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向车辆与无人机伴飞协同的虚拟原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向车辆与无人机伴飞协同的虚拟原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无人化时代的到来,如果能够将无人化地面平台与空中平台综合起来协同作业,则可将两者的优势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依赖单一的无人化地面平台或者空中无人化平台都具有各自的弊端,直接构建空地协同物理系统开展关键技术研究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还存在巨大的风险。
[0003]如果构建能完全反映实际物理系统动力学行为的虚拟样机模型,在虚拟样机上研究各部分的机械结构、机巢和无人机动力学参数对协同性能的影响,或者研究各部分控制算法和协同控制算法对最终性能的影响,则可以在做物理系统之前就优化出各部分动力学参数和控制算法,大大节约空地协同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还可以节约风险。因此,构建面向车辆与无人机伴飞协同的虚拟原型系统对于空地协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综合车辆、机巢、无人机和三维数字地图的三维实体建模、动力学分析以及系统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面向车辆与无人机伴飞协同的虚拟原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A、建立Simulink仿真环境;B、根据车辆的结构特征,建立一个可以导入Simulink仿真环境的车辆三维结构模型,并将车辆三维结构模型导入Simulink仿真环境中;C、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中设置车辆动力系统标定参数模型、车辆动力学参数和轮胎附着系数,构建车辆虚拟样机动力学可视化模型;D、将附着在车辆上的机巢三维结构模型导入Simulink仿真环境中,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中设置机巢动力学参数和驱动电机模型,构建机巢虚拟样机动力学可视化模型;E、根据无人机的结构特征,建立一个可以导入Simulink仿真环境的无人机三维结构模型,并将无人机三维结构模型导入Simulink仿真环境中;F、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中设置无人机机架动力学参数、无人机电机模型和无人机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鹏程,周珣,魏述燕,刘昶,张丽霞,靳莹,朱俊臻,陈伟,刘相波,李华莹,曹娇娇,胡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