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应用于触控面板的旋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6498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应用于一触控面板的旋钮装置,其包含一旋钮盖以及一旋转感测元件,该旋转感测元件包含一基座以及多个感测垫连接于该基座,该旋转感测元件是设置于该触控面板与该旋钮盖之间,且该基座连接于该旋钮盖,其中当该旋钮装置的一接触与旋转事件发生时,该多个感测垫的一位置控制该触控面板的一旋转感测信号,该旋钮盖在该触控面板上的一正投影被划分为多个部分,该多个部分从该正投影的中心呈现放射状分布,每一感测垫位于该正投影的一部分且连接于位于邻近该部分的另一部分的另一感测垫,且该多个部分包含该部分以及该另一部分。另一部分。另一部分。

Knob device applicable to touch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应用于触控面板的旋钮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使用者界面(user interface,UI)机构设计,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应于触控面板的旋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旋钮装置在一般的电子设备中经常使用,例如音讯播放器上的音量调节旋钮、收音机上的频率调节旋钮以及汽车控制台上的空调/风量调节旋钮,其中,这些电子设备中许多都配备有触控面板。因此,如何将旋钮装置与触控面板整合以协助使用者进行操控便成为一个课题。在某些传统的方法中,触控面板的玻璃上具有孔洞,而旋钮可被安装于孔洞上。然而,在玻璃上挖孔洞存在着步骤复杂、成本高、玻璃强度降低等缺点。在一些其他的传统方法中,触控垫被安装在旋钮中,然后旋钮直接安装在触控面板上,通过触控垫在触控面板上的触控效果来实现旋钮的功能。例如,当使用者转动旋钮时,手指及触控垫与触控面板形成一回路,使得触控垫所接触的该触控面板的一单元发出一触控信号。根据触控面板不同单元的触控信号,可以捕捉到旋钮的旋转角度。然而,此种方法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例如,当旋钮较小时,触控面板的解析度可能不足。再例如,当旋钮的触控垫位于两个触控面板单元之间时,很难确定触控垫的位置。因此,需要一种新颖的方法及相关架构,以在没有副作用或较不可能带来副作用的状况下实现提高触控面板上旋钮的旋转解析度并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应用于触控面板的旋钮装置,其可提高旋转解析度(分辨率),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揭示了一种可应用于触控面板的旋钮装置,该旋钮装置包含一旋钮盖以及一旋转感测元件,该旋转感测元件包含一基座以及多个感测垫连接于该基座,其中该旋转感测元件是设置于该触控面板与该旋钮盖之间,且该基座连接于该旋钮盖,其中当该旋钮装置的一接触与旋转事件发生时,该多个感测垫的一位置控制该触控面板的一旋转感测信号,其中该旋钮盖在该触控面板上的一正投影被划分为多个部分,该多个部分从该正投影的中心呈现放射状分布,每一感测垫位于该正投影的一部分且连接于位于邻近该部分的另一部分的另一感测垫,且该多个部分包含该部分以及该另一部分。
[0005]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揭示了一种可应用于触控面板的旋钮装置,该旋钮装置包含一旋钮盖以及一旋转感测元件,该旋转感测元件包含一基座以及多个感测垫连接于该基座,其中该旋转感测元件是设置于该触控面板与该旋钮盖之间,且该基座连接于该旋钮盖,其中当该旋钮装置的一接触与旋转事件发生时,该多个感测垫的一位置控制该触控面板的一旋转感测信号,其中该旋钮盖在该触控面板上的一正投影被划分为多个部分,该多个部分从该正投影的中心呈现放射状分布,每一感测垫位于该正投影的一部分,该部分并未邻近另一感测垫所在的另一部分,且该多个部分包含该部分以及该另一部分。
[000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触控面板的旋钮装置可以具有一个以上的感测垫,该些感测垫可依据旋钮盖的正投影来设计,使该些感测垫能覆盖更多的触控面板单元,以提高旋钮装置的旋转角度的解析度,并进一步使得触控面板可以感测到旋钮装置的轻微地转动的动作。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旋钮装置设置于一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该旋钮装置设置于该触控面板的分解图;
[0009]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该旋钮装置设置于该触控面板的剖面图;
[0010]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该旋钮装置设置于该触控面板的俯视图;
[0011]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感测垫依据该旋钮盖的一正投影的一扇形区域来设置的示意图;
[0012]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两个感测垫依据该旋钮盖的正投影的两个邻近的扇形区域来设置的示意图;
[0013]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多个感测垫依据该旋钮盖的正投影的扇形区域以分开地设置的示意图;
[0014]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两个感测垫依据该旋钮盖的正投影的两个扇形区域以分开地设置的示意图;
