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耐磨涤粘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026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强耐磨涤粘面料,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包括高强耐磨涤粘纱;所述高强耐磨涤粘纱由三根涤纶长丝缠绕一根粘胶纤维制成;三根所述涤纶长丝均经过加捻处理;三根所述涤纶长丝分别为导电涤纶长丝、抗菌涤纶长丝、高强涤纶长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极高的强度,还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和抗静电性,适用范围广,适用性高。用性高。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耐磨涤粘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高强耐磨涤粘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涤纶一般指聚酯纤维,聚酯(PET)纤维是由大分子链中的各链节通过酯基连成成纤聚合物纺制的合成纤维。涤纶纤维结实耐用,可在70~170℃使用,是合成纤维中耐热性和热稳定性最好的;涤纶纤维的弹性接近羊毛,耐皱性超过其他纤维,织物不皱,保形性好;涤纶纤维的耐磨性仅次于锦纶,在合成纤维中居第二位。粘胶纤维,简称粘纤,又名黏胶丝,人造纤维的一种。粘胶纤维是人造纤维的主要品种,是中国产量第二大的化纤品种,其主要原料是化学浆粕,包括棉浆粕和木浆粕两种,通过化学反应将天然纤维素分离出来再生而成,国内所用原料主要是棉浆粕。粘胶纤维吸湿性好,易于染色,不易起静电,有较好的可纺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纺织、服装等领域。涤纶和粘胶混纺纱是最常见的混纺纱线之一,其同时具有涤纶和粘胶的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现有的涤粘混纺纱功能性不足,强度和耐磨性相对较差,织成的面料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耐磨涤粘面料。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高强耐磨涤粘面料,包括:基布层;
[0006]所述基布层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包括高强耐磨涤粘纱;所述高强耐磨涤粘纱由三根涤纶长丝缠绕一根粘胶纤维制成;三根所述涤纶长丝均经过加捻处理;三根所述涤纶长丝分别为导电涤纶长丝、抗菌涤纶长丝、高强涤纶长丝。
[000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涤纶长丝的捻度为1700

1800捻/米。
[000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涤纶长丝的细度为50D;所述粘胶纤维的细度为75D。
[000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还包括苎麻纤维纱;所述苎麻纤维纱与所述高强耐磨涤粘纱的排列比为1:1;所述苎麻纤维纱的细度为125D。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高强耐磨涤粘纱外部缠绕有锦纶长丝。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布层1一侧设置有防水层。
[00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布层1一侧设置有亲肤层。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高强耐磨涤粘面料包括由高强耐
磨涤粘纱经纬编织而成的基布层,高强耐磨涤粘纱由导电涤纶长丝、抗菌涤纶长丝、高强涤纶长丝包缠粘胶纤维制成,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和抗菌性,还具有高强和耐磨等性能,大大丰富了面料的功能性。三种涤纶长丝还经过加捻处理,进一步地提高了面料的强度和弹性,同时提升了面料的手感和光泽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基布层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高强耐磨涤粘纱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基布层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面料层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基布层;2、涤纶长丝;3、粘胶纤维;4、苎麻纤维纱;5、高强耐磨涤粘纱;6、锦纶长丝;7、防水层;8、亲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所示,一种高强耐磨涤粘面料,包括:基布层1;
[0022]所述基布层1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包括高强耐磨涤粘纱5;所述高强耐磨涤粘纱5由三根涤纶长丝2缠绕一根粘胶纤维3制成;三根所述涤纶长丝2均经过加捻处理;三根所述涤纶长丝2分别为导电涤纶长丝、抗菌涤纶长丝、高强涤纶长丝。
[0023]具体的,导电涤纶长丝的制备方法包括:a、配制第一石墨烯分散液,所述第一石墨烯分散液中石墨烯的粒径小于1μm;配制第二石墨烯分散液,所述第二石墨烯分散液中石墨烯的粒径在1~2μm之间,所述第一石墨烯分散液和第二石墨烯分散液的浓度为0.2~3wt%;b、将涤纶长丝在一定温度下浸渍到第一石墨烯分散液中,之后取出浸渍有第一石墨烯的涤纶长丝,并将其继续在一定温度下浸渍在第二石墨烯分散液中,之后取出,干燥,得到改性导电涤纶长丝,所述浸渍的温度位于80~100℃之间,所述浸渍时间为15~80min,并且浸渍到第一石墨烯分散液中的温度高于浸渍到第二石墨烯分散液中的温度。
[0024]优选地,抗菌涤纶长丝的制备步骤为:第一步,将聚酯瓶片回料在沸腾床式预结晶器进行预结晶,将预结晶后的聚酯瓶片回料在干燥塔内进行干燥;第二步,将干燥后的聚酯瓶片回料送入螺杆挤压机中,并通过加入定量的抗菌PET母粒,使其两者进行均匀混合,混合后的聚酯瓶片回料与抗菌PET母粒在螺杆挤压机中加热熔融,抗菌PET母粒的用量控制在0.5%

