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牵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0081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颈部牵引器,将气囊构成为能够依次膨胀的二级结构,先按压并牵引斜方肌后,接着按压并牵引颈椎部分,从而可以更有效地矫正龟颈综合症,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颈椎部分的拉伸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颈部牵引器可包括:主体部;第一气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借助从外部注入的空气膨胀;以及第二气囊,与所述第一气囊连通的同时层叠设置在第一气囊的上侧,具有小于第一气囊的横截面积,并在第一气囊膨胀后膨胀,以按压按摩对象的后颈部。部。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部牵引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颈部牵引器,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颈部牵引器,通过使用借助注入空气而膨胀的气囊,来对按摩对象的后颈部进行按压,以能够拉伸颈椎部分。

技术介绍

[0002]长时间使用计算机的人无意识中以微驼的姿势坐着,后颈伸出者居多。即使不伸出后颈看显示器,随时间经过颈部也会自然地向前伸出,最终姿势也会改变。
[0003]龟颈综合症是指,如上所述当使用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设备或使用移动电话时,被按摩者非正常地向前伸出颈部的姿势,导致颈部承受过度的荷重的症状,不仅会成为肌筋膜疼痛、头痛、睡眠障碍、呼吸障碍的原因,还会成为颈椎间盘突出的原因。
[0004]为了矫正这种龟颈综合症,韩国公开专利第2016

0127872号公开了一种龟颈测量和矫正治疗装置,其构成向被按摩者的颈部施加电刺激的功能性电刺激设备(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or,FES)。
[0005]然而,这种现有的龟颈检测以及矫正治疗仪需要肌电图传感器、检测被按摩者的颈部斜率的斜率传感器等多种电气装置,因此存在其结构非常复杂且难以期待大的矫正效果的问题。
[0006]另外,除了传统的电疗法之外,公开了多种颈部按摩椅以通过拍打或揉捏后颈部来缓解颈椎间盘突出症状,然而,由于现有的颈部按摩椅被配置为使按摩器具执行机械运动,牵引颈部的效果小且荷重被偏压,因此导致颈椎间盘突出或龟颈综合症的矫正效果低且驱动部的结构复杂的问题。
[0007]韩国授权专利第10

2098526号公开了一种按摩装置,其借助空气注入单元膨胀和收缩的气囊以及弹性模块,连续反复地指压按摩对象的后颈部,并且尽可能有效地执行牵引和伸展(extension)作用,从而能够有效地矫正颈椎间盘突出和龟颈综合症,并且可以由简单的结构制造。
[0008]然而,在现有的具有颈部牵引功能的按摩装置中,由于气囊仅膨胀一次,因此会直接对按摩对象的颈部进行加压,只能对颈部施加有限的压力,这反而损伤颈椎部分或者可能会降低通过颈部牵引的龟颈综合症矫正效果。
[0009]现有技术文献
[0010]专利文献
[0011]专利文献0001韩国授权专利第10

