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密封条挤出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734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密封条注塑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中空密封条挤出模具,包括模架组件、口模组件和用于对中空密封条的中空部分进行吹气的吹气组件;所述模架组件内形成第一进料通道和第二进料通道,所述口模组件内形成与所述第一进料通道连通的第一挤压腔和与所述第二进料通道连通的第二挤压腔,且在所述口模组件的挤出端具有挤出通道,所述挤出通道环绕所述吹气组件的出气件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克服中空密封条挤出后容易粘合的缺陷,改善中空密封条的品质。改善中空密封条的品质。改善中空密封条的品质。

An extrusion die for hollow sealing str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空密封条挤出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密封条注塑设备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中空密封条挤出模具。

技术介绍

[0002]中空密封条在门窗、汽车玻璃等领域大量应用,其主要起到固定玻璃、减缓振动和阻断水、气流通的作用。目前,汽车中空密封条挤出主要靠中空部分镶有超出挤出口模的镶件,然后通过水槽定型模定型进行生产。通过该方式挤出中空密封条时,中空密封条中空部分容易因为内部气压太小造成粘合,进而导致产品无法进入定型模,进一步导致生产断线,生产出来的产品表面常有波浪,影响美观,且产品的损耗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空密封条挤出模具,降低中空密封条生产时的生产断线率。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中空密封条挤出模具,包括模架组件、口模组件和用于对中空密封条的中空部分进行吹气的吹气组件;
[0006]所述模架组件内形成第一进料通道和第二进料通道,所述口模组件内形成与所述第一进料通道连通的第一挤压腔和与所述第二进料通道连通的第二挤压腔,且在所述口模组件的挤出端具有挤出通道,所述第一挤压腔和所述第二挤压腔均连通至所述挤出通道,所述挤出通道环绕所述吹气组件的出气件设置。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吹气组件,对通过模架组件和口模组件挤出的中空密封条进行吹气,对中空密封条的中空部分增压,避免中空密封条在挤出过程中粘合,所生产出来的中空密封条表面平整,且实现中空密封条的连续生产,降低了中空密封条生产时的生产断线率。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中空密封条挤出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一;
[000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中空密封条挤出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0]图3为图2的正视图;
[0011]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1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中空密封条挤出模具的爆炸图;
[0013]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口模组件的爆炸图。
[0014]标号说明:
[0015]1、模架组件;11、第一进料通道;12、第二进料通道;121、主流道;122、第一分支;123、第二分支;13、第一进料板;14、第二进料板;141、限位孔;142、进料孔;15、流体入口;
[0016]2、口模组件;21、第一挤压腔;22、第二挤压腔;23、挤出通道;24、分流板;25、第一
挤压板;26、第二挤压板;261、挤压通孔;2611、直形部;2612、环形部;262、直形挤压条;263、环形挤压件;264、第一挤压间隙;27、成型板;271、挤出通孔;272、第二挤压间隙;28、分流件;
[0017]3、吹气组件;31、出气件;32、进气管;33、主体;34、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19]请参照图1

