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护理肢体康复用辅助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0689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护理肢体康复用辅助训练装置,包括固定架和辅助筒,所述固定架为容纳患者上臂的圆环状结构,所述辅助筒铰接于所述固定架正面,所述辅助筒后方的所述固定架侧边设置有上臂架,该上臂架远离固定架一端铰接有下臂架,所述下臂架远离所述固定架一侧设置有握把;所述辅助筒为中空圆筒结构,且辅助筒远离所述固定架一端螺纹配合有穿入该辅助筒内部的螺杆,螺杆外端部一侧设置有电动机,该电动机外侧固定有电机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臂架配合下臂架以对患者上肢的屈曲活动过程进行承托,增加肢体活动锻炼过程的稳定性,改善医护人员手动抓取患者肢体进行被动锻炼容易对患处造成二次挤压伤害的弊端,使用更加安全。使用更加安全。使用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护理肢体康复用辅助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护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护理肢体康复用辅助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骨折术后的康复练习包括早期的被动关节功能练习,以及主动的肌肉收缩等功能练习,被动的功能练习从术后的48小时之内开始,将骨折附近的关节给予被动的功能练习,防止关节粘连。另外,主动的肌肉练习在不做关节活动的情况下,可以使肌肉收缩和舒张,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促使局部肿胀的减轻以及防止血液淤积在肌肉内,避免产生深静脉血栓或者其他的并发症。关节的功能练习也可以在骨折愈合比较良好的情况下,适当的主动进行,防止术后关节功能障碍,骨科患者在进行早期关节功能练习过程中,通常需要辅助被动锻炼。
[0003]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骨科护理用肢体康复辅助训练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手动进行,护理人员手部抓取患者肢体进行肘部屈曲锻炼,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大,且活动过程中对患者肢体支撑稳定性较差,容易造成骨骼患处产生偏移进而造成二次伤害,安全防护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骨科护理肢体康复用辅助训练装置,设置上臂架配合下臂架以对患者上肢的屈曲活动过程进行承托,增加肢体活动锻炼过程的稳定性,改善医护人员手动抓取患者肢体进行被动锻炼容易对患处造成二次挤压伤害的弊端,同时利用电动机驱动螺杆以拉伸上臂架和下臂架进行转动,无需医护人员手动辅助锻炼,降低医护人员劳动量;同时在上臂架和下臂架转动锻炼过程中牵拉按摩组件同步往复滑移,进而通过按摩组件对下臂外侧进行按摩,且在按摩组件滑移过程中可通过自动调整气囊充气状态,以确保按摩组件在下臂上不同粗细位置时可自动改变多组定位架的聚拢程度,以确保在下臂上不同粗细位置时多组按摩球均可抵紧到皮肤外侧进行滚动按摩,详见下文阐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骨科护理肢体康复用辅助训练装置,包括固定架和辅助筒,所述固定架为容纳患者上臂的圆环状结构,所述辅助筒铰接于所述固定架正面,所述辅助筒后方的所述固定架侧边设置有上臂架,该上臂架远离固定架一端铰接有下臂架,所述下臂架远离所述固定架一侧设置有握把;
[0007]所述辅助筒为中空圆筒结构,且所述辅助筒远离所述固定架一端螺纹配合有穿入该辅助筒内部的螺杆,所述螺杆外端部一侧设置有电动机,该电动机外侧固定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与所述下臂架之间转动连接有约束架,所述电动机输出端与所述螺杆之间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
[0008]采用上述一种骨科护理肢体康复用辅助训练装置,需要对上肢肘部进行被动屈曲锻炼时,将上臂穿入固定架内部,确保上臂架与下臂架铰接处贴附到肘部上下侧,并确保手部握持到下臂架端部的握把上,之后通过电动机带动螺杆转动,利用螺杆与辅助筒的螺纹配合作用,以利用螺杆旋转进而驱动辅助筒移动,从而牵拉上臂架和下臂架进行铰接角度调整,实现肘部关节的被动锻炼活动过程;在对肘部关节进行展开活动时,上臂架与下臂架向逐渐平行方向转动,此时按摩组件整体在支臂牵拉下向靠近固定架方向滑移,在此过程中,活塞块跟随螺杆在辅助筒内向远离固定架方向移动,利用活塞块与辅助筒的滑动密封作用,以通过活塞块配合导管将气囊中的空气导入辅助筒内,此时气囊产生收缩,多组定位架在弹簧支撑下向活动环外侧移动,此时多组按摩球组成的环状按摩圈直径逐渐扩大,以确保按摩球可在移动过程中逐渐向外移动,以在移动过程中活动环下臂逐渐变粗情况下始终保持对下臂外侧皮肤的贴紧滚压按摩动作;当电动机带动螺杆反向转动以实现上臂架和下臂架对肘部关节进行折起动作时,按摩组件整体在支臂支撑下向远离固定架方向滑移,此时活塞块在螺杆支撑下逐渐向辅助筒内气体沿导管再次注入气囊中,在此过程中,气囊逐渐膨胀,以利用气囊逐渐支撑多组定位架彼此聚拢靠近,进而通过确保活动环在下臂上不同粗细位置活动时内侧按摩球均始终贴紧到皮肤外侧实现滚压按摩动作。
[0009]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架包括约束壳和箍片,所述约束壳为半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箍片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约束壳两端开口内侧。
