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豆角灭菌保鲜方法及灭菌装置,包括:将油豆角运至加工厂后,迅速放置预冷间预冷,进行缓慢降温;降温后,放入灭菌装置中灭菌;再检测油豆角表的活性菌总数以及植物纤维的完好性;而检测合格后的油豆角放入调节库中码垛。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豆角灭菌保鲜方法及灭菌装置,由于采用了缓慢降温方式对豆角进行降温,所以,有效解决了豆角初选表面冻伤的技术问题,进而保证豆角存放时的原料表面的完整性;由于采用了网筒和气垫之间的往复运动,带动豆角旋转与移动,所以,有效解决了灭菌时由于蔬菜之间相互重叠,导致蔬菜连接处无法与灭菌装置接触,从而无法全面且稳定的进行杀菌处理的问题,进而实现了完全且稳定灭菌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豆角灭菌保鲜方法及灭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豆荚类蔬菜保鲜
,特别涉及一种豆角灭菌保鲜方法及灭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豆荚类蔬菜保鲜方法基本上都是采用低温、生物、化学等手段,保鲜期一般不超过15天,就会发生霉变、褐变、干耗、腐烂等现象,导致性状改变,质量下降,无法商品化。
[0003]新鲜的蔬果采后如何防止腐烂、是世界各地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长期以来共同的期盼。为了达到此目的,人们尝试了无数的方法如:腌制、晒干、窖储等等。虽然达到了长期保存的目的,却没有实现长期保鲜的愿望。
[0004]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研究者发现了蔬菜不能长期保持新鲜度的基本原因。“离开提供养分的枝干的蔬果,因没有了营养成分的提供,丧失或降低了其免疫能力和抵御外来侵蚀损害的能力。其更容易被细菌、病毒感染,更容易被不良环境中的高温、干燥、病菌所侵蚀,是导致腐烂、变质的最根本的原因。
[0005]由于已经了解了蔬果腐烂的基本原理,研究者就蔬果产品如何规避或者改变侵蚀环境在持续不断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
[0006]但在现有技术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发现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7]1、产品保鲜时间短、损耗大的现状:现有的保鲜装置多采用氮气包装袋保鲜、生物制剂喷洒保鲜或者低温环境保鲜,这些方法,都需要和蔬菜直接接触,导致蔬菜表面出现污染或者损伤;
[0008]2、灭菌效果不佳:由于现有的灭菌装置在使用时,只能直接作用到蔬菜外壁(如紫外光线、臭氧等),但是由于蔬菜之间相互叠压,导致蔬菜无法完全达到灭菌的效果,因此蔬菜杀菌时,无法全面且稳定的豆角表面进行杀菌处理,因此后续的保存时间也会受到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豆角灭菌保鲜方法及灭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0]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豆角灭菌保鲜方法及灭菌装置,解决上述产品保鲜时间短、损耗大的现状以及灭菌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0011](二)技术方案
[001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3]一种豆角灭菌保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原料处理:将挑选后的油豆角运至加工厂后,迅速放置到预冷间进行缓慢降温:
[0015]原料灭菌:将降温后的油豆角放入灭菌装置中,并控制温度在8℃
‑
10℃存放6
‑
8h;
[0016]原料检测:检测杀菌后油豆角表面的活性菌总数以及植物纤维的完好性;
[0017]原料存储:将检测合格后的油豆角放入调节库中码垛。
[0018]优选的所述原料处理前,将断裂、腐烂、虫蛀、褐变、霉变的不良品挑出。
[0019]优选的所述原料处理过程中,缓慢降温以1
‑
2℃/h的冷却速度进行降温,待温度下降到7℃时停止。
[0020]优选的,一种豆角灭菌装置,该灭菌装置实施豆角灭菌保鲜方法的装置,该灭菌装置包括用于对豆角密封与杀菌的灭菌筒和用于将豆角平铺(同时还能带动豆角移动)在灭菌筒内壁的平铺组件。
[0021]灭菌筒(其外部安装有密封盖),其内壁安装有灭菌器,灭菌器包括臭氧发生器、紫外灯等,能够杀菌的装置;
[0022]平铺组件,设置在灭菌筒的内部,用于将豆角平铺到网筒的内壁上,并使豆角沿着网筒的内壁移动,从而边移动边灭菌,提高灭菌的完整性;
[0023]原料盒,设置于灭菌筒的内部,并与平铺组件活动连接,用于将原料送入(或取出)到灭菌筒中;
[0024]其中,平铺组件包含与灭菌筒内壁活动连接的网筒,且网筒由安装在灭菌筒(其内壁粘接有弹性垫)内部的主电机驱动旋转,因此主电机能够带动网筒旋转,而与网筒内壁接触的豆角跟随其一起旋转。
