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中控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525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59
一种汽车中控屏,该中控屏由前至后依次包括一壳体、一过渡支架及一安装支架;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纳显示单元,所述壳体的前端面具有显示口,所述显示单元通过显示口部分外露;所述过渡支架固接于壳体;所述安装支架可拆/装地固接于过渡支架,并且所述安装支架用于固接于中控台的内部,实现该汽车中控屏完全/部分嵌入于中控台的内部;或者通过一转接支架和一底座来替换安装支架,该转接支架可拆/装地固接于过渡支架,该底座固接于中控台的上表面,并且转接支架可旋转地固接于底座的上方,从而使该中控屏可调整角度地固设于中控台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中控屏可兼容多种固定方式。可兼容多种固定方式。可兼容多种固定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中控屏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中控屏。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中控屏是车内重要的显示部件,可显示音视频、地图及其它诸多信息,并可通过人机互动,实现驾驶者对车辆多种功能的控制使用。
[0003]目前市面上的汽车中控屏只有单一的安装方式,要么是嵌入式安装,要么是悬浮式安装。但该两种安装方式存在着不好更新换代的缺点,由于与之安装的仪表台的视窗及固定结构已经被限定死,后续如果需要更换,就只能匹配原有中控屏的大小及安装结构来实现,适配性差。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兼具多种安装方式的汽车中控屏。
[0006]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汽车中控屏,该中控屏由前至后依次包括一壳体、一过渡支架及一安装支架;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纳显示单元,所述壳体的前端面具有显示口,所述显示单元通过显示口部分外露;所述过渡支架固接于壳体;所述安装支架可拆/装地固接于过渡支架,并且所述安装支架用于固接于中控台的内部,实现该汽车中控屏完全/部分嵌入于中控台的内部。
[0008]本技术还揭示了一种汽车中控屏,该中控屏由前至后依次包括一壳体、一过渡支架及一转接支架;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纳显示单元,所述壳体的前端面具有显示口,所述显示单元通过显示口部分外露;所述过渡支架固接于壳体;所述转接支架可拆/装地固接于过渡支架;还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自上而下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转接支架的后端底部并与之枢轴连接,并通过紧固件实现转接支架可调整角度地固接于连接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固接在中控台的上表面,从而实现该中控屏可调整角度地固定在中控台的上表面。
[0009]本技术的重点在于,通过增设一过渡支架,并且安装支架/转接支架可拆装地固接于过渡支架。当安装支架可拆/装地固接于过渡支架时,实现该中控屏完全/部分嵌入于中控台的内部;当转接支架可拆/装地固接于过渡支架时,通过一底座,实现该中控屏立于中控台的上表面。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可兼容三种安装方式,即嵌入式安装、悬浮式安装(即部分嵌入式安装)、立式安装,该三种安装方式易于切换,并且适配不同形状的显示单元。
附图说明
[0010]作为非限制性例子给出的具体说明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包括什么以及其可被实施,
此外,该说明参考附图,在附图中: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汽车中控屏的正面组合示意图;
[0012]图2为实施例一的汽车中控屏的背面组合示意图;
[0013]图3为实施例一的汽车中控屏的分解图;
[0014]图4为实施例一的汽车中控屏完全嵌入中控台内部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汽车中控屏的背面组合示意图;
[0016]图6为实施例二的汽车中控屏的部分分解图;
[001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汽车中控屏的背面组合示意图;
[0018]图8为实施例三的汽车中控屏的部分分解图;
[0019]图9为实施例三的汽车中控屏立于中控台上表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
[0021]本技术的“显示单元”包括触摸屏和显示屏,众所周知,触摸屏位于最接近用户的位置,便于用户进行触摸操作。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术语“前”、“后”方向对应于各构件与用户视线之间的距离远近,“前”为靠近用户视线,“后”为远离用户视线,术语“前端面”、“后端面”对应于上述构件与触摸屏之间的距离远近,“前端面”为抵近触摸屏一侧,“后端面”为远离触摸屏一侧,为便于理解,本技术涉及的“前”、“后”指示的方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
