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织带总成和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955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28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织带总成以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布置结构,该布置结构包括织带总成。所述织带总成(2)包括织带本体(20),所述织带本体具有至少两个端部,所述至少两个端部之中的至少一个端部无环圈地构成,所述织带本体(20)在所述至少一个端部上固定地设置有第一附件(21),所述第一附件在织带本体的相应的端部上相对于织带本体的至少一个侧表面形成台阶,所述第一附件(21)连同织带本体(20)的相应的端部构成织带总成的第一安装端(22)。该织带总成可以具有改进的外观和改进的精度。带总成可以具有改进的外观和改进的精度。带总成可以具有改进的外观和改进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织带总成和布置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织带总成和一种用于车辆的布置结构,该布置结构包括所述织带总成。

技术介绍

[0002]图1示出一种在实践中已知的织带总成1的局部的透视图,该织带总成1具有柔性的织带本体11,该织带本体在其一个端部上折回,通过至少一道缝纫线13、尤其是至少两道缝纫线缝合,形成一个环圈。连接附件、例如金属销子12被织带本体缠绕,被保持在环圈中。这种已知的织带总成具有较低的精度。该织带总成的长度不易控制。该织带总成可能需要占据较大的空间。此外,在该织带总成中,缝纫线外露,不利于织带总成的外观。在织带本体具有图案花纹的情况下,图案花纹也可能受到缝纫线的不利影响。
[0003]专利文献CN214355853U公开一种用于车辆方向盘的织带总成,其中,织带本体在其各端部上分别折回,通过缝纫线缝合,形成环圈,片状的金属的连接附件被织带本体缠绕,被保持在环圈中。该织带总成可以具有在前一段中已提及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进的用于车辆的织带总成以及一种用车车辆的布置结构,该布置结构包括所述织带总成,其中,通过按本专利技术的织带总成可以克服在现有技术中的织带总成的至少一个缺陷。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织带总成,所述织带总成包括织带本体,所述织带本体具有至少两个端部,所述至少两个端部之中的至少一个端部无环圈地构成,所述织带本体在所述至少一个端部上固定地设置有第一附件,所述第一附件在织带本体的相应的端部上相对于织带本体的至少一个侧表面形成台阶,所述第一附件连同织带本体的相应的端部构成织带总成的第一安装端。
[0006]在按本专利技术的织带总成中,在织带总成的相应的端部上,织带本体不需要如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那样折回、通过缝纫线缝合和形成环圈,而是第一附件可以与织带本体的平坦的相应的端部面状地接触和无相对运动地固定连接。按本专利技术的织带总成可以在其第一安装端上具有改进的外观。按本专利技术的织带总成可以具有改进的精度,例如可以精确地确定长度尺寸。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附件可以在织带本体的相应的端部上相对于织带本体的两个相对的侧表面分别形成一个台阶。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附件可以在织带本体的相应的端部上仅仅相对于织带本体的两个相对的侧表面之一形成一个唯一的台阶,而相对于织带本体的另一个侧表面不形成台阶。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附件可以是围绕织带本体的相应的端部的包塑体,该包塑体与织带本体一体地连接。在此,所述第一附件可以通过注塑而成本有利地构成。在
制造过程中,织带本体的相应的端部可以被置入到注塑模具中。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附件可以包括:
[0011]第一附件部分,所述第一附件部分在织带本体的相应的端部上设置在织带本体的第一侧表面上并且相对于第一侧表面形成一个第一台阶;和
[0012]第二附件部分,所述第二附件部分在织带本体的相应的端部上设置在织带本体的与第一侧表面相对的第二侧表面上并且相对于第二侧表面形成一个第二台阶;
[0013]其中,第一附件部分、织带本体的相应的端部以及第二附件部分形成夹层结构,并且相互固定连接。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附件的第一附件部分和第二附件部分可以相互卡接,其中,第一附件部分和第二附件部分之一具有卡接槽,第一附件部分和第二附件部分之另一具有卡接榫,所述卡接榫穿过织带本体以压配合的方式插入到卡接槽中。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附件的第一附件部分和第二附件部分可以通过紧固件相互固定,所述紧固件穿过织带本体。所述紧固件例如可以是螺栓、铆钉、销钉、膨胀塞或者类似物。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附件的第一附件部分和第二附件部分之一可以具有螺纹套筒,该螺纹套筒穿过织带本体,所述第一附件的第一附件部分和第二附件部分之另一具有用于接纳螺纹套筒的凹部,所述紧固件是螺栓,并且从所述另一附件部分拧入到螺纹套筒中。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附件的第一附件部分和第二附件部分之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织带本体粘接。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附件的第一附件部分和第二附件部分可以相互粘接和/或焊接。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织带本体可以直线地延伸并且具有相对的两个端部。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织带本体的所述至少两个端部之中的另外的端部可以无环圈地构成,所述织带本体在所述另外的端部上可以固定地设置有第二附件,所述第二附件连同织带本体的相应的另外的端部构成织带总成的第二安装端。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端可以具有安装孔。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附件可以在织带本体的相应的另外的端部上相对于织带本体的至少一个侧表面形成台阶,例如相对于织带本体的仅一个侧表面形成一个唯一的台阶或者相对于织带本体的两个侧表面分别形成一个台阶。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附件可以是围绕织带本体的相应的另外的端部的包塑体,该包塑体与织带本体一体地连接。
