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方舱式PCR实验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021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方舱式PCR实验室,包括方舱、水平隔板和竖直隔板,通过水平隔板把方舱分割成上隔层和下隔层,并通过多个竖直隔板对下隔层进行分割,形成多个腔室,然后把多个方舱进行顺序组合,对各方舱内的部分腔室进行互相连通,便于人员通过相互连通的腔室在剩余各个腔室内移动,各方舱内预设有独立的供电系统、供水系统和通风系统,通过供电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通过供水接口与外部水源连接,通过通风接口与外部气源连接,便于快速进行连接,并在各方舱之间独立运行互不干扰,预设的方舱在组装前相互独立,便于运输,使用时通过预留的通道接口进行快速连通,实现方舱内腔室的连通,施工周期短。施工周期短。施工周期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方舱式PCR实验室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方舱式PCR实验室。

技术介绍

[0002]PCR实验室又叫基因扩增实验室。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简称。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放大特定的DNA片段,可看作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通过DNA基因追踪系统,能迅速掌握患者体内的病毒含量,其精确度高达纳米级别。
[0003]方舱为用各种坚固材料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方便、可移动的整体。简单的说,方舱类似于集装箱,其结构标准是参考集装箱标准制定的,根据需求不同,装载不同的设备及装置。与集装箱和方舱对比,方舱具有更高的可靠性、电磁兼容性、气密性、隔热性等。
[0004]对于传染病的检测和诊断离不开PCR实验室,由于传染病的防控要求,采用土建的方式进行建设,周期长,不能满足传染病的防控需求,为了解决燃眉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方舱式PCR实验室,通过多个方舱之间的组合连接,完成PCR实验室的快速构建,施工周期短,便于运输。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方舱式PCR实验室,包括方舱、实验设备器材和通风设备,所述方舱内部通过水平隔板分隔成上隔层和下隔层,所述下隔层通过第一竖直隔板和第二竖直隔板分割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三腔室通过开设在第二竖直隔板上的第三开关门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开设在第一竖直隔板上的第二开关门与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腔室通过开设在所述方舱侧壁上的第一开关门与外界连通,所述实验设备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室内,所述通风设备设置在所述上隔层内,所述方舱侧壁上开设有供电接口、供水接口和通风接口,所述供电接口和供水接口与所述实验设备器材进行连通,所述供电接口和通风接口与所述通风设备进行连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方舱为六个,且之间并排依次连接,且其中相邻的五个方舱内的第一腔室通过开设在方舱侧壁上的通道缺口互相连接,剩余一个方舱中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形成第四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之间设置有把其等分成四个腔室的纵向竖隔板。
[0008]进一步的,相邻的五个所述方舱中,其中三个相邻方舱中的三个第三腔室通过两个传递窗顺次连通,剩余两个方舱中的一个方舱中的第三腔室通过第四开关门与外界连通,且第三腔室和第二腔室不连通,剩余两个方舱中的另一个方舱中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形成第五腔室。
[0009]进一步的,所述供电接口、供水接口和通风接口设置在由第三竖直隔板分割成的第六腔室内,供电接口与设置在第六腔室内的电源连接或与外部电源连接;供水接口与外
部水源连接,通风接口与设置在第六腔室内的气源连接或与外部气源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供电接口与电源或外部电源之间设置有供电控制开关,供水接口与外部水源之间设置有供水控制阀门,通风接口与气源或外部气源之间设置有通风控制阀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外部电源和外部气源分别设置在与所述方舱拼装使用的另外两个方舱内或分别设置在与所述方舱拼装使用的另外一个方舱内,另外两个方舱或另外一个方舱的侧壁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五开关门。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关门、第二开关门、第三开关门、第四开关门和第五开关门的四周均设置有插接件。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关门和第四开关门上的插接件伸入方舱侧壁内,第二开关门上的插接件伸入第一竖直隔板内、第三开关门上的插接件伸入第二竖直隔板内,第五开关门上的插接件伸入另外两个方舱或另外一个方舱的侧壁内。
[0014]进一步的,水平隔板、第一竖直隔板、第二竖直隔板、第三竖直隔板和纵向竖直隔板为彩钢板,水平隔板、第一竖直隔板、第二竖直隔板、第三竖直隔板和纵向竖直隔板之间连接处和与方舱连接处均设置有铝合金阴角。
[0015]进一步的,水平隔板为至少两块,相邻两个水平隔板之间相互拼接,且拼接处通过吊具吊装在方舱顶部。
[0016]本技术通过水平隔板把方舱分割成上隔层和下隔层,并通过多个竖直隔板对下隔层进行分割,形成多个腔室,然后把多个方舱进行顺序组合,对各方舱内的部分腔室进行互相连通,便于人员通过相互连通的腔室在剩余各个腔室内移动,各方舱内预设有独立的供电系统、供水系统和通风系统,通过供电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通过供水接口与外部水源连接,通过通风接口与外部气源连接,便于快速进行连接,并在各方舱之间独立运行互不干扰,预设的方舱在组装前相互独立,便于运输,施工周期短。
[0017]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更能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为本申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申请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方舱的纵向剖视图;
[0022]图4为图1的结构平面图;
[0023]图5为开关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水平隔板与竖直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水平隔板与方舱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Q

方舱、2

第一竖直隔板、3

第二竖直隔板、4

第三开关门、5

第二开关门、6

第一开关门、7

纵向竖隔板、8

第三竖直隔板、9

水平隔板、10

第四开关门、11

传递窗;21

插接件、22

铝合金阴角、23

底料、24

抽芯铝铆钉;30

吊具、31

吊梁、32

角钢、33

固定扣、34

可调吊钩、35

自攻钉、36

固定螺栓、37

角铁、38

膨胀螺栓;A

设备室、B

消杀室、C

扩增分析室、D

缓冲室、E

洁净走廊、F

样本制备室、G

试剂准备室、H

样品储存接收室、I

出入库记录室、J

男淋浴室、K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方舱式PCR实验室,包括方舱、实验设备器材和通风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方舱内部通过水平隔板分隔成上隔层和下隔层,所述下隔层通过第一竖直隔板和第二竖直隔板分割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三腔室通过开设在第二竖直隔板上的第三开关门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开设在第一竖直隔板上的第二开关门与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腔室通过开设在所述方舱侧壁上的第一开关门与外界连通,所述实验设备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室内,所述通风设备设置在所述上隔层内,所述方舱侧壁上开设有供电接口、供水接口和通风接口,所述供电接口和供水接口与所述实验设备器材进行连通,所述供电接口和通风接口与所述通风设备进行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式PCR实验室,其特征是:所述方舱为六个,且之间并排依次连接,且其中相邻的五个方舱内的第一腔室通过开设在方舱侧壁上的通道缺口互相连接,剩余一个方舱中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形成第四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之间设置有把其等分成四个腔室的纵向竖隔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式PCR实验室,其特征是:相邻的五个所述方舱中,其中三个相邻方舱中的三个第三腔室通过两个传递窗顺次连通,剩余两个方舱中的一个方舱中的第三腔室通过第四开关门与外界连通,且第三腔室和第二腔室不连通,剩余两个方舱中的另一个方舱中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形成第五腔室。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式PCR实验室,其特征是:所述供电接口、供水接口和通风接口设置在由第三竖直隔板分割成的第六腔室内,供电接口与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煜硕杨煜博李军华李迎波杨煜琪杨保军杜娇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沐之鑫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