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移动千级净化实验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07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移动千级净化实验室,包括底板、墙板和顶板,底板、墙板和顶板通过支架相互扣合形成矩形密封腔室,且其内部设置有与底板、顶板平行的隔板,隔板把所述密封腔室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下腔室内设置有LED灯、及与放置在上腔室内的送风设备连接的高效送风口和回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板、墙板和顶板之间的相互连接,形成具有上、下两个腔室的密封腔室,并与送风口、回风口、净化窗、开关门和LED灯配合形成净化实验室,便于进行快速拆装和移动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移动千级净化实验室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移动千级净化实验室。
技术介绍
:实验室(Laboratory/Lab)即进行试验的场所。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是科学研究的基地,科技发展的源泉,对科技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实验对环境的洁净度有一定的要求,为了满足实验条件,需要对实验室进行净化处理,现有的净化实验室均是固定在建筑物内部,不能随时移动,在野外等紧急情况下,导致人们往往需要长途跋涉到固定净化实验室处或者净化实验室供不应求情况的发生,由于净化实验室的搭建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标准,施工周期长,在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大量净化实验室时,造成实验室的严重不足。尤其是千级净化实验室,需要环境净化程度高,对建造和装修过程要求比较严格,进一步增加建造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底板、墙板和顶板之间的相互连接,形成具有上、下两个腔室的密封腔室,并与送风口、回风口、净化窗、开关门和LED灯配合形成净化实验室,便于进行快速拆装和移动操作的装配式移动千级净化实验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移动千级净化实验室,包括底板、墙板和顶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墙板和顶板通过支架相互扣合形成矩形密封腔室,且其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底板、顶板平行的隔板,所述隔板把所述密封腔室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所述支架包括上圈梁、下圈梁和立柱,所述上圈梁、下圈梁和立柱上设置有对所述墙板进行嵌套的凹槽,立柱通过插在上圈梁和下圈梁的拐角处设置的固定限位槽内,使立柱上的凹槽与上圈梁和下圈梁上的凹槽相对应;所述隔板设置在框架上,且框架四角设置有T形固定限位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供所述T形固定限位柱移动导向的T形槽,所述隔板四周与所述墙板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所述下腔室内设置有LED灯、及与放置在所述上腔室内的送风设备连接的高效送风口和回风口。进一步的,所述下腔室内设置有与一侧所述墙板平行的内挡板,且内挡板与墙板、底板和隔板形成回风腔,所述回风口设置在内挡板上,且通过贯穿所述隔板的管道与所述送风设备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和隔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内挡板嵌入的固定槽,所述内挡板与其垂直的墙板通过密封条密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墙板、顶板、隔板和内挡板均为玻镁彩钢板。进一步的,所述下腔室的墙板上设置有净化窗和净化密封钢质门。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铺设有竹胶板和塑胶地板,所述下圈梁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底板、墙板和顶板之间的相互连接,形成具有上、下两个腔室的密封腔室,并与送风口、回风口、净化窗、开关门和LED灯配合形成净化实验室,便于进行快速拆装和移动操作。2、本技术通过隔板把密封腔室分割为上、下两个腔室,送风设备设置在上腔室内,对送风设备进行遮挡,提升整体的美观程度,同时,对送风设备进行保护,一体结构,便于进行快速移动。3、本技术的密封腔室为由墙板、底板和顶板通过支架相互扣合而成,便于快速进行生产安装和临时搭建,上圈梁、下圈梁、框架和支架均为医用不锈钢材质保证其强度,墙板、顶板、隔板和内挡板均为玻镁彩钢板,保证下腔室的洁净度。4、本技术回风口设置在内挡板上,内挡板与墙板、底板和顶板形成回风腔,供回风管道在内进行铺设,同时,回风口设置在下腔室底部,与设置在隔板上的高效送风口相对应,空气由上往下形成循环,保证下腔室内的洁净度。5、本技术隔板与墙板之间通过密封条密封,且内挡板嵌入底板和挡板上的固定槽内,内挡板与墙板通过密封条密封,保证下腔室的平整度和洁净度,同时内挡板对隔板进行支撑,增加隔板和框架的强度,防止其在重力的作用下变形,T形固定限位柱套在T形槽中,通过框架对四个立柱在水平方向上进行限位连接,防止立柱晃动,增加稳定性。