[0023]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24]实施例一:
[0025]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汽车中控屏,由前至后依次包括一壳体1、一过渡支架2及一安装支架3。所述壳体1由相互固定连接的前壳体12和后壳体131组成,并使壳体1内具有预设的容置空间10,所述容置空间10用于容纳显示单元100,所述前壳体12的前端面具有显示口11,所述显示单元100通过显示口11部分外露。该汽车中控屏还包括一用于固定显示单元100的固定架7,所述固定架7固设于壳体1的容置空间10内,具体地,其中一种固定方式为,所述前壳体12内端面的两侧各向后延伸若干个定位块122,并且所述前壳体12的两侧设有若干第五固定孔121,所述固定架7相对于定位块122和第五固定孔121处分别设有若干定位槽71和第六固定孔72,通过所述定位块122与定位槽71之间的配合,以及若干螺栓300依次穿过第六固定孔72和第五固定孔121,实现固定架7固定连接于前壳体12,同时,所述固定架7还具有若干第七固定孔73,所述后壳体131相对于第七固定孔73处设有第八固定孔131,通过若干螺栓300依次穿过第八固定孔131和第七固定孔73,实现固定架7固定连接于后壳体131,进一步使固定架7能够更牢固地连接于壳体1的容置空间10内。
[0026]所述过渡支架2相对于后壳体131的第八固定孔131处设有若干第九固定孔22,通过若干螺栓300依次穿过第九固定孔22、第八固定孔131和第七固定孔73,使过渡支架2固定
连接于壳体1的背面。
[0027]所述安装支架3通过卡扣机构4和一螺栓300可拆/装地固定连接于过渡支架2;所述卡扣机构4包括:所述过渡支架2朝向安装支架3的一侧端面凸设有至少一对卡扣41,每对卡扣41沿着过渡支架2的纵向中轴线L对称设置,所述安装支架3相对于过渡支架2的卡扣41处设有若干个与之对应配合的卡槽42;所述过渡支架2的底部向后凸设一第一底面21,所述第一底面21设有第一固定孔211,所述安装支架3的底部向前凸设一第二底面31,所述第二底面31对应设有第二固定孔311,通过一螺栓300依次穿过第二固定孔311和第一固定孔211,使安装支架3固定连接于过渡支架2。所述安装支架3的两侧壁各设有向前延伸的第一边框32,每所述第一边框32具有一向外侧延伸的凸沿33,所述凸沿33设有若干第三固定孔34,通过若干螺栓300穿过各对应的第三固定孔34,使所述安装支架3固定连接于中控台200的内部,并实现该中控屏完全嵌入于中控台200的内部。
[0028]实施例二:
[0029]请参阅图5和图6,本实施例汽车中控屏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仅本实施例的安装支架3a取消了第一边框32和凸沿33的设置,即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中控屏,其特征在于,该中控屏由前至后依次包括一壳体(1)、一过渡支架(2)及一安装支架;所述壳体(1)具有一容置空间(10),所述容置空间(10)用于容纳显示单元(100),所述壳体(1)的前端面具有显示口(11),所述显示单元(100)通过显示口(11)部分外露;所述过渡支架(2)固接于壳体(1);所述安装支架可拆/装地固接于过渡支架(2),并且所述安装支架用于固接于中控台(200)的内部,实现该汽车中控屏完全/部分嵌入于中控台(200)的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中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通过卡扣机构(4)和一螺栓(300)可拆/装地固接于过渡支架(2);所述卡扣机构(4)包括:所述过渡支架(2)朝向安装支架的一侧端面凸设有若干卡扣(41),所述安装支架相对于过渡支架(2)的卡扣(41)处设有若干个与之对应配合的卡槽(42);所述过渡支架(2)的底部向后凸设一第一底面(21),所述第一底面(21)设有第一固定孔(211),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部向前凸设一第二底面(31),所述第二底面(31)对应设有第二固定孔(311),通过一螺栓(300)依次穿过第二固定孔(311)和第一固定孔(211),使安装支架固接于过渡支架(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中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支架(2)朝向安装支架的一侧端面凸设有至少一对卡扣(41),每对卡扣(41)沿着过渡支架(2)的纵向中轴线L对称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中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的两侧壁各设有向前延伸的第一边框(32),每所述第一边框(32)具有一向外侧延伸的凸沿(33),所述凸沿(33)设有若干第三固定孔(34),通过若干螺栓(300)穿过各对应的第三固定孔(34),使安装支架固接于中控台(200)的内部,并实现该中控屏完全嵌入于中控台(200)的内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中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为一平板,所述安装支架设有若干第三固定孔(34),通过若干螺栓(300)穿过各对应的第三固定孔(34),使安装支架固接于中控台(200)的内部,并实现该中控屏部分嵌入于中控台(200)的内部。6.一种汽车中控屏,其特征在于:该中控屏由前至后依次包括一壳体(1)、一过渡支架(2)及一转接支架(5);所述壳体(1)具有一容置空间(10),所述容置空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志聪吴苍烟李煌鹤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