[0015]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一旋钮装置设置于该触控面板的剖面图;
[0016]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该旋钮装置设置于该触控面板的俯视图;
[0017]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两个感测垫依据该旋钮盖的正投影的两个邻近的扇形区域来设置的示意图;
[0018]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两个感测垫依据该旋钮盖的正投影的两个邻近的扇形区域来设置的示意图;
[0019]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两组感测垫依据该旋钮盖的正投影的多个扇形区域来设置的示意图;
[0020]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两组感测垫依据该旋钮盖的正投影的多个扇形区域以分开地设置的示意图。
[0021]符号说明
[0022]100,200:旋钮装置
[0023]110,210:旋钮盖
[0024]111,211:部分
[0025]112,212:间隙部分
[0026]130,230:旋转感测元件
[0027]132,232:基座
[0028]134,234:感测垫
[0029]150,250:按压感测元件
[0030]300:触控面板
[0031]301,301a,301b,301c,301d,
[0032]301e,301f,301g,301h,301i:触控面板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33]请参考图1以及图2,图1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旋钮装置100设置于一触控面板300的示意图,图2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旋钮装置100设置于触控面板300的分解图。如图1所示,旋钮装置100包含一旋钮盖110设置于触控面板300上。当使用者通过触碰旋钮盖110来操作旋钮装置100时,旋钮盖110与感测垫彼此电连接以形成一导电路径。此路径允许使用者摸碰旋钮装置100的手指通过导电路径连接到触控面板300,相当于让使用者间接控制触控面板300。换句话说,当使用者触碰旋钮装置100的旋钮盖110时,触控面板300因应触控面板300、旋钮装置100与使用者所形成的一回路而产生一感测信号。再者,当使用者旋转或按压旋钮装置100的旋钮盖110时,触控面板300因应旋钮装置100的移动及位置而产生不同的感测信号。如图2所示,旋钮装置100包含旋转感测元件130及按压感测元件150,两者设置于触控面板300与旋钮盖110之间。旋转感测元件130包含多个感测垫134和基座132。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感测元件130具有两个相邻的感测垫134,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底座132连接于旋钮盖110,多个感测垫134可以设置于基座132及/或旋钮盖110上。在第一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多个感测垫134被显示为设置在基座132上。此外,触控面板300具有多个以矩阵形式排列的触控面板单元301。当使用者触碰旋钮盖110时,多个感测垫134下方的触控面板单元301因应多个感测垫134的位置而产生一感测信号。举例来说,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应用于触控面板的旋钮装置,包含:旋钮盖;以及旋转感测元件,包含基座以及连接于该基座的多个感测垫,其中该旋转感测元件是设置于该触控面板与该旋钮盖之间,且该基座连接于该旋钮盖;其中当该旋钮装置的接触与旋转事件发生时,该多个感测垫的位置控制该触控面板的旋转感测信号;其中该旋钮盖在该触控面板上的正投影被划分为多个部分,该多个部分从该正投影的中心呈现放射状分布,每一感测垫位于该正投影的一部分且连接于位于邻近该部分的另一部分的另一感测垫,且该多个部分包含该部分以及该另一部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装置,其中该旋钮盖的该正投影的该多个部分中的每一部分都是扇形区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钮装置,其中该每一感测垫为扇形,其完全填满该多个部分中的一个扇形区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装置,其中该每一感测垫包含第一部分以及连接于该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位于该多个部分中的该部分内,且该第二部分位于该旋钮盖的该正投影之外。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装置,还包含:按压感测元件,设置于该旋钮盖与该触控面板之间并且连接于该旋钮盖;其中该按压感测元件位于该触控面板上方,且当该旋钮装置的接触与按压事件发生时,该按压感测元件抵靠或靠近该触控面板,并且控制该触控面板的按压感测信号。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钮装置,其中该按压感测元件在该触控面板上的正投影大于该多个感测垫其中之一在该触控面板上的正投影。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钮装置,其中该按压感测元件与该多个感测垫彼此不重叠。8.一种可应用于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俊仁庄竣凯蔡政宏胡维宾
申请(专利权)人: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