2098526号(2020.04.01授权)
[0012]专利文献0002韩国授权专利第10

2048790号(2019.11.20授权)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技术用于解决上述现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颈部牵引器,通过将气囊构成为能够依次膨胀的二级结构,先按压并牵引斜方肌后,接着按压并牵引颈椎部分,从而可以更有效地矫正龟颈综合症,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颈椎部分的拉伸效果。
[0014]用于实现所述目的的本技术的颈部牵引器可包括:主体部;第一气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借助从外部注入的空气膨胀;以及第二气囊,与所述第一气囊连通的同时层叠设置在第一气囊的上侧,具有小于第一气囊的横截面积,并在第一气囊膨胀后膨胀,以按压按摩对象的后颈部。
[0015]所述主体部可包括:基底框架,以开放的方式形成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用于设置所述第一气囊;旋转框架,借助铰链轴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基底框架的上侧,并通过第一气囊的膨胀和收缩作用旋转;气囊安装框架,结合在所述旋转框架,在上下方向以开放的方式形成有设置所述第二气囊的气囊设置槽;以及线性牵引架,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气囊安装框架的气囊设置槽内侧,并通过所述第二气囊的膨胀而向上移动的同时按压按摩对象的后颈部。
[0016]所述主体部还可包括倒“U”形的固定杆,其结合在所述基底框架并以搭在按摩椅的支撑头部的部分的方式固定。
[0017]本技术的颈部牵引器还可包括长度调整带,一端缠绕固定在所述固定杆,另一端借助可拆卸工具固定在按摩椅的支撑头部的部分,从而调整主体部的位置。
[0018]所述主体部还可包括头带,结合在所述基底框架,对用户的额头部分进行包裹并固定。
[0019]所述线性牵引架的上表面还可设有下述构件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电加热器,通过从外部施加的电能发热;多个指压突起,突出形成,为了对用户后颈部的两侧部位进行加压;电极,用于向用户的后颈部施加电刺激;超声波振动器,向用户的后颈部施加超声波振动;LED元件。
[0020]所述旋转框架的下部可设置有环形的气囊保护框架,与所述第一气囊的边缘部分相连,以保护第一气囊的侧面。
[0021]用于向所述第一气囊供给空气的空气压缩机可以通过遥控器远程控制。
[0022]根据本技术,由于旋转框架通过第一气囊的膨胀而旋转,并抬起后颈部和周围的斜方肌部分后,第二气囊膨胀的同时线性牵引架上升,并按压后颈部,因此可以防止急剧的压力施加到后颈部,从而向颈部肌肉和骨头施加过度的压力,并且可以通过牵引颈部和斜方肌部分提高拉伸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颈部牵引器的立体图。
[0024]图2是图1所示的颈部牵引器的立体分解图。
[0025]图3A和图3B分别示出构成图1所示的颈部牵引器的气囊的俯视图和主视图。
[0026]图4是图1所示的颈部牵引器的剖面图。
[0027]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颈部牵引器的操作例的剖面图。
[0028]图6A至图6C是依次示出图1所示的颈部牵引器的操作例的侧视图。
[0029]图7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颈部牵引器的立体图。
[0030]图8是示出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颈部牵引器设置在按摩椅的示例的立体图。
[0031]图9是图8所示的颈部牵引器的立体图。
[0032]图10是图8所示的颈部牵引器的侧视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按摩椅
ꢀꢀꢀꢀꢀꢀꢀꢀꢀꢀꢀꢀ
2:托头部
[0035]100:主体部
ꢀꢀꢀꢀꢀꢀꢀꢀꢀꢀ
110:基底框架
[0036]111:下部基底框架
ꢀꢀꢀꢀ
112:上部基底框架
[0037]113:开口部
ꢀꢀꢀꢀꢀꢀꢀꢀꢀꢀ
115:外罩构件
[0038]114:气囊固定用圈
ꢀꢀꢀꢀ
120:旋转框架
[0039]121:开口部
ꢀꢀꢀꢀꢀꢀꢀꢀꢀꢀ
125:铰链轴
[0040]126:铰链托架
ꢀꢀꢀꢀꢀꢀꢀꢀ
130:气囊保护框架
[0041]140:气囊安装框架
ꢀꢀꢀꢀ
141:气囊设置槽
[0042]142:引导槽
ꢀꢀꢀꢀꢀꢀꢀꢀꢀꢀ
143:肋部
[0043]150:线性牵引架
ꢀꢀꢀꢀꢀꢀ
152:引导突起
[0044]155:指压突起
ꢀꢀꢀꢀꢀꢀꢀꢀ
15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第一气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借助从外部注入的空气膨胀;以及第二气囊,与所述第一气囊连通,并且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气囊的上侧,具有小于所述第一气囊的横截面积,并在所述第一气囊膨胀后膨胀,以按压按摩对象的后颈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基底框架,以开放的方式形成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用于设置所述第一气囊;旋转框架,借助铰链轴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基底框架的上侧,并通过所述第一气囊的膨胀和收缩作用旋转;气囊安装框架,结合在所述旋转框架,在上下方向以开放的方式形成有设置所述第二气囊的气囊设置槽;以及线性牵引架,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气囊安装框架的所述气囊设置槽内侧,并借助所述第二气囊的膨胀而向上移动的同时按压按摩对象的后颈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还包括倒U形的固定杆,其结合在所述基底框架并以搭在按摩椅的支撑头部的部分的方式固定。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到炫孔悳铉金珍焕赵修玄
申请(专利权)人:保迪弗兰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