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基板的BGA工艺器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7476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基板的BGA工艺器件制作方法,透过玻璃基板可以看到工艺器件的BGA焊球,不需要高端设备即可人工观测到BGA器件底部,可作为用于研究BGA回流焊接过程的工艺器件,也可作为研究BGA底部填充绝缘胶的工艺器件,既能节省试验成本,又能完整的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便于工艺试验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印制板电子装联表面贴装回流焊接效果判断,分析回流焊接温度曲线的合理性,及时调整并修正印制板回流焊接曲线,节省了高端X光机的设备检测费用,既能节省试验成本,又能完整的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便于工艺试验分析,极大地的降低了高端的专用设备的检测费用,工艺试验成本也得到降低。得到降低。得到降低。

A BGA process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glass subst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基板的BGA工艺器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领域,涉及一种玻璃基板的BGA工艺器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迅速发展,BGA(球栅阵列)封装器件应用越来越广泛。BGA封装是以底部的阵列焊球作为信号的传输端,焊球与印制板的焊接质量显著影响电路的性能。为了BGA器件的可靠性与抗震性,会选择在其底部填充导热绝缘胶。与电路设计工程师相比,SMT(表面贴装)工艺工程师更关注BGA器件的回流焊接过程,及导热绝缘胶的填充效果,从成本方面考虑,工艺工程师会选择BGA工艺器件进行SMT工艺试验。BGA工艺器件与常规BGA器件相比,封装结构、外观、材质一致,只是不具备具体的电学性能。采用常规的工艺器件进行工艺试验后,需要对工艺器件进行检测分析,例如通过X光检测BGA焊接质量,通过CT检测BGA器件底部填充胶质量。检测需要使用高端的专用设备,导致工艺试验成本高。检测的只能是最终结果,没有办法实时观察到BGA的焊接过程及BGA底部绝缘胶的填充过程,因此需要一种工艺器件能够实时观测到BGA器件底部导热绝缘胶的填充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璃基板的BGA工艺器件制作方法。透过玻璃基板可以看到工艺器件的BGA焊球,不需要高端设备即可人工观测到BGA器件底部,可作为用于研究BGA回流焊接过程的工艺器件,也可作为研究BGA底部填充绝缘胶的工艺器件,既能节省试验成本,又能完整的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便于工艺试验分析。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1:准备所需的玻璃基板,玻璃基板为耐高温、高透光玻璃,耐高温是耐温大于300℃,高透光指透光率大于90%,依次采用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清洗玻璃基板,清洗方法为超声清洗,依次清洗完毕后,一次烘干;
[0006]步骤2:用物理气相沉积的方式在玻璃基板的一个表面生成一层金属铜;
[0007]步骤3:用电镀方式将步骤2中物理气相沉积的金属铜加厚至18~25μm;
[0008]步骤4:在金属铜上涂覆一层光敏固化材料,依次通过图形转移胶片、紫外曝光、显影,使感光材料固化部位覆盖住金属铜;再化学蚀刻露出未感光的金属铜,最后退膜,去除覆盖图形金属铜上的光敏固化材料,露出玻璃基板上的金属铜;
[0009]步骤5:在金属铜上用电镀的方式先镀镍层,再镀金层;
[0010]步骤6:在金层表面植放BGA器件专用焊锡球,将玻璃基板回流加热至高于焊锡料球熔化温度30~40℃后,再冷却至室温;
[0011]步骤7:在所述玻璃基板上丝印文字、商标和零件标号;
[0012]步骤8:用铣刀或切割刀轮或激光沿外形尺寸方向切割玻璃基板为单独BGA工艺器件,切割方向为BGA工艺器件的四周外形尺寸边缘,对所述BGA工艺器件边缘打磨、抛光,去掉多余的尖角、棱边,即可完成玻璃基BGA工艺器件的制作。
[0013]所述步骤2中,金属铜的厚度为0.3~1μm,物理气相沉积采用靶材为纯度大于99.9%的铜,物理气相沉积采用的气体为纯度大于99.99%的氩气Ar。
[0014]所述步骤4中,光敏固化材料为感光胶或感光油墨。
[0015]所述步骤5中,镍层厚度为3~5μm,金层厚度为0.05~0.1μm。
