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框成型模具及前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8150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0:58
一种前框成型模具用以形成显示装置的前框且包括公模仁、母模仁及凸起结构。公模仁包括公模仁主体及斜顶。公模仁主体具有高台部及低台部,其中高台部具有顶面、连接于顶面的外侧壁及贯穿顶面的开口,低台部围绕高台部且低于高台部的顶面,且高台部的外侧壁连接于低台部与高台部的顶面之间。斜顶可活动地设置于公模仁主体的开口中,且斜顶的侧壁与定义开口的公模仁主体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凸起结构设置于公模仁主体的高台部的外侧壁上。凸起结构在高台部的外侧壁的位置位于间隙在高台部的外侧壁的正投影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前框成型模具及前框,增加公模仁对前框的抓力,使前框于开模时,不易沾粘母模仁,从而提升前框的良率及品质。率及品质。率及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框成型模具及前框


[0001]本技术关于一种成型模具,且特别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的前框及其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显示装置的前框,其外观以镜面、发丝纹等互相搭配为主。前框大多以急冷急热射出成型工艺制造。于急冷急热射出成型工艺中,前框的外观侧经高温后方能成型,导致前框于脱模时易沾粘模具的母模仁(即,前侧模),从而使前框出现因拉模异常而导致的外观不良,影响前框良率。
[0003]“
技术介绍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公开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现有技术。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公开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技术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前框成型模具,能改善前框沾粘母模仁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前框,良率高。
[0006]本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0007]为达到上述的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前框成型模具用以形成显示装置的前框且包括公模仁、母模仁及凸起结构。公模仁包括公模仁主体及斜顶。公模仁主体具有高台部及低台部,其中高台部具有顶面、连接于顶面的外侧壁及贯穿顶面的开口,低台部围绕高台部且低于高台部的顶面,且高台部的外侧壁连接于低台部与高台部的顶面之间。斜顶可活动地设置于公模仁主体的开口中,且斜顶的侧壁与定义开口的公模仁主体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母模仁包括凹部,其中凹部具有底面及连接底面的内侧壁,公模仁及母模仁合模以形成模穴,模穴包括间隙,公模仁主体的高台部的顶面、斜顶的顶面及间隙位于母模仁的凹部的底面的对向,公模仁主体的高台部的外侧壁位于母模仁的凹部的内侧壁的对向,且公模仁主体的高台部的顶面、斜顶的顶面、斜顶的侧壁、公模仁主体的内侧壁、公模仁主体的高台部的外侧壁及母模仁的凹部的内侧壁和母模仁的凹部的底面包围模穴。凸起结构设置于公模仁主体的高台部的外侧壁上,其中凸起结构在高台部的外侧壁的位置位于间隙在高台部的外侧壁的正投影范围内。
[0008]为达上述的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前框包括主要部、卡合部、连接部、承载部及凹陷结构。主要部具有相对的外侧壁及内侧壁。卡合部设置于主要部的内侧壁旁。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主要部与卡合部连接,以使主要部与卡合部维持距离。卡合部位于连接部与承载部之间,且承载部从卡合部朝远离主要部的方向延伸。凹陷结构凹入主要部的内侧壁,其中凹陷结构在内侧壁的位置位于卡合部在内侧壁的正投影
范围内。
[0009]基于上述,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前框成型模具利用凸起结构可增加公模仁对前框的抓力。借此,于开模状态下,取出前框时,前框便不易沾粘母模仁,从而提升前框的良率及品质。
[0010]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前框成型模具的立体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前框成型模具的公模仁的立体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前框成型模具的母模仁的立体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前框成型模具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前框成型模具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前框成型模具的公模仁主体及凸起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0017]图7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前框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8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前框与胶框卡合的状态。
[0019]附图标记列表
[0020]10:前框成型模具
[0021]10a:模穴
[0022]10a

1:第一子模穴
[0023]10a

2:第二子模穴
[0024]10a

3:第三子模穴
[0025]10a

4:第四子模穴
[0026]20:胶框
[0027]22、520:卡合部
[0028]100:公模仁
[0029]110:公模仁主体
[0030]112:高台部
[0031]112a、120a:顶面
[0032]112b:外侧壁
[0033]112bs、510bs:咬花纹
[0034]112c:内侧壁
[0035]112o:开口
[0036]114:低台部
[0037]120:斜顶
[0038]120b:侧壁
[0039]120br:凸起区域
[0040]200:母模仁
[0041]210:凹部
[0042]212:底面
[0043]212a:第一子底面
[0044]212b:第二子底面
[0045]212c:第三子底面
[0046]214:内侧壁
[0047]300:推块
[0048]300a:表面
[0049]400:凸起结构
[0050]400a:弧状凸面
[0051]500:前框
[0052]510:主要部
[0053]510a:外侧壁
[0054]510b:内侧壁
[0055]522:卡勾
[0056]530:连接部
[0057]540:承载部
[0058]550:凹陷结构
[0059]550a:弧状凹面
[0060]D1、D2:距离
[0061]d1:第一方向
[0062]d2:第二方向
[0063]d3:方向
[0064]d4:轴向方向
[0065]g:间隙
[0066]W1:第一宽度
[0067]W2:第二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68]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
[006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前框成型模具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前框成型模具的公模仁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前框成型模具的母模仁的立体示意图。特别是,图1示出图2的公模仁100与图3的母模仁200的合模状态。
[0070]请参照图1、图2及图3,前框成型模具10用以形成前框500(可参考图4)。详细而言,前框成型模具10包括公模仁100及母模仁200,公模仁100与母模仁200可相互合模,进而利用射出成型工艺形成前框500。举例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框成型模具,用以形成显示装置的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成型模具包括公模仁、母模仁以及凸起结构,其中所述公模仁包括公模仁主体以及斜顶,所述公模仁主体具有高台部及低台部,其中所述高台部具有顶面、连接于所述顶面的外侧壁以及贯穿所述顶面的开口,所述低台部围绕所述高台部且低于所述高台部的所述顶面,所述高台部的所述外侧壁连接于所述低台部与所述高台部的顶面之间;以及所述斜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公模仁主体的开口中,且所述斜顶的侧壁与定义所述开口的所述公模仁主体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母模仁包括凹部,其中所述凹部具有底面及连接所述底面的内侧壁,所述公模仁及所述母模仁合模以形成模穴,所述模穴包括所述间隙,所述公模仁主体的所述高台部的所述顶面、所述斜顶的顶面及所述间隙位于所述母模仁的所述凹部的所述底面的对向,所述公模仁主体的所述高台部的所述外侧壁位于所述母模仁的所述凹部的所述内侧壁的对向,且所述公模仁主体的所述高台部的所述顶面、所述斜顶的所述顶面、所述斜顶的所述侧壁、所述公模仁主体的所述内侧壁、所述公模仁主体的所述高台部的所述外侧壁及所述母模仁的所述凹部的所述内侧壁和所述母模仁的所述凹部的所述底面包围所述模穴;以及所述凸起结构设置于所述公模仁主体的所述高台部的所述外侧壁上,其中所述凸起结构在所述高台部的所述外侧壁的位置位于所述间隙在所述高台部的所述外侧壁的正投影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框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仁主体的所述高台部的所述外侧壁在所述凸起结构外具有咬花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框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咬花纹呈不规则地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框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具有弧状凸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框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张高台季权升孟庆战
申请(专利权)人:扬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