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PRC支护结构及支护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688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PRC支护结构,包括PRC桩体,还包括预制冠梁,预制冠梁由多个混凝土预制块装配连接而成,混凝土预制块内沿高度方向开设有预留桩孔,预留桩孔内圈埋设有预埋钢板,预埋钢板内圈设有梁内螺纹,预制螺栓包括螺栓头端和固定于螺栓头端底端的螺栓杆体,PRC桩体顶端开设有桩体内孔,从而PRC桩体顶部沿装配好的预制冠梁上的预留桩孔通入,PRC桩体底部打入场地土层支撑,再将预制螺栓沿预留桩孔拧入,螺栓杆体伸入桩体内孔内,完成PRC桩体和预制冠梁的稳定连接,回收时再将预制螺栓拧出,将预制冠梁起吊拆解,实现PRC桩体、预制冠梁、预制螺栓的重复循环回收使用。用。用。

A reusable prefabricated PRC support structure and support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PRC支护结构及支护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
,尤其涉及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PRC支护结构及支护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地下空间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周围环境的日益复杂,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坑不断向“深、大、近”方向发展。为了保证复杂环境下基坑工程顺利施工、主体地下结构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践行绿色环保施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理念,对基坑侧壁、周边土体、周围环境的支挡、加固及保护措施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为此,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重视,新的技术、方法、工艺也随之不断涌现。
[0003]目前深基坑支护的主要类型有:复合土钉墙、排桩支护(桩锚、桩撑、双排桩)、地下连续墙、人工冻结法、重力式挡墙、联合支护。
[0004]对于场地条件不受限制,周边环境简单的基坑工程,多选用土钉墙、放坡、重力式挡墙的支护形式,而对于地形条件有限,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工程则选型偏于排桩等支挡式结构。地下连续墙多适用于深度较大的市政轨道交通领域,因造价昂贵,选用的领域有限,在民用建筑领域不适用。在民用建筑领域,排桩式支挡结构体系因基坑变形小,安全稳定性好等特点应用较为广泛与成熟,排桩支护主要应用于一、二级基坑支护工程中。现有排桩支护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混凝土结构式支护;另一类为钢结构式支护。
[0005]对于混凝土结构式支护,主要为灌注桩与PRC桩支护;对于钢结构式主要有SMW工法桩、钢板桩以及组合式结构。混凝土结构式支护的优点为:施工质量有保证、不受工期限制,缺点为不可回收,造价相对较高,对于短期临时工程性价比较差,特别是对于PRC桩,虽然解决了施工便捷的问题,但因不可回收,也存在经济性问题;钢结构式支护优点为施工快捷,拆装方便,可收回利用,缺点为受工期限制较大,施工工期管理存在较大的风险,特别是对于地层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土层存在较硬层时会存在着打插困难,对设备要求较高,混凝土桩则对于土层适用性较好。
[0006]对此,目前亦提出装配式钢结构支撑(例如鱼腹梁支撑系统),该系统在大跨度大空间的基坑中有着较好适用性,但该种体系依然存在着安装技术要求较高,长期租赁费用昂贵等常见问题,依然给其广泛应用产生了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PRC支护结构及支护工艺,以致力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全部问题或者之一。
[0008]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PRC支护结构,包括PRC桩体,还包括:
[0009]预制冠梁,预制冠梁由多个混凝土预制块装配连接而成,混凝土预制块内沿高度方向开设有预留桩孔,预留桩孔内圈埋设有预埋钢板,预埋钢板内圈设有梁内螺纹;
[0010]预制螺栓,预制螺栓包括螺栓头端和固定于螺栓头端底端的螺栓杆体,螺栓头端外周侧设有与梁内螺纹相匹配的头螺纹,PRC桩体顶端开设有桩体内孔,桩体内孔的内圈设有桩内螺纹,螺栓杆体外周侧设有与桩内螺纹相匹配的杆螺纹。
[0011]优选地,还包括连接螺栓,混凝土预制块侧向贯通设有第一预留连接孔,螺栓头端侧向开设有第二预留连接孔,连接螺栓依次插设入第一预留连接孔、第二预留连接孔内卡接。
[0012]优选地,混凝土预制块两端分别设有凹接部和凸接部,以通过凸接部贴合伸入相邻混凝土预制块的凹接部内卡接装配。
[0013]优选地,凹接部两侧贯通设有第一预留装配孔,凸接部侧向贯通设有第二预留装配孔,依次沿第一预留装配孔、第二预留装配孔贯穿插设有固定杆件。
