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提纯用反应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901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提纯用反应炉,涉及碳材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炉体、炉盖、石棉保温层、密封圈、陶瓷支架、合金托盘、合金坩埚、变频电磁加热圈、真空排气管、泄压管、石墨阴极和阳极接线,所述炉盖密封炉体上方开口,所述石棉保温层设置于炉体内表面和炉盖下表面,所述陶瓷支架固定设置于炉体底部,所述合金托盘设置于陶瓷支架上方,所述合金坩埚放置于合金托盘上方,所述变频电磁加热圈环绕合金坩埚外围,所述石墨阴极穿过炉盖插入合金坩埚,所述阳极接线连接合金托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变频电磁加热圈对合金坩埚加热,能量转化效率高,加热速度快,并以电极辅助电解石墨提纯,石墨提纯效率高,产品质量好。产品质量好。产品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提纯用反应炉


[0001]本技术涉及碳材料加工设备
,尤其是一种石墨提纯用反应炉。

技术介绍

[0002]石墨提纯一般采用加热的方法,利用高温使石墨中的杂质碳化。现有技术中的提纯设备一般采用简单的马弗炉,加热效率低,热损高,对周围环境的温度影响大,且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石墨提纯用反应炉。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墨提纯用反应炉,包括炉体、炉盖、石棉保温层、密封圈、陶瓷支架、合金托盘、合金坩埚、变频电磁加热圈、真空排气管、泄压管、石墨阴极和阳极接线,所述炉盖密封炉体上方开口,所述石棉保温层设置于炉体内表面和炉盖下表面,所述密封圈设置于炉体和炉盖之间,所述陶瓷支架固定设置于炉体底部,所述合金托盘设置于陶瓷支架上方,所述合金坩埚放置于合金托盘上方,所述变频电磁加热圈环绕合金坩埚外围,所述真空排气管和泄压管穿过炉体通入炉体内部,所述石墨阴极穿过炉盖插入合金坩埚,所述阳极接线连接合金托盘。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变频电磁加热圈对合金坩埚加热,能量转化效率高,加热速度快,并以电极辅助电解石墨提纯,石墨提纯效率高,产品质量好。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炉体,2.炉盖,3.石棉保温层,4.密封圈,5.陶瓷支架,6.合金托盘,7.合金坩埚,8.变频电磁加热圈,9.真空排气管,10.泄压管,11.石墨阴极,12.阳极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根据此附图和实施例获得其他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0]一种石墨提纯用反应炉,包括炉体1、炉盖2、石棉保温层3、密封圈4、陶瓷支架5、合金托盘6、合金坩埚7、变频电磁加热圈8、真空排气管9、泄压管10、石墨阴极11和阳极接线12,所述炉盖2密封炉体1上方开口,所述石棉保温层3设置于炉体1内表面和炉盖2下表面,所述密封圈4设置于炉体1和炉盖2之间,所述陶瓷支架5固定设置于炉体1底部,所述合金托
盘6设置于陶瓷支架5上方,所述合金坩埚7放置于合金托盘6上方,所述变频电磁加热圈8环绕合金坩埚7外围,所述真空排气管9和泄压管10穿过炉体1通入炉体1内部,所述石墨阴极11穿过炉盖2插入合金坩埚7,所述阳极接线12连接合金托盘6。
[0011]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提纯用反应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炉盖(2)、石棉保温层(3)、密封圈(4)、陶瓷支架(5)、合金托盘(6)、合金坩埚(7)、变频电磁加热圈(8)、真空排气管(9)、泄压管(10)、石墨阴极(11)和阳极接线(12),所述炉盖(2)密封炉体(1)上方开口,所述石棉保温层(3)设置于炉体(1)内表面和炉盖(2)下表面,所述密封圈(4)设置于炉体(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传凯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瑞尔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