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行天桥下深基坑同步施工的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78142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行天桥下深基坑同步施工的支护结构,包括多个人行天桥原有承台,人行天桥原有承台内部具有原有桥桩,所述人行天桥原有承台上方设置人行天桥上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深基坑,在靠近深基坑的人行天桥原有承台周围设置承台保护结构,并在人行天桥原有承台的两侧设置承台扩大结构,所述深基坑的两侧边设置第二基坑围护桩,第二基坑围护桩之间设置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提高了多基坑同步施工时人行天桥安全性能,而且还缩短了建设周期,保证了施工便捷性和经济性。便捷性和经济性。便捷性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行天桥下深基坑同步施工的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人行天桥下深基坑同步施工的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背景下,大规模开展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城市服务能力成为了主流趋势。目前,市政基础设施大多采用明挖法施工,需要沿着现状地面道路的走向开挖深大基坑,不可避免地对道路周边的建构筑物造成了一定影响。伴随着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持续加大,逐渐出现了城市隧道、地下匝道、综合管廊等多工程同时施工的情况,开挖卸荷对邻近建构筑物的影响问题由单一基坑向多个基坑转变,力学机理更为复杂,控制难度更加困难。
[0003]多个深基坑同时穿越人行天桥施工是市政基础设施统筹建设下的一种新兴现象。多个深基坑开挖对人行天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多根桩基的侧摩阻力损失,和不同程度的桩基附加侧向位移和弯矩累积。当人行天桥的局部桩基承载力不足时,易引发上部结构的不均匀沉降甚至垮塌,而当局部桩基附加侧向位移和弯矩超过极限承载力时,会造成人行天桥的整体失稳破坏。因此,除非拆除旧桥,多基坑穿越人行天桥时必须采取一定的保护加固措施,比如地基注浆、桩基托换、临时支护、加强监测等。总体而言,目前多数基坑穿越人行天桥的施工方法均是针对单个深基坑而言,对于多个深基坑同时穿越人行天桥施工的复杂情况,尚缺乏安全可靠且经济适用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行天桥下深基坑同步施工的支护结构。本技术不但提高了多基坑同步施工时人行天桥安全性能,而且还缩短了建设周期,保证了施工便捷性和经济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人行天桥下深基坑同步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人行天桥原有承台,人行天桥原有承台内部具有原有桥桩,所述人行天桥原有承台上方设置人行天桥上部结构,在靠近深基坑的人行天桥原有承台周围设置承台保护结构,并在人行天桥原有承台的两侧设置承台扩大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承台保护结构内侧地表以下的土体设置注浆加固止水体。
[0008]进一步的:所述承台保护结构的保护范围呈矩形设置,承台保护结构包括设置在人行天桥原有承台周围的第一基坑围护桩,所述深基坑的两侧边设置第二基坑围护桩,第二基坑围护桩之间设置支撑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承台保护结构平行于深基坑走向的两排第一基坑围护桩布置在人行天桥原有承台的外侧,且与人行天桥原有承台的距离为0.5~4.0倍第一基坑围护桩直径。
[0010]进一步的:所述承台保护结构垂直于深基坑走向的两排第一基坑围护桩布置在人行天桥上部结构投影范围的外侧,且与人行天桥上部结构投影范围的距离为1.5~2.5倍第一基坑围护桩直径。
[0011]进一步的:所述承台扩大结构包括设置在承台保护结构内侧的两根与原有桥桩呈十字型对称布置的新建桥桩,所述人行天桥原有承台的两侧壁连接有承台植筋,并通过承台植筋向人行天桥原有承台的外部连接新建承台的承台主筋,所述新建承台的承台主筋、人行天桥原有承台以及新建桥桩浇筑混凝土连接为一个整体,构成新建承台。
[0012]进一步的:所述人行天桥原有承台的侧面开凿多排间隔布置的榫槽,所述榫槽及相邻两个榫槽的中心处打设所述承台植筋。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基坑围护桩的侧边设置基坑止水桩,所述第二基坑围护桩和基坑止水桩避开承台保护结构设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多根钢支撑,钢支撑沿深基坑深度方向和深基坑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钢支撑的两端通过钢围檩连接深基坑两侧的第一基坑围护桩或第二基坑围护桩。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基坑围护桩上连接钢围檩的上方和下方均分别设置一对导梁,所述导梁在深基坑的长度方向上连接多根第二基坑围护桩,一对导梁对称设置在第二基坑围护桩的两侧,一对导梁在第二基坑围护桩的位置穿设对拉螺杆,并通过对拉螺帽进行连接。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大幅提升了多基坑开挖过程中的人行天桥的竖向承载能力和侧向抗变形能力,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大范围基坑卸荷带来的不良影响,减小了施工引起的人行天桥桥墩间的差异沉降,保证基坑施工时人行天桥能够正常运营;
