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地形车
[0001]本申请属于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配备新型热交换装置的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全地形车的采暖系统包括出风装置和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位于出风装置内,传统的加热片包括若干翅片,一根管子迂回穿过翅片,在管子内通高温液体,管子较粗,风阻大,为了保证风量需要增加管子间距,所以传统加热片体积大;另一方面,间距较大,其采暖效果则相应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采暖效果的全地形车。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组件、传动组件、动力系统、采暖系统;车身覆盖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组件上;传动组件至少部分连接车架组件;动力系统至少部分连接车架组件;采暖系统至少部分连接动力系统;采暖系统包括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包括:上水室、下水室、若干导热件,上水室上设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和第一流通腔;下水室内设有第二流通腔;导热件位于上水室和下水室之间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组件;车身覆盖件,所述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组件上;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至少部分连接所述车架组件;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至少部分连接所述车架组件;采暖系统,所述采暖系统至少部分连接所述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系统包括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上水室、下水室和若干导热件;其中,所述上水室上设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和第一流通腔;所述下水室内设有第二流通腔;所述导热件位于所述上水室和所述下水室之间并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一流通腔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一流通腔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流通腔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流通腔连通;所述上水室内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流通腔分成进液腔和出液腔;所述导热件包括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的第一通道和所述进液腔连通,所述第二导热件的第一通道和所述出液腔连通,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进液腔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出液腔连通;所述动力系统上设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二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二出液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的高度和所述导热件的壁厚的比值大于等于3.8且小于等于8.2;所述导热件的宽度和所述导热件的壁厚的比值大于等于76.9且小于等于136.4;所述导热件的间距和所述导热件的壁厚的比值大于等于13.8且小于等于18.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二出液口之间设有第一进液管,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二进液口之间设有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一进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一进液管和/或所述第一出液管上设置有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为三通阀,所述三通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液管上,所述三通阀和所述第二进液口之间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进液口,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通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云强,刘航雨,张玉帛,胡佩,魏铭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