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厂房基坑支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7931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厂房基坑支护,包括:第一放坡、第一单排搅拌桩、第一单排旋喷桩、第一预应力管桩、厂房基坑坑底结构、第二放坡、第二预应力管桩、第二单排搅拌桩和第二单排旋喷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搅拌桩和旋喷桩配合实现对厂房基坑两侧的土层加固,同时两个放坡的设置便于实现深度较深的基坑挖掘,结合预应力管桩、连接梁等结构的设置,适用于在土层包括填土层、淤泥质土层、中砂层、粉质黏土层、泥岩层的复杂土质结构中施工包括一层地下室的厂房的基坑施工,能够确保支护效果,弥补传统结构的不足。补传统结构的不足。补传统结构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厂房基坑支护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钢结构厂房基坑支护。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是指为进行建筑物(包括构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为了确保基坑的稳定性,一般会设置基坑支护进行结构加强。
[0003]目前在建造框剪结构厂房时设置的基坑支护大多是简单支护形式,在土层结构由上往下依次包括填土层、淤泥质土层、中砂层、粉质黏土层、泥岩层的复杂土质结构时,支护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在厂房还设置有一层地下室的工程施工中,传统支护形式更是无法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钢结构厂房基坑支护,能够解决包括一层地下室的钢结构厂房基坑支护不能满足支护需求的问题。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钢结构厂房基坑支护,包括:
[0006]第一放坡;
[0007]第一单排搅拌桩,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放坡的坡底位置,所述第一单排搅拌桩下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厂房基坑坑底的水平高度;
[0008]第一单排旋喷桩,与所述第一单排搅拌桩位于同一竖直面,且所述第一单排旋喷桩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单排搅拌桩的深度;
[0009]第一预应力管桩,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一单排搅拌桩靠近厂房基坑的一侧,所述第一预应力管桩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冠梁、上段位置设置有腰梁,所述第一预应力管桩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单排旋喷桩的下段位置;
[0010]厂房基坑坑底结构;
[0011]第二放坡,坡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放坡方向相反;
[0012]第二预应力管桩,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放坡的坡顶,所述第二预应力管桩顶部的水平高度与所述腰梁适配并设置有第二冠梁,所述腰梁与所述第二冠梁之间设置有连接梁;
[0013]第二单排搅拌桩,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二预应力管桩远离所述第二放坡的一侧,所述第二单排搅拌桩下端的水平高度与所述第一单排搅拌桩对应;
[0014]第二单排旋喷桩,与所述第二单排搅拌桩位于同一竖直面,且所述第二单排旋喷桩下端的水平高度与所述第一单排旋喷桩对应。
[001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6]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本技术,能够通过搅拌桩和旋喷桩配合实现对厂房基坑两侧的土层加固,同时两个放坡的设置便于实现深度较深的基坑挖掘,结合预应力管桩、连
接梁等结构的设置,适用于在土层包括填土层、淤泥质土层、中砂层、粉质黏土层、泥岩层的复杂土质结构中施工包括一层地下室的厂房的基坑施工,能够确保支护效果,弥补传统结构的不足。冠梁、腰梁形成的钢结构支撑也能够有效加强结构强度。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放坡的坡顶设置有第一找平层,所述第一放坡的坡底设置有第二找平层,所述第一找平层、所述第一放坡、所述第二找平层均设置有插筋。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找平层设置有栏杆,所述栏杆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找平层上的所述插筋连接。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钢结构厂房基坑支护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找平层远离所述第一放坡的一侧的第一排水沟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预应力管桩与所述厂房基坑坑底结构之间的第二排水沟。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放坡上设置有钢筋网,所述钢筋网延伸至所述第一找平层和所述第二找平层,所述第一找平层、所述第一放坡和所述第二找平层对应所述钢筋网喷射有混凝土层,所述插筋连接所述钢筋网。
[002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单排搅拌桩的下端穿过填土层、淤泥质土层并延伸至中砂层,所述第一单排旋喷桩的上端位于中砂层内并与所述第一单排搅拌桩于竖直方向部分重合,所述第一单排旋喷桩的下端穿过中砂层延伸于粉质黏土层内,所述第一预应力管桩的下端延伸于粉质黏土层内。
[002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冠梁与所述腰梁之间通过预埋钢筋连接。
[002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冠梁和所述腰梁均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主筋、围绕所述主筋的箍筋、设置于所述箍筋的围绕范围内并连接所述主筋的拉结筋,所述拉结筋沿水平和竖直方向交错分布有多组并相交形成有多个节点,所述预埋钢筋的两端设置有沿所述主筋长度方向延伸的引脚钢筋,所述引脚钢筋与所述节点之间绑扎固定。
[002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预应力管桩之间设置有挂网砼面层。
[002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6]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7]图1是钢结构厂房基坑支护与土层结构的一种相对深度示意图;
[0028]图2是钢结构厂房基坑支护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第一放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泄水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第一排水沟、第二排水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是第一冠梁和腰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3]图7是连接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
[0035]101

填土层;102

淤泥质土层;103

中砂层;
[0036]104

粉质黏土层;105

泥岩层;
[0037]200

第一排水沟;201

第一找平层;202

栏杆;
[0038]203

第一放坡;204

插筋;205

第二找平层;
[0039]206

第一冠梁;207

第一单排搅拌桩;208

第一预应力管桩;
[0040]209

第一单排旋喷桩;210

预埋钢筋;211

腰梁;
[0041]212

连接梁;213

挂网砼面层;214

第二排水沟;
[0042]215

第二放坡;216

第二冠梁;217

第二单排搅拌桩;
[0043]218

第二预应力管桩;219

第二单排旋喷桩;220

泄水管;
[0044]221

钢筋网;222

泄水孔;223

土工布;
[0045]22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厂房基坑支护,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放坡;第一单排搅拌桩,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放坡的坡底位置,所述第一单排搅拌桩下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厂房基坑坑底的水平高度;第一单排旋喷桩,与所述第一单排搅拌桩位于同一竖直面,且所述第一单排旋喷桩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单排搅拌桩的深度;第一预应力管桩,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一单排搅拌桩靠近厂房基坑的一侧,所述第一预应力管桩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冠梁、上段位置设置有腰梁,所述第一预应力管桩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单排旋喷桩的下段位置;厂房基坑坑底结构;第二放坡,坡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放坡方向相反;第二预应力管桩,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放坡的坡顶,所述第二预应力管桩顶部的水平高度与所述腰梁适配并设置有第二冠梁,所述腰梁与所述第二冠梁之间设置有连接梁;第二单排搅拌桩,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二预应力管桩远离所述第二放坡的一侧,所述第二单排搅拌桩下端的水平高度与所述第一单排搅拌桩对应;第二单排旋喷桩,与所述第二单排搅拌桩位于同一竖直面,且所述第二单排旋喷桩下端的水平高度与所述第一单排旋喷桩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厂房基坑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坡的坡顶设置有第一找平层,所述第一放坡的坡底设置有第二找平层,所述第一找平层、所述第一放坡、所述第二找平层均设置有插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厂房基坑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找平层设置有栏杆,所述栏杆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找平层上的所述插筋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重新贾育源黄俊威钟春华苏东有张凯添蔡宏辉陈芝豪冯雅俊周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建邦兴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