[0016]所述步骤6中,焊锡球合金为Sn63Pb37,熔点为183℃。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玻璃基BGA工艺器件的专利技术制作,可作为用于研究BGA回流焊接过程的工艺器件,用于印制板电子装联表面贴装回流焊接效果判断,通过观察玻璃基BGA焊球的塌落高度、形状、位置形态等,分析回流焊接温度曲线的合理性,及时调整并修正印制板回流焊接曲线,节省了高端X光机的设备检测费用。同时也可作为研究BGA底部填充导热绝缘胶的工艺器件,通过导热绝缘胶填充过程的观察,判断填充效果及完整性,既能节省试验成本,又能完整的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便于工艺试验分析。杜绝了需要通过X光检测BGA焊接质量,通过CT检测BGA器件底部填充胶效果,极大地的降低了高端的专用设备的检测费用,工艺试验成本也得到降低。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玻璃基板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物理气相沉积金属铜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镀加厚金属铜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金属铜涂覆感光材料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形感光固化示意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形显影示意图。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形蚀刻示意图。
[0025]图8是本专利技术褪感光材料示意图。
[0026]图9是本专利技术电镀镍、金层示意图。
[0027]图10是本专利技术BGA植球焊接示意图。
[0028]图11是本专利技术印标识示意图。
[0029]图12是本专利技术玻璃基板裁边示意图。
[0030]图13是本专利技术玻璃基板BGA器件成品示意图。
[0031]其中,1—玻璃,2—铜,3—感光膜,4—镍层,5—金层,6—BGA焊球,7—标识,8—BGA切割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基板的BGA工艺器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步骤1:如图1所示,准备耐温大于300℃的高透光玻璃作为工艺器件的玻璃基板1,用超声清洗的方式清洗所述玻璃基板1,用丙酮清洗10~15min,无水乙醇清洗10~15min,去离子水清洗5~10min,清洗完成后在烘箱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00~120℃,烘干时间1~3h。
[0035]步骤2:如图2所示,用物理气相沉积的方式在玻璃基板1表面生成一层金属铜2,所
述金属铜2厚度0.3~1μm,所述物理气相沉积用靶材为铜(99.9%),物理气象沉积气体为氩气(Ar),功率为200~500w。
[0036]步骤3:如图3所示,用电镀的方式加厚所述金属铜2,加厚所述金属铜2厚度为18~25μm,电镀阳极为铜板(99.9%),电镀溶液为酸性硫酸盐电镀铜镀液,所属电镀溶液成份为CuSO4、H2SO4。
[0037]步骤4:如图4

图8所示,在所述金属铜上涂覆感光材料3(图4),所述感光材料为一种紫外线照射感光固化材料;通过图形底片在紫外光源作用下使感光材料发生固化反应,感光固化部分覆盖住金属铜2(图5);图形显影时,对未发生固化部分用Na2CO3溶液褪除,露出玻璃基板1上未被感光膜3覆盖的金属铜2(图6);用酸性CuCl2溶液浸泡玻璃基板1,蚀刻掉露出的金属铜2(图7);用碱性NaOH溶液祛除掉固化的感光膜3,露出玻璃基板1上的金属铜2(图8)。
[0038]步骤5:如图9所示,在所述金属铜2上先电镀镍层4,再在镍层4上电镀金层5,所述镍层4厚度为3~5μm,所述金层5厚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基板的BGA工艺器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准备所需的玻璃基板,玻璃基板为耐高温、高透光玻璃,耐高温是耐温大于300℃,高透光指透光率大于90%,依次采用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清洗玻璃基板,清洗方法为超声清洗,依次清洗完毕后,一次烘干;步骤2:用物理气相沉积的方式在玻璃基板的一个表面生成一层金属铜;步骤3:用电镀方式将步骤2中物理气相沉积的金属铜加厚至18~25μm;步骤4:在金属铜上涂覆一层光敏固化材料,依次通过图形转移胶片、紫外曝光、显影,使感光材料固化部位覆盖住金属铜;再化学蚀刻露出未感光的金属铜,最后退膜,去除覆盖图形金属铜上的光敏固化材料,露出玻璃基板上的金属铜;步骤5:在金属铜上用电镀的方式先镀镍层,再镀金层;步骤6:在金层表面植放BGA器件专用焊锡球,将玻璃基板回流加热至高于焊锡料球熔化温度30~40℃后,再冷却至室温;步骤7:在所述玻璃基板上丝印文字、商标和零件标号;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晟赵文忠刘志丹金星陈帅张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