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装饰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559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装饰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由经线和纬线交叉编织而成,所述经线和纬线均采用包芯纤维,所述包芯纤维包括芯纱纤维和包裹于芯纱纤维外的鞘纱纤维,所述芯纱纤维采用导电纤维,所述鞘纱纤维采用竹炭纤维,所述面料本体的上边缘设有依次排列的圆弧形凸起,所述面料本体的下边缘设有依次排列的圆弧形凹起,所述面料本体内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预留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面料本体的上下边缘分别设置为依次排列的圆弧形凸起和依次排列的圆弧形凹起,从而通过形状来进一步增加装饰美感,通过在面料本体内镶嵌多个均匀分布的荧光显示条,荧光显示条在夜晚可以发出荧光,进一步通过点缀作用增加美观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装饰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面料
,尤其涉及一种抗菌装饰面料。

技术介绍

[0002]装饰面料是一种家装材料,主要起到装饰美观的作用,随着现今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装饰面料需求市场。随着装饰面料研究的快速推进,人们对装饰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装饰面料功能单一,大部分只是通过色彩来起到装饰作用,具有单一性,另外对于居家装饰来说,防静电以及抗菌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的装饰面料无法实现抗静电以及抗菌的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抗菌装饰面料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装饰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抗菌装饰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由经线和纬线交叉编织而成,所述经线和纬线均采用包芯纤维,所述包芯纤维包括芯纱纤维和包裹于芯纱纤维外的鞘纱纤维,所述芯纱纤维采用导电纤维,所述鞘纱纤维采用竹炭纤维,所述面料本体的上边缘设有依次排列的圆弧形凸起,所述面料本体的下边缘设有依次排列的圆弧形凹起,所述面料本体内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预留孔,所述预留孔内通过粘合胶粘合有荧光显示条。
[0006]进一步的,所述面料本体的上边缘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上撕裂口,多个上撕裂口等距分布在相邻的两个圆弧形凸起之间。
[0007]进一步的,所述面料本体的下边缘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下撕裂口,多个下撕裂口等距分布在相邻的两个圆弧形凹起之间。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撕裂口和下撕裂口的数量相同,且上撕裂口与下撕裂口一一对齐。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0]1.本技术通过将面料本体的上下边缘分别设置为依次排列的圆弧形凸起和依次排列的圆弧形凹起,从而通过形状来进一步增加装饰美感,通过在面料本体内镶嵌多个均匀分布的荧光显示条,荧光显示条在夜晚可以发出荧光,进一步通过点缀作用增加美观度。
[0011]2.本技术的面料本体由经线和纬线交叉编织而成,经线和纬线均采用包芯纤维,包芯纤维包括芯纱纤维和包裹于芯纱纤维外的鞘纱纤维,芯纱纤维采用导电纤维,导电纤维具有优异的消除和防止静电的性能,鞘纱纤维采用竹炭纤维,竹炭纤维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的效果,从而使面料本体具备抗静电以及抗菌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菌装饰面料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菌装饰面料的面料本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菌装饰面料的包芯纤维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面料本体、2经线、3纬线、4包芯纤维、4a芯纱纤维、4b鞘纱纤维、5圆弧形凸起、6圆弧形凹起、7荧光显示条、8上撕裂口、9下撕裂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参照图1

3,一种抗菌装饰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面料本体1由经线2和纬线3交叉编织而成,经线2和纬线3均采用包芯纤维4,包芯纤维4包括芯纱纤维4a和包裹于芯纱纤维4a外的鞘纱纤维4b,芯纱纤维4a采用导电纤维,鞘纱纤维4b采用竹炭纤维,面料本体1的上边缘设有依次排列的圆弧形凸起5,面料本体1的下边缘设有依次排列的圆弧形凹起6,面料本体1内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预留孔,预留孔内通过粘合胶粘合有荧光显示条7。
[0018]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面料本体1的上下边缘分别设置为依次排列的圆弧形凸起5和依次排列的圆弧形凹起6,从而通过形状来进一步增加装饰美感,通过在面料本体1内镶嵌多个均匀分布的荧光显示条7,荧光显示条7在夜晚可以发出荧光,进一步通过点缀作用增加美观度。面料本体1由经线2和纬线3交叉编织而成,经线2和纬线3均采用包芯纤维4,包芯纤维4包括芯纱纤维4a和包裹于芯纱纤维4a外的鞘纱纤维4b,芯纱纤维4a采用导电纤维,导电纤维具有优异的消除和防止静电的性能,鞘纱纤维4b采用竹炭纤维,竹炭纤维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的效果,从而使面料本体1具备抗静电以及抗菌的性能。
[0019]具体的,面料本体1的上边缘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上撕裂口8,多个上撕裂口8等距分布在相邻的两个圆弧形凸起5之间。
[0020]在上述实施例中,当需要裁剪面料本体1时,多个均匀分布的上撕裂口8可以起到辅助裁剪的作用。
[0021]具体的,面料本体1的下边缘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下撕裂口9,多个下撕裂口9等距分布在相邻的两个圆弧形凹起6之间。
[0022]在上述实施例中,当需要裁剪面料本体1时,多个均匀分布的下撕裂口9可以起到辅助裁剪的作用。
[0023]具体的,上撕裂口8和下撕裂口9的数量相同,且上撕裂口8与下撕裂口9一一对齐。
[0024]在上述实施例中,上撕裂口8与下撕裂口9一一对齐,进一步提升裁剪便捷性。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装饰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由经线(2)和纬线(3)交叉编织而成,所述经线(2)和纬线(3)均采用包芯纤维(4),所述包芯纤维(4)包括芯纱纤维(4a)和包裹于芯纱纤维(4a)外的鞘纱纤维(4b),所述芯纱纤维(4a)采用导电纤维,所述鞘纱纤维(4b)采用竹炭纤维,所述面料本体(1)的上边缘设有依次排列的圆弧形凸起(5),所述面料本体(1)的下边缘设有依次排列的圆弧形凹起(6),所述面料本体(1)内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预留孔,所述预留孔内通过粘合胶粘合有荧光显示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峰马仿学陈学兵沈小明李招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豪达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