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面抛光极片辊辊身直线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0412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镜面抛光极片辊辊身直线度检测装置,涉及几何检测工具技术领域,包括光源、检测棒以及设置有与检测棒的直径相配合的托块开口的托块,所述托块开口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检测棒放置在托块开口上,光源位于检测棒和辊身贴合位置后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检测过程,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使操作更加方便,减小轧辊吊运过程中镜面辊身被划伤的风险。程中镜面辊身被划伤的风险。程中镜面辊身被划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面抛光极片辊辊身直线度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几何检测工具
,尤其是一种镜面抛光极片辊辊身直线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极片轧机工作辊,简称“极片辊”,是电池极片辊压机上的重要零件,近年来,随着我国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新能源政策的大力倡导和推广,新能源锂电池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其产量得到大幅提高。极片辊成品结构和辊身磨削要求请见图2所示。
[0003]电池极片辊压机为两辊轧机结构,轧辊配对使用。极片辊辊身进行电镀硬铬或喷涂碳化钨,提高辊身耐磨性能,电镀或喷涂后上磨床进行镜面抛光,辊身粗糙度达到Ra≤0.03μm,辊身直线度≤0.002mm,保证轧制的电池极片精度达到0.001

0.003mm、极片厚度误差达到0.001

0.0015mm。
[0004]目前常规的检测方法为两种:在平台配对辊辊身对缝和在专用对缝设备上进行对缝,检测配对辊辊身直线度要求。
[0005]方法一:在平台配对辊辊身对缝。将两支辊身镜面抛光配对极片辊吊至检测平台,轻推一支极片辊慢慢靠近另一支产品,使辊身完全贴合在一条直线;贴合的辊身下方放置灯管,在贴合的辊身上方靠肉眼观察是否透光,如不透光,说明辊身直线度符合要求,则可正常上机使用。这种检测方法需占用检测平台和天车,检测过程存在划伤镜面抛光辊身的风险,检测效率较低。
[0006]方法二:专门制作了专门用于辊身对缝检测的装置,将辊身镜面抛光的极片辊放置在专用的尼龙托轮上,托轮托持两端辊颈,辊身悬空,使用手动摇柄或电动机构使两支极片辊辊身慢慢靠近直至贴合在一处。辊身贴合直线下方放置灯管,人工在贴合直线上方观察是否透光,如不透光,说明辊身直线度合格。这种检测方法减小了对检测平台的占用时间,但检测效率较低,如检测不合格则需要重新上磨床再次抛光,检测效率仍较低。
[0007]所述吊台便于检测棒的垂直悬空存放,有效防止应力变形影响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镜面抛光极片辊辊身直线度检测装置,简化检测过程,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使操作更加方便,减小轧辊吊运过程中镜面辊身被划伤的风险。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0]一种镜面抛光极片辊辊身直线度检测装置,包括光源、检测棒以及设置有与检测棒的直径相配合的托块开口的托块,所述托块开口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检测棒放置在托块开口上,光源位于检测棒和辊身贴合位置后方。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光源为与托块固定连接的灯管。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检测棒的一端设置有吊台,吊台与
检测棒之间的固定连接部分的直径小于检测棒的直径。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托块开口为水平设置的位于托块上半部分的开口朝上的穿透托块宽度的开口,托块开口的两侧壁面的夹角为60
°
或90
°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托块开口两侧壁面与托块的连接处设置有圆角。
[00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托块开口的底部设置有穿透托块宽度的横槽。
[00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7]本技术简化了检测过程,缩短了检测时间,实现电镀或喷涂后的极片辊镜面抛光完成后,单支轧辊在磨床在线检测;可代替配对辊对缝检测的效果,提高检测效率;操作更加方便,解决常规检测方法不能实现在线检测、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减小轧辊吊运过程中镜面辊身被划伤的风险。
[0018]本技术使检测辊身直线度可在磨床上进行在线检测,极片辊镜面抛光后如检测合格则下机床,无需再将配对辊吊运至检测平台或对缝机检测;如不合格,则可实现继续磨削后再次进行检测,检测效率大大提高。实现镜面抛光配对极片辊辊身快速直线度检测,减小检测过程中对于镜面抛光辊身的划伤、节省检测时间,提高对缝检测效率。
[0019]所述托块开口的底部设置有穿透托块宽度的横槽,便于检测棒在托块开口中持续转动,防止检测棒脱离托块开口。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托块和检测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极片辊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检测棒;
[0023]图4是本技术的托块的另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1、托块,2、托块开口,3、检测棒,4、吊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镜面抛光极片辊辊身直线度检测装置,包括光源、检测棒3以及托块1。托块1设置有与检测棒3的直径相配合的托块开口2,检测棒3放置在托块开口2上,光源位于检测棒3和辊身贴合位置后方。
[0027]检测棒3的部分,由Cr12MoVCo整体淬火材质加工,加强韧性和刚性,检测棒3的端部设计了φ60的吊台4,平时垂直悬空存放防止应力变形影响检测效果,保证检测棒3的精磨直线度达到0.002mm。
[0028]托块1由45#制作,托块开口2为穿透托块1宽度的开口,托块开口2的延伸方向水平设置,托块开口2位于托块1上半部分,托块开口2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托块开口2的两侧壁面的夹角为60
°
或90
°
,所述托块开口2两侧壁面与托块1的连接处设置有圆角,所述托块开口2的底部设置有穿透托块1宽度的横槽。
[0029]所述光源为灯管,灯管与托块1固定连接,支撑灯管的部分是软质的钢丝,钢丝上
缠有灯管的电源线。钢丝刚度足够支撑灯管,同时可以扭曲钢丝以改变灯管的照射方向和位置。
[0030]所述检测棒3的一端设置有吊台4,吊台4与检测棒3之间的固定连接部分的直径小于检测棒3的直径。
[0031]使用方法:
[0032]极片辊辊身在磨床完成镜面抛光后,使用该装置可在线检测辊身磨削的直线度,合格后极片辊可直接下机床,保证配对极片辊辊身对缝检测合格。
[0033]单支极片辊在磨床完成镜面抛光后,机床停止转动。将托块1放置在磨床导轨,将检测棒3放于托块1上,在检测棒3后方放置灯管,推动检测棒3慢慢靠近辊身贴合成直线,使得灯管在检测棒3和辊身贴合位置后方,肉眼观察是否透光,如不透光则说明极片辊辊身直线度合格;如不合格则继续进行抛光处理,继续磨削抛光辊身,直至检测合格。使用该检测装置和方法,无需再将配对轧辊放置于检测平台或对缝机进行对缝检测,检测效率提高,检测效率提高约10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面抛光极片辊辊身直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检测棒(3)以及设置有与检测棒(3)的直径相配合的托块开口(2)的托块(1),所述托块开口(2)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检测棒(3)放置在托块开口(2)上,光源位于检测棒(3)和辊身贴合位置后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面抛光极片辊辊身直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与托块(1)固定连接的灯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面抛光极片辊辊身直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棒(3)的一端设置有吊台(4),吊台(4)与检测棒(3)之间的固定连接部分的直径小于检测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晓光杨瑞广吉建旭曹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