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复合导热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051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石墨烯复合导热膜的制备方法,涉及导热膜制备技术领域。该石墨烯复合导热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氧化石墨烯粉末溶于去离子水,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S2、向S1中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添加适量的碳纤维,机械混合均匀,得到氧化石墨烯和碳纤维的混合溶液;S3、将S2中得到的混合溶液喷涂在PET膜上,放入烘箱中干燥,然后还原后,得到一阶石墨烯复合导热膜。通过增加了导热网、碳纸、碳布,使复合导热膜整体的密度增加,提高了整体的韧性和强度,同时,提高了导热性,提高整体的稳定性,使用起来比较理想。使用起来比较理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墨烯复合导热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热膜制备
,具体为石墨烯复合导热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传导简称导热。两个相互接触且温度不同的物体,或同物体的各不同温度部分间在不发生相对宏观位移的情况下所进行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导热。物质传导热量的性能称为物体的导热性。
[0003]石墨烯是二维sp2键的单层碳原子晶体,与三维材料不同,其低维结构可显著削减晶界处声子的边界散射,并赋予其特殊的声子扩散模式。研究表明,室温下石墨烯的热导率(K)已超越块体石墨(2000w/(m
·
k))、碳纳米管(3000~3500w/(m
·
k))和钻石等同素异形体的极限,达到5300w/(m
·
k),远超银(429w/(m
·
k))和铜(401w/(m
·
k))等金属材料。优异的导热和力学性能使石墨烯在热管理领域极具发展潜力,但这些性能都是基于微观的纳米尺度,难以直接利用。因此,将纳米的石墨烯宏观组装形成薄膜材料,同时保持其纳米效应是石墨烯规模化应用的重要途径。
[0004]现有的技术中,石墨烯复合导热膜一般以氧化石墨烯为原料,通过涂布、干燥、成膜、碳化、石墨化工艺进行制备,但是,复合膜的韧性和导热性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石墨烯复合导热膜的制备方法,解决了复合膜的韧性和导热性不够理想的问题。r/>[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石墨烯复合导热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将氧化石墨烯粉末溶于去离子水,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
[0010]S2、向S1中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添加适量的碳纤维,机械混合均匀,得到氧化石墨烯和碳纤维的混合溶液;
[0011]S3、将S2中得到的混合溶液喷涂在PET膜上,放入烘箱中干燥,然后还原后,得到一阶石墨烯复合导热膜;
[0012]S4、使用碳纸将所述一阶步石墨烯复合导热膜双面夹持,并将其置于石墨化炉中,在惰性气氛中烧结,得到二阶石墨烯复合导热膜;
[0013]S5、将导热网附着在所述二阶石墨烯复合导热膜的表面上,然后在所述导热网上覆盖碳布,然后将其置于石墨化炉中,在惰性气氛中烧结,再经过物理塑形得到最终石墨烯复合导热膜。
[0014]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碳纤维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粘胶基碳纤维。
[0015]优选的,步骤S3中,所述烘箱温度为90℃

110℃,干燥时间为1.5h

2h。
[0016]优选的,步骤S4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烧结温度为2600℃

2900℃,烧结的升温速率为400℃

700℃/h。
[0017]优选的,步骤S5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烧结温度为2800℃

2900℃,烧结的升温速率为600℃

800℃/h,所述物理塑形为双面施压塑形,施加的压力为0.055MPa。
[0018]优选的,步骤S5中,所述导热网为导热丝相互垂直设置形成导热网。
[0019](三)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石墨烯复合导热膜的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1]与传统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增加了导热网、碳纸、碳布,使复合导热膜整体的密度增加,提高了整体的韧性和强度,同时,提高了导热性,提高整体的稳定性,使用起来比较理想。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石墨烯复合导热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S1、将氧化石墨烯粉末溶于去离子水,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
[0025]S2、向S1中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添加适量的碳纤维,机械混合均匀,得到氧化石墨烯和碳纤维的混合溶液;
[0026]S3、将S2中得到的混合溶液喷涂在PET膜上,放入烘箱中干燥,然后还原后,得到一阶石墨烯复合导热膜;
[0027]S4、使用碳纸将所述一阶步石墨烯复合导热膜双面夹持,并将其置于石墨化炉中,在惰性气氛中烧结,得到二阶石墨烯复合导热膜;
[0028]S5、将导热网附着在所述二阶石墨烯复合导热膜的表面上,然后在所述导热网上覆盖碳布,然后将其置于石墨化炉中,在惰性气氛中烧结,再经过物理塑形得到最终石墨烯复合导热膜。
[0029]其中,步骤S2中,所述碳纤维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粘胶基碳纤维
[0030]步骤S3中,所述烘箱温度为90℃

110℃,干燥时间为1.5h

2h
[0031]步骤S4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烧结温度为2600℃

2900℃,烧结的升温速率为400℃

700℃/h
[0032]步骤S5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烧结温度为2800℃

2900℃,烧结的升温速率为600℃

800℃/h,所述物理塑形为双面施压塑形,施加的压力为0.055MPa
[0033]步骤S5中,所述导热网为导热丝相互垂直设置形成导热网。
[0034]实施例:
[0035]将10g氧化石墨粉末溶于去离子水,配置成200g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向氧化石墨烯溶液中添加3g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4g粘胶基碳纤维,在机械搅拌400r/min作用下混合1.5h,得到氧化石墨烯和碳纤维的混合溶液,将上述氧化石墨烯和碳纤维的混合溶液喷涂在PET膜上,放入烘箱中干燥,烘箱温度为90℃,干燥时间为2h,得到一阶石墨烯复合导热
膜,使用碳纸将上述一阶步石墨烯复合导热膜双面夹持,并将其置于石墨化炉中,在氩气气氛中烧结,烧结温度为2700℃,烧结的升温速率为500℃/h,得到二阶石墨烯复合导热膜,将导热丝相互垂直设置形成的导热网附着在上述二阶石墨烯复合导热膜的表面上,然后在上述导热网上覆盖碳布,然后将其置于石墨化炉中,在氩气气氛中烧结,烧结温度为2800℃,烧结的升温速率为600℃/h,再经过双面施压塑形,施加的压力为0.055MPa,得到最终石墨烯复合导热膜。
[00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石墨烯复合导热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氧化石墨烯粉末溶于去离子水,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S2、向S1中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添加适量的碳纤维,机械混合均匀,得到氧化石墨烯和碳纤维的混合溶液;S3、将S2中得到的混合溶液喷涂在PET膜上,放入烘箱中干燥,然后还原后,得到一阶石墨烯复合导热膜;S4、使用碳纸将所述一阶步石墨烯复合导热膜双面夹持,并将其置于石墨化炉中,在惰性气氛中烧结,得到二阶石墨烯复合导热膜;S5、将导热网附着在所述二阶石墨烯复合导热膜的表面上,然后在所述导热网上覆盖碳布,然后将其置于石墨化炉中,在惰性气氛中烧结,再经过物理塑形得到最终石墨烯复合导热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复合导热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碳纤维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粘胶基碳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复合导热膜的制备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超燎杜振巍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永安市永清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