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加温有机透明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3933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加温有机透明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电加温有机透明件包括第一基底以及依次叠置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至少一层透明涂层、至少一层透明导电薄膜层、至少一层导电层、至少一层镀锡铜条层、至少一层胶片层及第二基底。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电加温有机透明件,其透明导电薄膜层具有高可见光透过率和低薄膜电阻,在通电时可实现持续稳定的升温。在通电时可实现持续稳定的升温。在通电时可实现持续稳定的升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加温有机透明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透明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加温有机透明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根据电加温玻璃的现有技术,一般在无机玻璃表面沉积透明导电的金属氧化物薄膜,通过高温沉积或者退火工艺提高薄膜的透明性并降低薄膜电阻,再由经过胶片贴合和热压技术将整个结构进行粘接,通过此种层压的方法提高薄膜的环境适用性和电加温无机玻璃的强度。在通电过程中玻璃的外表面形成快速的升温,去除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玻璃表面的冰霜,提供良好飞行视野,有利于飞行安全。但是上述电加温无机玻璃具有重量大、复杂曲面成型困难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加温有机透明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透明导电薄膜层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和较低薄膜电阻,使得该电加温有机透明件在通电时可实现持续稳定的升温。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加温有机透明件,所述电加温有机透明件包括第一基底以及依次叠置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至少一层透明涂层、至少一层透明导电薄膜层、至少一层导电层、至少一层镀锡铜条层、至少一层胶片层及第二基底。
[0005]优选的,前述的电加温有机透明件中,其中所述透明涂层与第一基底的耦合透光率为92%~93%;所述第一基底、第二基底均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所述透明涂层选自丙烯酸树脂涂层、有机硅涂层和聚氨酯涂层中的至少一种。
[0006]优选的,前述的电加温有机透明件中,其中所述透明导电薄膜层为金属和/或金属氧化物薄膜复合层;所述金属/金属氧化物薄膜复合层选自铟锡氧化物薄膜层、掺铝氧化锌

银薄膜复合层、氧化钛

金薄膜复合层中的一种。
[0007]优选的,前述的电加温有机透明件中,其中所述导电层为Ni/C导电胶层或环氧导电胶层的一种,电阻率≤1Ω/

;所述胶片层选自聚氨酯层和聚乙烯醇缩丁醛层中的一种。
[0008]优选的,前述的电加温有机透明件中,其中所述铟锡氧化物薄膜层为一层结构;所述掺铝氧化锌

银薄膜复合层为三层结构;所述氧化钛

金薄膜复合层为三层结构。
[0009]优选的,前述的电加温有机透明件中,其中所述铟锡氧化物薄膜呈细晶,其方块电阻为10Ω/

~22Ω/

,可见光透光率为72.1%~83.5%。
[0010]优选的,前述的电加温有机透明件中,其中所述掺铝氧化锌

银薄膜复合层呈细晶,方块电阻为3.2Ω/

~7.6Ω/

,可见光透过率为86.1%~89.3%。
[0011]优选的,前述的电加温有机透明件中,其中所述氧化钛

金薄膜复合层呈细晶,方块电阻为6.6Ω/

~10.0Ω/

,可见光透过率为74.0%~80.7%。
[0012]优选的,前述的电加温有机透明件中,其中所述胶片层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间隔宽
度为1mm~5mm的导气槽;上述六者形成叠层结构。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加温有机透明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将第一基底表面进行抛光直至表面形成水膜铺展,使用去离子水清洗,干燥;
[0015]S2在第一基底上依次设置透明涂层、金属和/或金属氧化物薄膜复合层、导电层、镀锡铜条层、胶片层及第二基底,热压即可。
[0016]优选的,前述的电加温有机透明件的制备方法中,其中步骤S1中,所述抛光所用的抛光液可以为氧化铈的水分散液和氧化铈的乙醇分散液中的至少一种;步骤S2中,所述金属/金属氧化物薄膜复合层选自铟锡氧化物薄膜层、掺铝氧化锌

银薄膜复合层、氧化钛

金薄膜复合层中的一种。
[0017]优选的,前述的电加温有机透明件的制备方法中,其中步骤S2中,所述铟锡氧化物薄膜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在透明涂层的表面沉积铟锡氧化物薄膜层,在高真空溅射环境下溅射铟锡氧化物靶材,设定真空度为0.3Pa~0.9Pa,气氛为氩气与氧气,气氛的体积比例为(30~60):1,溅射功率密度为400W/m2~800W/m2,温度为70℃~80℃,沉积完成后降温至40℃以下取出,从而获得所述铟锡氧化物薄膜层。
[0018]优选的,前述的电加温有机透明件的制备方法中,其中步骤S2中,所述掺铝氧化锌