0.55%之间;第三步,经螺杆挤压后的熔体经过滤器进行过滤,过滤后进入均聚反应釜增粘和抽真空除去小分子,再经过增压泵,以保证纺丝的持续生产和熔体压力的恒定;第四步,从增压泵出来的熔融物进入纺丝组件,从喷丝板的圆形喷丝孔挤压成丝,然后按照3100m/min的速度卷绕成型,得到横截面积成圆形的长丝。
[0025]优选地,高强涤轮长丝的生产工艺为:首先将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按照3:1的比例放入高温电炉中进行缩聚反应,然后将聚酰胺纤维和蛋白质纤维采用切丝机切丝处理得到混合料,待缩聚反应完全后向高温电炉中加入所述混合料进行高温熔合,再通过纺丝箱过滤以及喷丝板喷成丝束,最终冷却成型,得到高强涤纶纤维的成品。
[0026]优选地,所述涤纶长丝2的捻度为1700

1800捻/米。经过加捻工艺处理后的涤轮长丝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弹性,以及柔滑的手感和绚丽的色泽,能极大地提升面料的质感。所述涤纶长丝2的细度为50D;所述粘胶纤维3的细度为75D。
[0027]实施例二:
[0028]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还包括苎麻纤维纱4;所述苎麻纤维纱4与所述高强耐磨涤粘纱5的排列比为1:1;所述苎麻纤维纱4的细度为125D。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的面料透气性相对不足,高温环境下穿着体验较差,亟需改进。本实施例在经纱和纬纱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苎麻纤维纱4,苎麻纤维具有高透气性的特点,同时还具有抑菌除螨,耐磨防霉,柔软舒适,健康环保等特点,能极大地提升面料性能和质感。具体的,基布层1的经纱和纬纱的排列方式为每三根苎麻纤维纱4和每三根高强耐磨涤粘纱5交替排列。
[0029]进一步的,所述高强耐磨涤粘纱5外部缠绕有锦纶长丝6。锦纶长丝6具有优异的耐磨性,缠绕在高强耐磨涤粘纱5外部能提高其耐磨性,同时加大高强耐磨涤粘纱5的细度,使之与苎麻纤维纱4细度差增大,从而使面料表面呈现规律的凹凸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耐磨涤粘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包括高强耐磨涤粘纱(5);所述高强耐磨涤粘纱(5)由三根涤纶长丝(2)缠绕一根粘胶纤维(3)制成;三根所述涤纶长丝(2)均经过加捻处理;三根所述涤纶长丝(2)分别为导电涤纶长丝、抗菌涤纶长丝、高强涤纶长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耐磨涤粘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长丝(2)的捻度为1700

1800捻/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耐磨涤粘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长丝(2)的细度为50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升平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佳瑞思喷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