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热压单腔排模,包括位于顶层的顶模组件,位于底层的底模组件,位于中间层的一组或多组中模组件,加热机构;顶模组件由顶模座和其下方固定的上模组构成,底模组件由底模座和其上方固定的下模组构成,每一组中模组件均由中模座和其上方固定的下模组及其下方固定的上模组构成;每一组上模组与其相邻的下方的下模组相配合构成一层热压单腔排模;下模组有并排的多个模腔,每个模腔的前端开口没有端壁,上模组有与下方相邻的下模组对应的并排的多个模头,模头的前端固定有用于封挡模腔前端开口的封口板。该结构的多层热压单腔排模,大大降低所需的空间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多层热压单腔排模的液压机。的液压机。的液压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热压单腔排模及液压机
[0001]本技术属于热压模具和液压机
,具体涉及一种多层热压单腔排模及其液压机。
技术介绍
[0002]在热压成型
,以汽车鼓式刹车片的热压成型为例,其热压成型模具先后出现和应用的有单腔桶模、多腔桶模、四层八条式排模、四层24片式单腔排模等。其中以四层24片为代表的多层式单腔排模,如申请人的201920799934.4号名称为“一种下顶出式单腔排模群”的技术专利,分别克服了单腔桶模加热不均匀、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多腔桶模是加热不均匀、产品质量不稳定,以及四层八条式排模需要增加预成型(冷压)工序和热压成型后割片工序等缺点。
[0003]但这种多层排模也有自身的缺陷:热压模具由上部模头(又称阳模、公模、凸模等)和下部模腔(又称阴模、母模、凹模等)组成,在压制前的投料和压制完成后的取出工件时,模头和模腔处于上下分离的分模状态,两者之间的距离要留足完成投料和取件空间,再加上模头和模腔自身的高度,开模状态下模具要占用较大的上下空间。再由于多层压模是多层同时作业,在开模状态下各层排模所用的上下空间要累加计算。这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受限于液压机的最大开口高度和有效行程,使得多种常规液压机无法满足需要;二是过高的空间,不方便工人操作。以最常见的传统四柱式500T液压机为例,其最小开口高度为600mm,液压缸行程为900mm,最大开口高度为1500mm。该行程和高度满足不了四层刹车片单腔排模的工作需要,需要配置有更大行程价格也更高的液压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多层热压单腔排模及液压机,可以充分利用液压机的工作空间,节省液压机成本,也方便工人操作。
[0005]本技术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6]一、多层热压单腔排模
[0007]本技术的多层热压单腔排模,包括位于顶层的顶模组件,位于底层的底模组件,位于中间层的一组或多组中模组件。顶模组件由顶模座和其下方固定的上模组构成,底模组件由底模座和其上方固定的下模组构成,每一组中模组件均由中模座和其上方固定的下模组及其下方固定的上模组构成。
[0008]每一组上模组与其相邻的下方的下模组相配合构成一层单腔排模,即顶模组件的上模组与其下方相邻的中模组件的下模组配合,相邻中模组件中上方中模组件的上模组与下方中模组件的下模组配合,底模组件的下模组与其上方中模组件的上模组配合。因此,每组中模组件的下模组和上模组,分属于其上层一组排模和下层一组排模。
[0009]四根导向杆,其上端与顶模座的四个角固定,向下穿过各中模座和底模座的四个角的导向孔,以使各层排模保持对准,并且运动平稳。该结构取代了通常的模架,结构简单,
也减小了模具的厚度。
[0010]本实专利技术中的加热机构,采用现有技术的热压加热机构,如电加热、热油加热等,在此不予赘述。
[0011]热压工艺在压制过程中通常会产生热气,需一次或多次稍打开闭合的模具及时排除热气。本技术中,除最下排模外,每层排模的上模组和下模组之间,设置有位于两侧的放气动作组件,用于可控制行程地稍打开闭合的模具及时排除热气。
[0012]下模组有并排的多个模腔,每个模腔的前端开口没有端壁。上模组有与下方相邻的下模组对应的并排的多个模头,模头的前端固定有用于封挡模腔前端开口的封口板。
[0013]作为优选方案,下模组有背向排列的两排模腔,每排有并排的三个模腔,每个模腔51的前端开口没有端壁。上模组有与下模组对应的背向排列的两排模头,每排有并排的三个模头,模头的前端固定有用于封挡模腔前端开口的封口板。
[0014]作为优选方案,中模座和底模座的上端面分布固定有封口板限位块。合模后,通过封口板限位块对封口板进行限位,克服受压工料对封口板侧推力,确保封口板能够稳定盖封模腔开口,避免工料从模腔内泄漏。
[0015]现有的热压模具的模腔只有上方开口,四周围合,模头伸入模腔后形成封闭空间,由上向下施压。这种结构投料和出件都须经由模腔的上开口,需要较高的开模高度。本技术的模腔增加了前端开口,该开口由固定于模头前端的封口板进行合模时的闭合。这样投料和出件可由前端开口进行,大大降低了开模高度。
[0016]作为优选方案,中模座和顶模座内部均通过纵向封口板螺钉与封口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封口板通过横向模头螺钉与模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模头远离封口板的内端壁嵌装有固定压条,固定压条通过压条螺钉与顶模座、中模座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0017]模头下表面和模腔内表面均为模具压铸工件成型面,不允许有瑕疵。因此,本实施例中,同一中模组件上部的模腔与下部的模头之间通过固定压条、封口板组装在一起,而模头与模腔之间没有通过螺钉固定,避免了破坏模具成型面,有效地保证了加工精度。在后续维护保养过程中,又能方便拆卸,后续保养维护方便。