6、本技术通过底板、墙板和隔板通过支架相互扣合形成下腔室,并通过与送风设备连接的高效送风口和回风口在下腔室内形成净化循环,实现对下腔室内的环境进行净化,达到千级净化实验室所要求的千级净化标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对于国家突发疫情应急防控十分重要。附图说明:图1为装配式移动千级净化实验室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装配式移动千级净化实验室的剖视图。图3为下腔室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隔板的仰视图。图5为底板的俯视图。图6为图5中D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立柱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图中,1-底板,2-墙板,3-顶板,4-隔板,5-上圈梁,6-下圈梁,7-立柱,8-凹槽,9-固定限位槽,10-内挡板,11-回风口,12-送风设备,13-固定槽,14-框架,15-T形固定限位柱,16-T形槽,17-高效送风口,18-净化窗,19-净化密封钢质门,20-万向轮,21-LED灯。一种装配式移动千级净化实验室,包括底板、墙板和顶板,底板、墙板和顶板通过支架相互扣合形成矩形密封腔室,且其内部设置有与底板、顶板平行的隔板,隔板把所述密封腔室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下腔室内设置有LED灯、净化窗、开关门、及与放置在上腔室内的送风设备连接的高效送风口和回风口;本技术通过底板、墙板和顶板之间的相互连接,形成具有上、下两个腔室的密封腔室,并与送风口、回风口、净化窗、开关门和LED灯配合形成净化实验室,便于进行快速拆装和移动操作。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底板1、墙板2和顶板3通过支架相互扣合形成矩形密封腔室,且其内部设置有与底板1、顶板3平行的隔板4,隔板4把密封腔室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A、B);支架包括上圈梁5、下圈梁6和立柱7,上圈梁5、下圈梁6和立柱7上设置有对墙板2进行嵌套的凹槽8,立柱7通过插在上圈梁5和下圈梁6的拐角处设置的固定限位槽9内,使立柱7上的凹槽8与上圈梁5和下圈梁6上的凹槽8相对应;下腔室B内设置有与一侧墙板2平行的内挡板10,且内挡板10与墙板2、底板1和隔板4形成回风腔C,回风口11设置在内挡板上,且通过贯穿隔板4的管道与送风设备12连接。底板1和隔板4上设置有供内挡板10嵌入的固定槽13,内挡板10与其垂直的墙板2通过密封条密封连接;墙板2、顶板3、隔板4和内挡板10均为玻镁彩钢板。隔板4设置在框架14上,且框架14四角设置有T形固定限位柱15,立柱7上设置有供T形固定限位柱15移动导向的T形槽16,隔板4四周与墙板2之间设置有密封条;下腔室B内设置有LED灯21、及与放置在上腔室A内的送风设备12连接的高效送风口17和回风口11,高效送风口17设置在隔板4上,并通过送风管道与送风设备12连接。下腔室B的墙板2上设置有净化窗18和净化密封钢质门19。底板1上铺设有竹胶板和塑胶地板,下圈梁6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0。使用时,对密封腔室进行组装后,通过万向轮20把密封腔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移动千级净化实验室,包括底板、墙板和顶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墙板和顶板通过支架相互扣合形成矩形密封腔室,且其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底板、顶板平行的隔板,所述隔板把所述密封腔室分隔成上腔室、下腔室;/n所述支架包括上圈梁、下圈梁和立柱,所述上圈梁、下圈梁和立柱上设置有对所述墙板进行嵌套的凹槽,立柱通过插在上圈梁和下圈梁的拐角处设置的固定限位槽内,使立柱上的凹槽与上圈梁和下圈梁上的凹槽相对应;/n所述隔板设置在框架上,且框架四角设置有T形固定限位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供所述T形固定限位柱移动导向的T形槽,所述隔板四周与所述墙板之间设置有密封条;/n所述下腔室内设置有LED灯、与放置在所述上腔室内的送风设备连接的高效送风口和回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移动千级净化实验室,包括底板、墙板和顶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墙板和顶板通过支架相互扣合形成矩形密封腔室,且其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底板、顶板平行的隔板,所述隔板把所述密封腔室分隔成上腔室、下腔室;
所述支架包括上圈梁、下圈梁和立柱,所述上圈梁、下圈梁和立柱上设置有对所述墙板进行嵌套的凹槽,立柱通过插在上圈梁和下圈梁的拐角处设置的固定限位槽内,使立柱上的凹槽与上圈梁和下圈梁上的凹槽相对应;
所述隔板设置在框架上,且框架四角设置有T形固定限位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供所述T形固定限位柱移动导向的T形槽,所述隔板四周与所述墙板之间设置有密封条;
所述下腔室内设置有LED灯、与放置在所述上腔室内的送风设备连接的高效送风口和回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移动千级净化实验室,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娇玲杨煜硕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沐之鑫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