[0014]优选地,第一预留装配孔、第二预留装配孔由上至下布设有至少两个。
[0015]优选地,螺栓头端顶部设有十字凹槽。
[0016]优选地,预埋钢板设计呈与预留桩孔内圈相适应的环形形状。
[0017]优选地,预制冠梁侧端布设有若干个预留锚孔。
[0018]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PRC支护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9]a:冠梁预制,进行多尺寸型号的混凝土预制块模数化预制;
[0020]b:将预制好的混凝土预制块运送至场地,在场地内放样安放至设计标高,进行轴线定位,完成冠梁的装配安装;
[0021]c:将可回收的PRC桩体通过冠梁顶部的预留桩孔,打入场地土层;
[0022]d:PRC桩打设完毕后,利用预制螺栓分别拧入预留桩孔、桩体内孔内装配卡接,将桩与冠梁形成整体,然后进行锚杆的施工,最后形成一整套的支护系统;
[0023]e:基坑施工完毕后,先进行锚杆的拆除,再进行预制螺栓的拧出回收,冠梁的起吊回收,最后将PRC桩体拔出回收,检测合格后进行下一工程的应用,继而形成一整套可回收的PRC桩支护系统。
[0024]优选地,冠梁中非模数长度区段可采用钢构件或者现浇构件。
[0025]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PRC支护结构,主要有三部分组成:1、可回收使用的PRC桩体;2、开设有预留桩孔的混凝土预制冠梁;3、预制螺栓装置,具有施工便捷、可循环回收利用,且使用过程不受工期限制、造价低,绿色环保经济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冠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冠梁转角位置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冠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预制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预制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螺栓的俯视图;
[0035]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桩体内孔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中:1、PRC桩体;2、预制冠梁;21、混凝土预制块;211、凹接部;212、凸接部;3、预留桩孔;31、梁内螺纹;4、预埋钢板;5、预制螺栓;51、螺栓头端;511、头螺纹;52、螺栓杆体;521、杆螺纹;6、桩体内孔;61、桩内螺纹;7、连接螺栓;8、第一预留连接孔;9、第二预留连接孔;10、第一预留装配孔;11、第二预留装配孔;12、十字凹槽;13、预留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8]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PRC支护结构,包括PRC桩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制冠梁,所述预制冠梁由多个混凝土预制块装配连接而成,所述混凝土预制块内沿高度方向开设有预留桩孔,所述预留桩孔内圈埋设有预埋钢板,所述预埋钢板内圈设有梁内螺纹;预制螺栓,所述预制螺栓包括螺栓头端和固定于所述螺栓头端底端的螺栓杆体,所述螺栓头端外周侧设有与所述梁内螺纹相匹配的头螺纹,所述PRC桩体顶端开设有桩体内孔,所述桩体内孔的内圈设有桩内螺纹,所述螺栓杆体外周侧设有与所述桩内螺纹相匹配的杆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PRC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混凝土预制块侧向贯通设有第一预留连接孔,所述螺栓头端侧向开设有第二预留连接孔,所述连接螺栓依次插设入所述第一预留连接孔、所述第二预留连接孔内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PRC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预制块两端分别设有凹接部和凸接部,以通过所述凸接部贴合伸入相邻所述混凝土预制块的所述凹接部内卡接装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PRC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接部两侧贯通设有第一预留装配孔,所述凸接部侧向贯通设有第二预留装配孔,依次沿所述第一预留装配孔、所述第二预留装配孔贯穿插设有固定杆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PRC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留装配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正格汪磊夏京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时代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