[0018]在热压成型工艺中,为取出成型的工件,通常在模腔底部设置顶出装置,将成型的工件顶起。现有技术中,由于工件是从模腔上部开口取出,顶出机构需要有较大的行程,足以将工件顶出到高出模腔开口。这样模腔底部需要有较大的高度空间来容纳顶出机构,从而增加了模具的厚度。另一方面,现有技术的顶出装置通常机械传动方式控制顶出杆的顶出和回缩动作,结构复杂工作可靠性差。
[0019]本技术的顶出装置方案为下模组中对应每个模腔的底部设置气动顶出装置,其构成为:对应每个模腔的活塞杆,活塞杆由上部顶杆和下部活塞构成,置于气缸中;上部顶杆可通过模腔底面的开孔伸入模腔,顶杆缩回时,其顶面与模腔底面齐平;气缸与活塞之间围成上部的回缩气腔和下部的顶出气腔,中模座和底模座内部还开设有顶出气道和回缩气道,顶出气道分别与各个顶出气腔连通,回缩气道分别与各个回缩气腔连通。
[0020]作为优选方案,直接在中模座和底模座的下端面开设气缸,模头封盖其上部气缸的底部,以中模座和底模座作为气缸缸体,无需另购顶出气缸,减少成本。
[0021]工件成型开模后,顶出气道通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进入各个顶出气腔,驱动顶出活塞杆上升,使得顶杆伸入模腔内,即可顶起成型后的工件,下料操作方便。取出工件后,回
缩气道通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进入各个回缩气腔,驱动顶出活塞杆回缩。
[0022]由于本技术是从模腔的前端开口取出工件,故只要工件顶起较小的高度,即可使操作工人抓取或用夹具夹持取出工件。这样,活塞杆可以设置得较短,从而减少模具的厚度。
[0023]作为优选方案,气缸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偏前端而同时又尽量靠近中间。在本技术中,无需将整个工件顶起,仅需将靠近模腔51开口一端顶起即可。通过合理安排气缸的位置,进一步缩短活塞杆的长度以进一步减少模具的厚度。将气缸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偏前端是为了使工件前端翘起,靠近中间是利用杠杆原理,同样的活塞杆伸出量可使工件前端翘起更高。这样可以进一步缩短活塞杆的长度以进一步减少模具的厚度。
[0024]总结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热压单腔排模,包括位于顶层的顶模组件(201),位于底层的底模组件(202),位于中间层的一组或多组中模组件(203),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顶模组件(201)由顶模座(1)和其下方固定的上模组(4)构成,底模组件(202)由底模座(2)和其上方固定的下模组(5)构成,每一组中模组件(203)均由中模座(3)和其上方固定的下模组(5)及其下方固定的上模组(4)构成;每一组上模组(4)与其相邻的下方的下模组(5)相配合构成一层热压单腔排模;下模组有并排的多个模腔(51),每个模腔(51)的前端开口没有端壁,上模组(4)有与下方相邻的下模组(5)对应的并排的多个模头(41),模头(41)的前端固定有用于封挡模腔(51)前端开口的封口板(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热压单腔排模,其特征在于:有四根导向杆(7),其上端与顶模座(1)的四个角固定,向下穿过各中模座(3)和底模座(2)的四个角的导向孔(7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层热压单腔排模,其特征在于:除最下层热压单腔排模外,每层热压单腔排模的上模组(4)和下模组(5)之间,设置有位于两侧的放气动作组件(6)。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层热压单腔排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模组件(203)有三组,所述的下模组(5)有背向排列的两排模腔(51),每排有并排的三个模腔(51),上模组(4)有与下模组(5)对应的背向排列的两排模头(41),每排有并排的三个模头(4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层热压单腔排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模座(3)和底模座(2)的上端面分布固定有封口板限位块(53)。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层热压单腔排模,其特征在于:中模座(3)和顶模座(1)内部均通过纵向封口板螺钉(44)与封口板(42)的顶部固定连接,封口板(42)通过横向模头螺钉(45)与模头(4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模头(41)远离封口板(42)的内端壁嵌装有固定压条(43),固定压条(43)通过压条螺钉与顶模座(1)或中模座(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层热压单腔排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奇春,夏炳培,黄显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飞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