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车质心和地面线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72745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车质心和地面线的设计方法,属于汽车前期开发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建立整车坐标系;参数化模型的建立;根据整备质量和前轴荷比,求出相关参数,最后根据前、后轮载荷及S9中求出的空载地面线,分别求出空载状态下X方向及Z方向的质心的位置;该设计方法基于CATIA软件知识工程模块完成整车质心和地面线的三维数据,该设计方法基于参数化的设计,运用TOP

A design method of vehicle centroid and ground l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sign method of vehicle centroid and ground lin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ehicle early development,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establishing the vehicle coordinate system; The establishment of parametric model; According to the curb weight and the front axle load ratio, calculate the relevant parameter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front and rear wheel loads and the no-load ground line calculated in S9, calculate the position of the centroid in the X direction and Z direction under the no-load state respectively; This design method is based on CATIA software knowledge engineering module to complete the three-dimensional data of vehicle centroid and ground line. This design method is based on parametric design, using t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车质心和地面线的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前期开发
,具体涉及一种整车质心和地面线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整车质心和地面线的计算模型是两个单独的模型,且大多是基于微软office办公软件中的Excel开发的,虽然能计算质心和地面线的位置,但是存在以下不足:
[0003]第一,由于传统整车质心和地面线模型是相互独立的,计算工程中,两者不能协同,计算精确不足;
[0004]第二,由于整车开发过程中,需要多个不同载荷下的质心和地面线,调整过程繁琐,工作量大;
[0005]第三,每次调整整车载荷,不能在CATIA中体现,可视化程度低,不能有力支撑整车开发工作;
[0006]因此,需要一种基于CATIA软件、全新开发的整车质心和地面线的计算模型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整车质心和地面线的设计方法,该模型是基于CATIA软件,运用TOP

DOWN设计开发理念及参数化设计方法,具有较强可视化程度,整车质心和地面线能时时同步协同,高度融入整车设计全过程。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种整车质心和地面线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步骤S1:建立整车坐标系;
[0011]步骤S2:参数化模型的建立;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参数化模型的建立,具体参数包括整车空载质心位置、整备质量、整备质量状态下的前后轴荷比、前后轴荷长度、座椅数以及相应座椅R点、设计载荷前后轮心及行李质心位置,将上述参数输入到CATIA软件中,通过知识工程模块实现参数化模型的建立。
[0013]步骤S3:根据整备质量和前轴荷比,求出整备状态下前、后轴荷;
[0014]进一步地,所述整备状态下前轴荷=整备质量*对应前轴荷比;
[0015]所述整备状态下后轴荷=整备质量—整备状态下前轴荷;
[0016]步骤S4:根据整备质量、整备状态下后轴荷质量及设计载荷状态下的座椅承载形式,结合X方向力矩平衡理论,从而求出设计载荷及设计载荷状态下的前后轴荷、满载载荷及满载状态下的前后轴荷:
[0017]进一步地,所述设计载荷=整备质量+75*(第一排人数的设计载荷+第二排人数的设计载荷);
[0018]所述设计载荷状态下后轴荷=整备状态下后轴荷+[75*第一排人数的设计载荷*第一排成员座椅R点距离前轮心X方向尺寸

50mm)+(75*第二排人数的设计载荷*第二排成员座椅R点距离前轮心X方向尺寸)]/轴距尺寸;
[0019]所述设计载荷状态下前轴荷=设计载荷

设计载荷状态下后轴荷。
[0020]进一步地,所述满载载荷=整备质量+75*(第一排人数的满载载荷+第二排人数的满载载荷+1);
[0021]所述满载状态下后轴荷=整备状态下后轴荷+{[75*第一排人数的满载载荷*(第一排成员座椅R点距离前轮心X方向尺寸

50mm)]+75*第二排人数的满载载荷*第二排成员座椅R点距离前轮心X方向尺寸)+行李质心位置}/轴距尺寸;
[0022]所述满载状态下前轴荷=满载载荷

满载状态下后轴荷。
[0023]步骤S5:汽车前、后部分车身固有频率n1和n2可用下式表示:
[0024][0025]式中,c1、c2为前、后悬架刚度(N/cm);m1和m2为前、后悬架簧上质量(kg)。
[0026]步骤S6:根据前、后悬架刚度,求出满载和空载状态下前、后轮心的Z方向位置;
[0027]进一步地,所述空载状态下前轮心=(整备状态下前轴荷

设计载荷状态下前轴荷)*9.8mm/前悬架刚度C1;
[0028]所述满载状态下前轮心=(满载状态下前轴荷

设计载荷状态下前轴荷)*9.8mm/前悬架刚度C1;
[0029]所述空载状态下后轮心=(整备状态下后轴荷

设计载荷状态下后轴荷)*9.8mm/后悬架刚度C2;
[0030]所述满载状态下后轮心=(满载状态下后轴荷

设计载荷状态下后轴荷)*9.8mm/后悬架刚度C2;
[0031]步骤S7:根据欧洲轮胎轮辋技术组织标准手册,求出轮胎静力半径及轮胎刚度;
[0032]进一步地,根据公式:
[0033]式中:
[0034]R
S
-理论静力半径
[0035]dr-轮辋名义直径
[0036]d-新胎设计外直径
[0037]F
R
-系数,为0.78(CT轮胎为0.70)
[0038]所述轮胎静力半径=轮辋名义半径+0.78*(新胎设计外半径