[0010]作为优选,所述箍片顶端固定有防脱块,所述防脱块沿所述约束壳内侧弧面与该约束壳滑动配合,所述约束壳顶部开口内侧设置有防止防脱块从约束壳内部脱出的矩形方框状限位框,所述辅助筒远离所述螺杆一端设置有转动耳,所述辅助筒通过该转动耳与所述约束壳正面相铰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防脱块中部竖向贯通有锁孔,所述约束壳顶部螺纹配合有竖向穿入所述锁孔内的锁固螺栓。
[0012]作为优选,所述上臂架包括两组上下平行且均固定于所述固定架外侧的外板,两组外板中部正面连接有开口朝后的C形框状承托杆,两组外板远离固定架一端相对侧均设置有支撑下臂架旋转的转动座。
[0013]作为优选,所述下臂架包括两组平行分布且设置于两组外板之间的内板,所述内板通过所述转动座与所述外板相铰接,两组所述内板中部正面设置有开口朝后的C形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所述约束架相铰接,所述握把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内板相对侧转动配合。
[0014]作为优选,两组所述内板中部均竖向贯通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两组所述内板之间设置有按摩组件,该按摩组件包括轴向与所述内板长度方向平行的圆环状活动环,所述活动环上下侧对称设置有两组伸入所述滑槽内部的滑块,所述活动环通过该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0015]作为优选,所述活动环中部设置有气囊,该气囊为中空圆环状结构,且所述气囊与所述辅助筒之间连通有导管。
[0016]作为优选,所述活动环外圆周侧环绕设置有多组开口朝外的U形定位架,所述定位架围设于所述气囊外侧,且所述定位架两端均贯穿所述活动环,该定位架与所述活动环间隙配合,所述定位架伸出所述活动环两端均固定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活动环之间的所述定位架外侧套设有弹簧。
[0017]作为优选,所述活动环内侧的所述定位架中部转动设置有按摩球,所述承托杆与所述活动环之间设置有支臂,所述支臂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环和所述承托杆相铰接,所述导管中部通过卡箍固定于所述支臂正面。
[0018]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臂架配合下臂架以对患者上肢的屈曲活动过程进行承托,增加肢体活动锻炼过程的稳定性,改善医护人员手动抓取患者肢体进行被动锻炼容易对患处造成二次挤压伤害的弊端,同时利用电动机驱动螺杆以拉伸上臂架和下臂架进行转动,无需医护人员手动辅助锻炼,降低医护人员劳动量;同时在上臂架和下臂架转动锻炼过程中牵拉按摩组件同步往复滑移,进而通过按摩组件对下臂外侧进行按摩,且在按摩组件滑移过程中可通过自动调整气囊充气状态,以确保按摩组件在下臂上不同粗细位置时可自动改变多组定位架的聚拢程度,以确保在下臂上不同粗细位置时多组按摩球均可抵紧到皮肤外侧进行滚动按摩。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护理肢体康复用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和辅助筒(4),所述固定架(1)为容纳患者上臂的圆环状结构,所述辅助筒(4)铰接于所述固定架(1)正面,所述辅助筒(4)后方的所述固定架(1)侧边设置有上臂架(2),该上臂架(2)远离固定架(1)一端铰接有下臂架(3),所述下臂架(3)远离所述固定架(1)一侧设置有握把(8);所述辅助筒(4)为中空圆筒结构,且所述辅助筒(4)远离所述固定架(1)一端螺纹配合有穿入该辅助筒(4)内部的螺杆(402),所述螺杆(402)外端部一侧设置有电动机(405),该电动机(405)外侧固定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与所述下臂架(3)之间转动连接有约束架(406),所述电动机(405)输出端与所述螺杆(402)之间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骨科护理肢体康复用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包括约束壳(101)和箍片(103),所述约束壳(101)为半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箍片(103)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约束壳(101)两端开口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骨科护理肢体康复用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片(103)顶端固定有防脱块(104),所述防脱块(104)沿所述约束壳(101)内侧弧面与该约束壳(101)滑动配合,所述约束壳(101)顶部开口内侧设置有防止防脱块(104)从约束壳(101)内部脱出的矩形方框状限位框(102),所述辅助筒(4)远离所述螺杆(402)一端设置有转动耳(401),所述辅助筒(4)通过该转动耳(401)与所述约束壳(101)正面相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骨科护理肢体康复用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块(104)中部竖向贯通有锁孔(105),所述约束壳(101)顶部螺纹配合有竖向穿入所述锁孔(105)内的锁固螺栓(101a)。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骨科护理肢体康复用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架(2)包括两组上下平行且均固定于所述固定架(1)外侧的外板(201),两组外板(201)中部正面连接有开口朝后的C形框状承托杆(202),两组外板(201)远离固定架(1)一端相对侧均设置有支撑下臂架(3)旋转的转动座(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雅婷周新邓佳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