银薄膜复合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在透明涂层的表面沉积掺铝氧化锌

银薄膜复合层,在高真空溅射环境下溅射掺铝氧化锌和银靶材,设定真空度为0.3Pa~0.9Pa,温度为70℃~80℃,其中掺铝氧化锌溅射气氛为氩气与氧气,气氛的体积比例为30:(0~1),溅射功率密度为400W/m2~800W/m2;银的溅射气氛为氩气,溅射功率密度为320W/m2~600W/m2,沉积完成后降温至40℃以下取出,从而获得所述掺铝氧化锌

银薄膜复合层。
[0019]优选的,前述的电加温有机透明件的制备方法中,其中步骤S2中,所述氧化钛

金薄膜复合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在透明涂层的表面沉积氧化钛

金薄膜复合层,在高真空溅射环境下溅射钛和金靶材,设定真空度为0.3Pa~0.9Pa,温度为70℃~80℃,其中钛的溅射气氛为氩气和氧气,气氛比例为40:(1~4),溅射功率密度为400W/m2~800W/m2;金的溅射气氛为氩气,沉积完成后降温至40℃以下取出,从而获得所述掺铝氧化锌

银薄膜复合层。
[002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航空飞行设备,所述航空飞行设备包括风挡玻璃和舷窗,所述风挡玻璃和舷窗中的至少一种为上述的电加温有机透明件。
[0021]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002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加温有机透明件,其采用透明涂层对有机基底进行处理,提高了透明导电薄膜层与有机基底的结合强度并加强了两者的热膨胀系数匹配,提高了有机电加温透明件的使用寿命;
[002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加温有机透明件,其透明导电薄膜层可采用单层薄膜,通过优选沉积参数实现高透明和低电阻的目的;
[002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加温有机透明件,其透明导电薄膜层可采用三层薄膜,其中上下两层均为金属氧化物薄膜,中间夹层为金属薄膜,其光学和电性能不受薄膜结晶度的影响,不需要高温沉积或退火处理即具备优异的透光性和导电性;
[002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加温有机透明件,其通过基底表面的保护层和优选的热压技术,
有机基底表面光洁,透光性良好;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加温有机透明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温有机透明件包括第一基底以及依次叠置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至少一层透明涂层、至少一层透明导电薄膜层、至少一层导电层、至少一层镀锡铜条层、至少一层胶片层及第二基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温有机透明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涂层与第一基底的耦合透光率为92%~93%;所述第一基底、第二基底均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所述透明涂层选自丙烯酸树脂涂层、有机硅涂层和聚氨酯涂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透明导电薄膜为金属和/或金属氧化物薄膜复合层;所述金属/金属氧化物薄膜复合层选自铟锡氧化物薄膜层、掺铝氧化锌

银薄膜复合层、氧化钛

金薄膜复合层中的一种;所述导电层为Ni/C导电胶层或环氧导电胶层,电阻率≤1Ω/

;所述胶片层选自聚氨酯层和聚乙烯醇缩丁醛层中的一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温有机透明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铟锡氧化物薄膜层为一层结构;所述掺铝氧化锌

银薄膜复合层为三层结构;所述氧化钛

金薄膜复合层为三层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加温有机透明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铟锡氧化物薄膜呈细晶,其方块电阻为10Ω/

~22Ω/

,可见光透光率为72.1%~83.5%。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加温有机透明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掺铝氧化锌

银薄膜复合层呈细晶,方块电阻为3.2Ω/

~7.6Ω/

,可见光透过率为86.1%~89.3%。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加温有机透明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钛

金薄膜复合层呈细晶,方块电阻为6.6Ω/

~10.0Ω/

,可见光透过率为74.0%~

80.7%。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温有机透明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片层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间隔宽度为1mm~5mm的导气槽。8.一种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电加温有机透明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第一基底表面进行抛光直至表面形成水膜铺展,使用去离子水清洗,干燥;S2在第一基底上依次设置透明涂层、金属和/或金属氧化物薄膜复合层、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清源张运生冯海兵陈琛黄鹏李旭欧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玻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