轮辋名义半径);
[0039]所述轮胎刚度=轮胎负荷*1mm/(轮胎自由半径

轮胎静力半径);
[0040]步骤S8:求出空载、设计载荷、满载三种载荷状态下的前、后轮胎半径:
[0041]进一步地,所述空载状态下前轮半径=轮胎静力半径+(轮胎负荷

整备状态下前轴荷/2)/轮胎刚度*1mm;
[0042]所述空载状态下后轮半径=轮胎静力半径+(轮胎负荷

整备状态下后轴荷/2)/轮胎刚度*1mm;
[0043]所述设计载荷状态下前轮半径=轮胎静力半径+(轮胎负荷

设计载荷状态下前轴荷/2)/轮胎刚度*1mm;
[0044]所述设计载荷状态下后轮半径=轮胎静力半径+(轮胎负荷

设计载荷状态下后轴荷/2)/轮胎刚度*1mm;
[0045]所述满载状态下前轮半径=轮胎静力半径+(轮胎负荷

满载状态下前轴荷/2)/轮胎刚度*1mm;
[0046]所述满载状态下后轮半径=轮胎静力半径+(轮胎负荷

满载状态下后轴荷/2)/轮胎刚度*1mm。
[0047]步骤S9:在Y0平面上,以步骤S6得到的前、后轮心为圆心,以步骤S8中得到的三种载荷状态下前、后轮半径为半径,在CATIA软件中分别画出前后轮的三个圆弧,圆弧的切线既为地面线;
[0048]步骤S10:根据前、后轮载荷及S9中求出的空载地面线,分别求出空载状态下X方向及Z方向的质心的位置:
[0049]进一步地,所述空载状态下质心距离前轴X方向的尺寸=轴距尺寸*整备状态下后轴荷/整备质量;
[0050]将空载地面线沿着Z方向向上平移580mm后,即为空载质心Z方向位置;
[0051]步骤S11:根据前、后轮载荷及力矩平衡公式,分别求出设计载荷、满载状态下X方向及Z方向的质心的位置;
[0052]进一步地,步骤S11具体如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车质心和地面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建立整车坐标系;步骤S2:参数化模型的建立;步骤S3:根据整备质量和前轴荷比,求出整备状态下前、后轴荷;步骤S4:根据整备质量、整备状态下后轴荷质量及设计载荷状态下的座椅承载形式,结合X方向力矩平衡理论,从而求出设计载荷及设计载荷状态下的前后轴荷、满载载荷及满载状态下的前后轴荷;步骤S6:根据前、后悬架刚度,求出满载和空载状态下前、后轮心的Z方向位置;步骤S7:根据欧洲轮胎轮辋技术组织标准手册,求出轮胎静力半径及轮胎刚度;步骤S8:求出空载、设计载荷、满载三种载荷状态下的前、后轮胎半径;步骤S9:在Y0平面上,以步骤S6得到的前、后轮心为圆心,以步骤S8中得到的三种载荷状态下前、后轮半径为半径,在CATIA软件中分别画出前后轮的三个圆弧,圆弧的切线既为地面线;步骤S10:根据前、后轮载荷及S9中求出的空载地面线,分别求出空载状态下X方向及Z方向的质心的位置;步骤S11:根据前、后轮载荷及力矩平衡公式,分别求出设计载荷、满载状态下X方向及Z方向的质心的位置;步骤S12:在Y0平面上,以步骤S10中算出的设计载荷、满载状态下质心位置参数,在CATIA中画出质心;步骤S13:在Y0平面上,根据步骤S10中算出的设计载荷、满载状态下质心位置参数,在CATIA中测出各质心相应地面线的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车质心和地面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化模型的建立,具体参数包括整车空载质心位置、整备质量、整备质量状态下的前后轴荷比、前后轴荷长度、座椅数以及相应座椅R点、设计载荷前后轮心及行李质心位置,将上述参数输入到CATIA软件中,通过知识工程模块实现参数化模型的建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车质心和地面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备状态下前轴荷=整备质量*对应前轴荷比;所述整备状态下后轴荷=整备质量—整备状态下前轴荷。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车质心和地面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载荷=整备质量+75*(第一排人数的设计载荷+第二排人数的设计载荷);所述设计载荷状态下后轴荷=整备状态下后轴荷+[75*第一排人数的设计载荷*第一排成员座椅R点距离前轮心X方向尺寸

50mm)+(75*第二排人数的设计载荷*第二排成员座椅R点距离前轮心X方向尺寸)]/轴距尺寸;所述设计载荷状态下前轴荷=设计载荷

设计载荷状态下后轴荷。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车质心和地面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载载荷=整备质量+75*(第一排人数的满载载荷+第二排人数的满载载荷+1);所述满载状态下后轴荷=整备状态下后轴荷+{[75*第一排人数的满载载荷*(第一排成员座椅R点距离前轮心X方向尺寸

50mm)]+75*第二排人数的满载载荷*第二排成员座椅R点距离前轮心X方向尺寸)+行李质心位置}/轴距尺寸;
所述满载状态下前轴荷=满载载荷

满载状态下后轴荷。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车质心和地面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载状态下前轮心=(整备状态下前轴荷

设计载荷状态下前轴荷)*9.8mm/前悬架刚度C1;所述满载状态下前轮心=(满载状态下前轴荷

设计载荷状态下前轴荷)*9.8mm/前悬架刚度C1;所述空载状态下后轮心=(整备状态下后轴荷

设计载荷状态下后轴荷)*9.8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蒙蒙张华鹏祖斌黄飞宇李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