轴,第一电动推杆的伸出杆与齿条长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推杆用于齿条长轴的横向移动,齿条长轴下方设置有多
个支撑件,支撑件与齿条长轴滑接,齿轮组设置有两个,两个齿轮组分别设置在两个下支撑架的同一侧,下支撑架内竖向开设有竖向槽,竖向槽内滑接有带第二齿条的升降柱,第二齿条竖向设置在升降柱靠近齿轮组的一侧,齿轮组的输出端与第二齿条相啮合,齿轮组输入端与齿条长轴的第一齿条相啮合,两个齿轮组的输出端分别设置在下支撑架同一侧位置,控制第一电动推杆,齿轮长轴横向移动,带动齿轮组的输入端旋转,进而齿轮组输出端带动升降柱上下移动,用于同步带动两个上支撑架上下移动,年纪较大的老人坐下起立都较为不便,本专利技术能帮助坐在坐垫上的患者缓慢起立进行步态、肌肉恢复训练,还能帮助老人在训练后快速坐于坐垫休息。
[0010]也作为年纪较大老人步态训练的初始坐姿位置,老人患者初始位置坐在坐垫上,两腿分别放在两侧的腿部训练组件上,大腿位于大腿摆臂一侧,小腿位于小腿摆臂一侧,脚放在脚踏板上,通过绑带绑紧患者大腿和小腿部,两上臂搭在纵向扶手上,缓慢控制第一电动推杆,使得坐垫缓慢上移,坐垫上移一定距离缓慢脱离支撑装置,坐垫围绕转轴向靠近患者一侧向下翻转,进而带动患者坐起,起到辅助坐起的作用,避免老人坐起较快出现头晕等,出现站立不稳现象,也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节患者脚底距离底面的底板的距离,训练患者原地抬腿、步姿矫正等,如果直接让患者触底行走,还需要人工搀扶或通过步态康复训练装置辅助站立,人工搀扶费时费力,现有的步态康复训练装置不便于患者较短时间间断训练的休息,本专利技术可控制坐垫角度随时供老人坐下休息。
[0011]作为优选,支撑装置包括托架、收纳杆、导向座以及竖向设置的第二电动推杆,收纳杆一端与坐垫转动连接,收纳杆另一端设置在托架内,托架设置在第二电动推杆的伸出杆端部。
[0012]第二电动推杆竖向设置在底板上,托架上下滑接在导向座内,第二电动推杆用于带动托架上下移动,进而控制收纳杆与坐垫的夹角,第二电动推动收缩最低端后,收纳杆与坐垫的夹角在150
°
~180
°
之间,不影响患者站起训练,第二电动推动伸出时,收纳杆与坐垫的夹角可在45
°
~90
°
之间,保证,收纳杆与坐垫的夹角正好使坐垫处于与底板平行的位置,便于患者坐下休息。
[0013]作为优选,两个上支撑架竖向方向分别对应开设有多个定位插孔,纵向扶手一端的第一插杆穿设在定位插孔内。
[0014]多个定位插孔可以在本专利技术使用前根据患者的身高粗调纵向扶手的高度位置,也是在升降柱升降高度有限的情况下进行高度调节,适用于大部分术后康复训练患者使用。
[0015]作为优选,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连接轴同轴设置,连接轴通过轴承与支撑座转动连接。
[0016]第一齿轮为齿轮组的输入端,第二齿轮为齿轮组的输出端,连接轴与位于两个下支撑架同侧的两个第二齿轮同时啮合,两个第二齿轮的位置位于下支撑架同侧,能够在连接轴的带动下同时带动升降柱上下移动,保持同步移动的效果,相比其他升降设备的稳定性更强,减少左右两侧升降柱高度出现偏差的现象。
[0017]作为优选,下支撑架一侧开设有弧形槽,使得升降柱的第二齿条漏于弧形槽外侧,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啮合。
[0018]两个下支撑架的同一侧开设弧形槽,弧形槽将升降柱的第二齿条漏出,便于与第二齿条相啮合。
[0019]作为优选,纵向扶手远离上支撑架的一端下方设置有连接块,大腿摆臂的上端与连接块转动连接,连接块内设置有纵向延伸至定位插孔的第二插杆。
[0020]纵向扶手受患者下压力较大,第二插杆配合第一插杆,减轻纵向扶手在上支撑架上的受力。
[0021]作为优选,两个上支撑架远离腿部训练组件的一侧连接有背板,背板一侧竖向滑接有定位杆,定位杆向下延伸并依次穿过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定位杆分别于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滑接。
[0022]定位杆用于防止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脱离定位插孔,减少患者在恢复训练中潜在的危险。
[0023]作为优选,大腿摆臂、小腿摆臂上分别设置有绑带。
[0024]对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坐垫后侧的两侧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主支撑架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坐垫下方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设置在转轴的另一侧,支撑装置用于配合转轴支撑坐垫供患者坐下休息;
[0025]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后康复理疗机器人,包括两个竖向平行设置的主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架(1)包括上支撑架(101)和下支撑架(102),两个所述上支撑架(101)之间转动设置有坐垫(3),所述坐垫(3)下方设置有支撑装置(7),两个所述上支撑架(101)分别通过同步升降装置(5)带动其上下移动;所述同步升降装置(5)包括齿条长轴(501)、两个齿轮组(502)、用于推动齿条长轴(501)横移的第一电动推杆(503)、以及分别竖向滑接在下支撑架(102)内的升降柱(504),所述升降柱(504)的上端与相邻上支撑架(101)连接,每个所述齿轮组(502)一端与齿条长轴(501)的第一齿条(5011)相啮合,每个所述齿轮组(502)的输出端与相对应的升降柱(504)的第二齿条(5041)相啮合;所述坐垫(3)两侧设置有腿部训练组件(6),所述腿部训练组件(6)包括纵向扶手(601)、大腿摆臂(602)、小腿摆臂(603)以及脚踏板(604),所述纵向扶手(601)纵向设置在上支撑架(101)一侧,所述大腿摆臂(602)一端与纵向扶手(601)转动连接,所述大腿摆臂(602)另一端与小腿摆臂(603)转动连接,所述脚踏板(604)设置在小腿摆臂(603)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康复理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7)包括托架(701)、收纳杆(702)、导向座(703)以及竖向设置的第二电动推杆(704),所述收纳杆(702)一端与坐垫(3)转动连接,所述收纳杆(702)另一端设置在托架(701)内,所述托架(701)设置在第二电动推杆(704)的伸出杆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伦莹光浩然梁露允张弘聪王华峰王春晓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空港人工智能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