[0025]优选的,所述收纳筒的外壁粘接有气垫,在豆角旋转时,能够与不规则形状的豆角贴合,从而带动不同大小(或形状)的豆角旋转,同时还不会对豆角造成损伤(非硬性连接)),且气垫通过管道与安装在旋转盘上的气门芯连通,可以通过气门芯向气垫的内部通气,使得气垫膨胀,从而调整气垫的膨胀程度(方便与不同大小的豆角配合)。
[0026]优选的,所述弧形板的外壁与网筒的内壁贴合,且具有一定的间隙(从而避免豆角进入到弧形板与网筒之间的间隙中),且弧形板的内壁呈向外凸起的弧形。
[0027]优选的,所述原料盒开口向下时,弧形板两侧的原料口,其中一个位于网筒内壁的最低点(此时豆角方便沿着原料口进入到网筒和收纳筒之间,方便豆角汇聚到网筒的最底部,再由最低进入到网筒和收纳筒之间间隙中)。
[0028]优选的,所述收纳筒的内安装有降温盒,且降温盒的外壁安装有冷气管,冷气管与制冷机连接,能够将冷气传导到收纳筒中,再由收纳筒传导给豆角的内部,从而控制杀菌时豆角的温度。
[0029](三)有益效果
[0030]一是,由于采用了缓慢降温方式对豆角进行降温,所以,有效解决了豆角表面初选冻伤的技术问题,进而保证豆角存放时的原料表面的完整性;
[0031]二是,由于采用了网筒和气垫之间的往复运动,带动豆角旋转与移动,所以,有效解决了灭菌时由于蔬菜之间相互重叠,导致蔬菜连接处无法与灭菌装置接触,从而无法全面且稳定的进行杀菌处理的问题,进而实现了完全且稳定灭菌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32]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豆角灭菌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003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豆角灭菌装置中原料盒、网筒和收纳筒的结构图;
[0035]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豆角灭菌装置使用状态的截面图之一;
[0036]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豆角灭菌装置使用状态的截面图之二;
[0037]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豆角灭菌保鲜方法的流程框图;
[0038]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豆角灭菌保鲜方法中间歇调温对豆角呼吸强度的影响图;
[0039]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豆角灭菌保鲜方法中次氯酸对豆角呼吸强度的影响图。
[0040]图例说明:1、灭菌筒;2、密封盖;3、原料盒;41、网筒;42、收纳筒;43、弧形板;44、降温盒;45、气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4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豆角灭菌保鲜方法及灭菌装置,解决现有的产品保鲜时间短、损耗大的现状以及由于蔬菜之间相互重叠,导致蔬菜连接处无法与灭菌装置接触,因此蔬菜杀菌时,无法全面且稳定的进行杀菌处理,因此后续的保存时间的技术问题,在存放时,由于采用了间歇调温的方式对豆角进行存放,进而实现了减缓或防止冷害现象的发生,保证其营养品质及商品价值,延长贮藏期;
[0042]在杀菌时,由于采用了网筒和气垫之间的往复运动,带动豆角旋转与移动,进而实现了完全且稳定灭菌的目的。
[00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角灭菌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料处理:将挑选后的油豆角运至加工厂后进行缓慢降温:原料灭菌:对降温后的油豆角进行灭菌处理,并控制灭菌温度在8℃
‑
10℃,存放6
‑
8h;原料检测:检测杀菌后油豆角表面的活性菌总数以及植物纤维的完好性;原料存储:将检测合格后的油豆角放入调节库中码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角灭菌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处理前,将断裂、腐烂、虫蛀、褐变、霉变的不良品挑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角灭菌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处理过程中,缓慢降温以1
‑
2℃/h的冷却速度进行降温,待温度下降到7℃时停止。4.一种豆角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灭菌装置实施如权利要求1
‑
3任一所述豆角灭菌保鲜方法的装置,该灭菌装置包括:灭菌筒(1),其内壁安装有灭菌器;平铺组件,设置在灭菌筒(1)的内部;原料盒(3),设置于灭菌筒(1)的内部,并与平铺组件活动连接;其中,所述平铺组件包含与灭菌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巍,吴尚耕,
申请(专利权)人:吴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