图6,一种中空密封条挤出模具,包括模架组件、口模组件和用于对中空密封条的中空部分进行吹气的吹气组件;
[0020]所述模架组件内形成第一进料通道和第二进料通道,所述口模组件内形成与所述第一进料通道连通的第一挤压腔和与所述第二进料通道连通的第二挤压腔,且在所述口模组件的挤出端具有挤出通道,所述第一挤压腔和所述第二挤压腔均连通至所述挤出通道,所述挤出通道环绕所述吹气组件的出气件设置。
[0021]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
[0022]通过设置吹气组件,并使吹气组件的出气件穿过挤出通道设置,在出气件和挤出通道之间形成挤压间隙,为中空密封条提供成形条件的同时对中空密封条的中部增压,避免中空密封条挤出后粘合。
[0023]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吹气组件,对通过模架组件和口模组件挤出的中空密封条进行吹气,对中空密封条的中空部分增压,避免中空密封条在挤出过程中粘合,所生产出来的中空密封条表面平整,且实现中空密封条的连续生产,降低了中空密封条生产时的生产断线率。
[0024]进一步地,所述吹气组件包括进气管、主体、出气管和所述出气件;
[0025]所述进气管、所述主体和所述出气管依次连通,所述出气件套设于所述出气管外。
[0026]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出气件,用于与挤出通道配合,形成第二挤压间隙,同时起到对出气管定位的作用,使出气管能够稳定朝同一个方向进行吹气,确保产品品质。
[0027]进一步地,所述口模组件包括沿中空密封条挤出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分流板、第一挤压板、第二挤压板和成型板;
[0028]所述挤出通道设置在所述分流板上;所述第一挤压腔形成在所述第一挤压板与所述第二挤压板之间;所述第二挤压腔形成在所述第二挤压板与所述成型板之间;
[0029]所述第一进料通道依次连通所述分流板、所述第一挤压腔以及所述挤出通道;
[0030]所述第二进料通道依次连通所述分流板、所述第二挤压腔以及所述挤出通道。
[0031]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分流板、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使第一进料通道和第二通道分别与第一挤压腔和第二挤压腔连通,使流体分流至不同的挤压腔内并挤出成形,使中空密封条分两部分挤出成形,降低局部挤压压力,提高中空密封条的成形率。
[003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挤压板上开设有挤压通孔,所述第一挤压腔朝向所述第二挤压板的一侧设置有直形挤压条和环形挤压件,所述直形挤压条和所述环形挤压件均与所述挤压通孔的进料口相对设置,且所述直形挤压条低于所述第一挤压腔的上沿,以在所述直形挤压条与所述挤压通孔之间形成第一挤压间隙,使流体通过所述第一挤压间隙包覆于所
述挤压条外。
[0033]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挤压通孔、直形挤压条和环形挤压条,使环形挤压条对挤压通孔的局部进行封堵,进而形成第一挤压间隙,使流体从第一挤压间隙挤出,进而使中空密封条局部挤出成形,提高成形效率。
[0034]进一步地,所述吹气组件的出气管穿过所述环形挤压件设置。
[0035]由上述描述可知,出气管穿过环形挤压件设置,使出气管能够在中空密封条完全挤出后,对中空密封条的中空部分进行吹气,增大中空密封条的内部气压,达到避免中空密封条挤出后粘合的效果。
[0036]进一步地,所述成型板上开设有挤出通孔,所述出气件插设于所述挤出通孔内,并与所述挤出通孔形成第二挤压间隙,使流体通过所述第二挤压间隙包覆于所述出气件外。
[0037]由上述描述可知,形成第二挤压间隙,使中空密封条的主体部分挤出成形,且在中空密封条挤出成形的同时,能够对中空密封条的中空部分进行吹气,确保中空密封条挤出时内部具有足够的气压对其产生支撑,避免中空密封条粘合。
[003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挤压腔内设置有用于对从所述第二进料通道流入所述第二挤压腔内的流体进行分流的分流件。
[0039]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分流件,对第二挤压腔内的流体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密封条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架组件、口模组件和用于对中空密封条的中空部分进行吹气的吹气组件;所述模架组件内形成第一进料通道和第二进料通道,所述口模组件内形成与所述第一进料通道连通的第一挤压腔和与所述第二进料通道连通的第二挤压腔,且在所述口模组件的挤出端具有挤出通道,所述第一挤压腔和所述第二挤压腔均连通至所述挤出通道,所述挤出通道环绕所述吹气组件的出气件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密封条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组件包括进气管、主体、出气管;所述进气管、所述主体和所述出气管依次连通,所述出气件套设于所述出气管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密封条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模组件包括沿中空密封条挤出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分流板、第一挤压板、第二挤压板和成型板;所述挤出通道设置在所述分流板上;所述第一挤压腔形成在所述第一挤压板与所述第二挤压板之间;所述第二挤压腔形成在所述第二挤压板与所述成型板之间;所述第一进料通道依次连通所述分流板、所述第一挤压腔以及所述挤出通道;所述第二进料通道依次连通所述分流板、所述第二挤压腔以及所述挤出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空密封条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挤压板上开设有挤压通孔,所述第一挤压腔朝向所述第二挤压板的一侧设置有直形挤压条和环形挤压件,所述直形挤压条和所述环形挤压件均与所述挤压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波林绍奇肖志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福耀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