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警示装置及警示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9568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警示装置,包括构成车身外饰板或附设于车身外饰板上的导光板,导光板与光源连通。导光板的布设位置易于观测,能使位于车辆周侧的行人与车辆立刻识别并注意到车辆,从而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应用前述汽车警示装置的警示方法为,雷达探头探测车辆前方与后方障碍物并将障碍物信息上传至车身控制器,当车辆前方或后方存在障碍物且障碍物与车身间距小于设定的警示阈值时,车身控制器发出指令使光源通电,导光板发光。能在车辆与障碍物较小时及时点亮警示光源,使布设于车身外表面的导光板发光,从而警示位于车身周侧的人员。从而警示位于车身周侧的人员。从而警示位于车身周侧的人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警示装置及警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警示装置及警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多,给交通安全带来很大压力。车辆碰撞事故除驾驶者没有正确观察和判断外界事物而造成精力分散、反应迟钝的原因外,还有行人未能及时注意来车的原因。为减少汽车与行人碰撞时对行人带来的伤害,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CN101716922B所公开的车辆的行人保护装置,采用在发动机罩上设置安全气囊的技术方案,发生碰撞后安全气囊弹出以保护行人的腿部和头部等区域;中国专利CN100484805C所公开的汽车保险杠专用行人保护装置,则是在保险杠总成的下部安装采用薄型材料制成的行人保护装置,以期在行人碰撞时行人保护装置按合理的角度变形,减小撞击力量,从而保护行人额膝、腿,使其免受严重伤害。但上述方案都是在发生碰撞后保护行人,意在减轻碰撞对行人造成的伤害,无法避免或减少汽车与行人碰撞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警示车辆周围的行人和车辆的汽车警示装置及警示方法。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警示装置,包括构成车身外饰板或附设于车身外饰板上的导光板,导光板与光源连通。导光板的布设位置易于观测,能使位于车辆周侧的行人与车辆立刻识别并注意到车辆,从而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0005]应用前述汽车警示装置的警示方法为,雷达探头探测车辆前方与后方障碍物并将障碍物信息上传至车身控制器,当车辆前方或后方存在障碍物且障碍物与车身间距小于设定的警示阈值时,车身控制器发出指令使光源通电,导光板发光。能在车辆与障碍物较小时及时点亮警示光源,使布设于车身外表面的导光板发光,从而警示位于车身周侧的人员。
附图说明
[0006]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07]图1是前保险杠处布设导光板时的示意图;
[0008]图2是后保险杠处布设导光板时的示意图;
[000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示意图;
[0010]图4是导光板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0.导光板,11.基板,12.透光层板,13.导光条,20.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一种汽车警示装置,包括构成车身外饰板或附设于车身外饰板上的导光板10,导光板10与光源20连通。光源20点亮时,车身外表面发光,能更好地起到警示周边行人、车辆的作用。
[0014]为保证光源与车身的联结并保证导光效果,所述的导光板10为层状结构,包括与车身固定连接的基板11,基板11的外侧连接有透光层板12,透光层板12与基板11之间布设有导光点或导光条13,导光点或导光条13与光源20连通,光源20发出的光能经导光点或导光条13从透光层板12所在侧出射。基板11采用不透光材料制成,或基板11的外表面设有反光层,能进一步保证光源20发出的光线的利用率。本实施例中,车辆的外饰板上依次附设导光点或导光条13、透光层板12,即车辆的外饰板构成导光板10的基板11,导光点或导光条13、透光层板 12一体成型于车辆的外饰板上,主机厂作业人员只需进行装配作业。
[0015]为警示车身前侧、后侧人员与车辆,车身的前保险杠或后保险杠处设有导光板10。导光板10的板体沿车身宽度方向通长布置,便于导光点或导光条13的光路、光源20的供电线路布置,还能在导光板10处形成线状或带状光源,相比点光源便于识别并显著区别于与现行的车辆行驶灯。导光板10的板体面积大于车身前保险杠/后保险杠面积的40%,使警示光在车辆前、后的覆盖面积大,点亮时更加醒目。
[0016]本实施例中,为采集车辆行驶信息及其周边环境信息,车身周侧固定安装有雷达探头30,车轮上设有轮速传感器40,光源20、雷达探头 30、轮速传感器40分别与车身控制器50电连接,车身控制器50设有用于控制光源20通断电的光源开关21。
[0017]应用上述汽车警示装置的警示方法,包括步骤B,雷达探头30探测车辆前方与后方障碍物并将障碍物信息上传至车身控制器50。当车辆前方或后方存在障碍物且障碍物与车身间距小于设定的警示阈值时,车身控制器50发出指令使光源20通电,导光板10发光;其他情况下,雷达探头30仅上传并记录障碍物信息供驾乘人员查询。即根据车辆与障碍物的间距自动点亮光源20,警示周围人员与车辆。
[0018]由于车辆行驶时的安全距离与车辆停驻时的安全距离有差异,在步骤B前还设有步骤A,轮速传感器40采集车辆行驶信息并上传至车身控制器50。
[0019]当车辆正常行驶时,即车辆向前或向后行驶且未制动的状态下,进入步骤B;
[0020]当车辆紧急制动时,即车辆向前或向后行驶过程中,发出制动指令时,若车辆的行驶速度大于等于设定阈值,车身控制器50发出指令使光源20通电;
[0021]当车辆停驻时,进入步骤C;
[0022]步骤C为,车身控制器50根据光源开关21上传的信号发出指令使光源20通电或断电。即车辆停驻时,可以由驾乘人员决定是否开启警示光源20。当车身控制器50根据光源开关21发出指令使光源20通电时,导光板10发光且其发光亮度低于步骤B中的发光亮度。
[0023]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C为,雷达探头30探测车辆前方与后方障碍物并将障碍物信息上传至车身控制器50。当车辆前方或后方存在障碍物且障碍物与车身间距小于设定的驻车警示阈值时,车身控制器 50发出指令使光源20通电。其中,驻车警示阈值小于等于警示阈值。即车辆停驻时,当车辆前方或后方存在间距小于设定阈值的障碍物时自动点亮光源20或调亮光源20,其他状态下由驾乘人员决定是否开启警示光源20。这样能进一步保证车辆停驻状态下的安全驾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构成车身外饰板或附设于车身外饰板上的导光板(10),导光板(10)与光源(20)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板(10)为层状结构,包括与车身固定连接的基板(11),基板(11)的外侧连接有透光层板(12),透光层板(12)与基板(11)之间布设有导光点或导光条(13),导光点或导光条(13)与光源(2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11)采用不透光材料制成,或基板(11)的外表面设有反光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车身的前保险杠或后保险杠处设有导光板(10),导光板(10)的板体沿车身宽度方向通长布置,导光板(10)的板体面积大于车身前保险杠/后保险杠面积的4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车身周侧固定安装有雷达探头(30),车轮上设有轮速传感器(40),光源(20)、雷达探头(30)、轮速传感器(40)分别与车身控制器(50)电连接,车身控制器(50)设有用于控制光源(20)通断电的光源开关(21)。6.应用权利要求5所述汽车警示装置的警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B,雷达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成才金忠恩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