[00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附件可以包括:
[0024]第一附件部分,所述第一附件部分在织带本体的相应的另外的端部上设置在织带本体的第一侧表面上;和
[0025]第二附件部分,所述第二附件部分在织带本体的相应的另外的端部上设置在织带本体的与第一侧表面相对的第二侧表面上;
[0026]其中,第一附件部分、织带本体的相应的另外的端部以及第二附件部分形成夹层结构,并且相互固定连接。
[00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附件的第一附件部分和第二附件部分可以相互卡接,其中,所述第二附件的第一附件部分和第二附件部分之一具有卡接槽,所述第二附件的第一附件部分和第二附件部分之另一具有卡接榫,所述卡接榫穿过织带本体以压配合的方式插入到卡接槽中。
[00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附件的第一附件部分和第二附件部分可以通过紧固件相互固定,所述紧固件穿过织带本体。
[00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附件的第一附件部分和第二附件部分之一可以具有螺纹套筒,该螺纹套筒穿过织带本体,所述第二附件的第一附件部分和第二附件部分之另一可以具有用于接纳螺纹套筒的凹部,所述紧固件是螺栓,并且从所述另一附件部分拧入到螺纹套筒中。
[00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附件的第一附件部分和第二附件部分之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织带本体粘接。
[00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织带本体的第一端部可以无环圈地构成,固定地设置有所述第一附件,并且与所述第一附件一起形成所述第一安装端;并且所述织带本体的第二端部可以无环圈地构成,固定地设置有所述第二附件,并且与所述第二附件一起形成所述第二安装端。
[00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织带本体的每个端部可以固定地设置有所述第一附件并且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织带总成,优选地,所述织带总成是用于车辆的方向盘的装饰构件,所述织带总成包括织带本体,所述织带本体具有至少两个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端部之中的至少一个端部无环圈地构成,所述织带本体在所述至少一个端部上固定地设置有第一附件,所述第一附件在织带本体的相应的端部上相对于织带本体的至少一个侧表面形成台阶,所述第一附件连同织带本体的相应的端部构成织带总成的第一安装端;优选地,所述第一附件在织带本体的相应的端部上相对于织带本体的两个相对的侧表面分别形成一个台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织带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件是围绕织带本体的相应的端部的包塑体,该包塑体与织带本体一体地连接;或者所述第一附件包括:第一附件部分,所述第一附件部分在织带本体的相应的端部上设置在织带本体的第一侧表面上并且相对于第一侧表面形成一个第一台阶;和第二附件部分,所述第二附件部分在织带本体的相应的端部上设置在织带本体的与第一侧表面相对的第二侧表面上并且相对于第二侧表面形成一个第二台阶;其中,第一附件部分、织带本体的相应的端部以及第二附件部分形成夹层结构,并且相互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附件的第一附件部分和第二附件部分相互卡接,其中,所述第一附件的第一附件部分和第二附件部分之一具有卡接槽,所述第一附件的第一附件部分和第二附件部分之另一具有卡接榫,所述卡接榫穿过织带本体以压配合的方式插入到卡接槽中;和/或优选地,所述第一附件的第一附件部分和第二附件部分通过紧固件相互固定,所述紧固件穿过织带本体;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附件的第一附件部分和第二附件部分之一具有螺纹套筒,该螺纹套筒穿过织带本体,所述第一附件的第一附件部分和第二附件部分之另一具有用于接纳螺纹套筒的凹部,所述紧固件是螺栓,并且从所述另一附件部分拧入到螺纹套筒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附件的第一附件部分和第二附件部分之中的至少一个与织带本体粘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织带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本体直线地延伸并且具有相对的两个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织带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本体的所述至少两个端部之中的另外的端部无环圈地构成,所述织带本体在所述另外的端部上固定地设置有第二附件,所述第二附件连同织带本体的相应的另外的端部构成织带总成的第二安装端,所述第二安装端具有安装孔,优选地,所述安装孔是椭圆孔,该椭圆孔的长轴与织带本体的纵向延伸方向平行;和/或所述第二附件在织带本体的相应的另外的端部上相对于织带本体的至少一个侧表面形成台阶;优选地,所述第二附件是围绕织带本体的相应的另外的端部的包塑体,该包塑体与织带本体一体地连接;或者优选地,所述第二附件包括:
第一附件部分,所述第一附件部分在织带本体的相应的另外的端部上设置在织带本体的第一侧表面上;和第二附件部分,所述第二附件部分在织带本体的相应的另外的端部上设置在织带本体的与第一侧表面相对的第二侧表面上;其中,第一附件部分、织带本体的相应的另外的端部以及第二附件部分形成夹层结构,并且相互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织带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附件的第一附件部分和第二附件部分相互卡接,其中,所述第二附件的第一附件部分和第二附件部分之一具有卡接槽,所述第二附件的第一附件部分和第二附件部分之另一具有卡接榫,所述卡接榫穿过织带本体以压配合的方式插入到卡接槽中;和/或所述第二附件的第一附件部分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旭斌张晓波杨磊托马斯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