[0018]2、施工周期短,保证了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人行天桥下的多个深基坑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
[0019]3、多个深基坑施工均可采用常规的支护模式,且相互干扰小,提高了施工便捷性,同时利于施工资源的调配,提高施工机械的使用率,经济效益良好。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3是原有承台与扩大承台、新建桥桩与对拉钢筋之间连接关系的局部放大图。
[0023]附图标记:1.一号基坑、2.二号基坑、3.三号基坑、4.人行天桥上部结构、5.人行天桥桥墩、6.人行天桥原有承台、7.原有桥桩、8.承台扩大结构、9.新建桥桩、10.第一基坑围护桩、11.基坑止水桩、12.注浆加固止水体、13.冠梁、14.混凝土支撑柱、15.钢支撑、16.钢围檩、17.临时钢管柱、18.榫槽、19.承台植筋、20.新建承台的承台主筋、21.对拉螺杆、22. 对拉螺帽、23.导梁、24.第二基坑围护桩。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
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26]如图1至3所示,一种人行天桥下深基坑同步施工的支护结构,包括多个人行天桥原有承台6,人行天桥原有承台6内部具有原有桥桩7,所述人行天桥原有承台6上方设置人行天桥上部结构4,所述深基坑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深基坑(本实施例中列举布置有三个深基坑,分别为一号基坑1、二号基坑2以及三号基坑3),不同深基坑的开挖深度差异不大于30cm,在靠近深基坑的人行天桥原有承台6周围设置承台保护结构,并在人行天桥原有承台6的两侧设置承台扩大结构8,所述深基坑的两侧边设置第二基坑围护桩24,第二基坑围护桩24之间设置支撑结构。
[0027]所述承台保护结构内侧地表以下的土体设置注浆加固止水体12。对承台保护结构内侧的地表以下土体进行袖阀管注浆,提高人行天桥原有承台6和原有桥桩7周围土体的强度和抗渗性,注浆深度为强风化岩层面下方1m,注浆结束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行天桥下深基坑同步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人行天桥原有承台(6),人行天桥原有承台(6)内部具有原有桥桩(7),所述人行天桥原有承台(6)上方设置人行天桥上部结构(4),在靠近深基坑的人行天桥原有承台(6)周围设置承台保护结构,并在人行天桥原有承台(6)的两侧设置承台扩大结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行天桥下深基坑同步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保护结构内侧地表以下的土体设置注浆加固止水体(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行天桥下深基坑同步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保护结构的保护范围呈矩形设置,承台保护结构包括设置在人行天桥原有承台(6)周围的第一基坑围护桩(10),所述深基坑的两侧边设置第二基坑围护桩(24),第二基坑围护桩(24)之间设置支撑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行天桥下深基坑同步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保护结构平行于深基坑走向的两排第一基坑围护桩(10)布置在人行天桥原有承台(6)的外侧,且与人行天桥原有承台(6)的距离为0.5~4.0倍第一基坑围护桩(10)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行天桥下深基坑同步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保护结构垂直于深基坑走向的两排第一基坑围护桩(10)布置在人行天桥上部结构(4)投影范围的外侧,且与人行天桥上部结构(4)投影范围的距离为1.5~2.5倍第一基坑围护桩(10)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行天桥下深基坑同步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扩大结构(8)包括设置在承台保护结构内侧的两根与原有桥桩(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威潘乘浪薛飞甘鹏路闫自海何斌杰沈碧辉熊松温唯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