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峥峰专利>正文

一种植物生长促进用氯吡苯脲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518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生长促进用氯吡苯脲的制备方法,属于生长调节剂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生产成本高,纯度低等技术问题。本植物生长促进用氯吡苯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生长促进用氯吡苯脲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长调节剂
,涉及一种氯吡苯脲,特别是一种植物生长促进用氯吡苯脲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氯吡苯脲是一种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的苯脲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生物活性却较6

苄氨基嘌呤高10

100倍。广泛用于农业,园艺和果树。它能够影响植物芽的发育、加速细胞有丝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和分化,防止果实和花的脱落的作用,从而促进植物生长、早熟、延缓作物后期叶片的衰老、增加产量。主要表现在:

促进茎、叶、根、果生长的功能,如用于烟草种植可使叶片肥大而增产。

促进结果。可以增加西红柿(番茄)、茄子、苹果等水果和蔬菜的产量。

加速疏果和落叶作用。疏果可增加果实产量,提高品质,使果实大小均匀。对棉花和大豆言,落叶可使收获易行。

浓度高时可作除草剂。

其他。如棉花的干枯作用,甜菜和甘蔗增加糖分等。
[0003]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氯吡苯脲生产工艺【申请号:201710077374.7;公开号:CN 108424381 A】。这种生产工艺,通过向20L单层玻璃反应器,用泵通过导管分别泵入2


‑4‑
氨基吡啶、过量异氰酸苯酯和苯,倒入反应瓶中,通过油浴加热器加热搅拌并反应6

8小时。待冷却后过滤,滤液回至反应瓶重复使用。过滤后得到的固体用苯洗涤2/>‑
3次,一部分洗涤液用于补充反应溶剂,另一部分采用玻璃分馏装置进行分馏,将溶剂与剩余的异氰酸苯酯(投料是过量的,2


‑4‑
氨基吡啶已反应完全)分离,收集的溶剂用于洗涤,收集的异氰酸苯酯作为原料使用。将洗涤后的固体进行干燥,得到产品氯吡苯脲原料。
[0004]该专利中公开的生产工艺虽然可以制备氯吡苯脲,但是,该工艺需要昂贵的2


‑4‑
氨基吡啶过量,造成了回收困难,成本较高,并且其生产工艺比较简单,多个生产步骤均是单独进行,不能保证氯吡苯脲的纯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植物生长促进用氯吡苯脲的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降低氯吡苯脲的生产成本,减少副产物的产生,提高氯吡苯脲的纯度。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植物生长促进用氯吡苯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一,将2


‑4‑
氨基吡啶和附酸剂溶于的溶剂A中,再加入氯甲酸苯酯,边加热边搅拌,液相跟踪监控反应完全;
[0009]步骤二,将反应完全的混合液进行蒸馏,从而析出2



吡啶
‑4‑
胺基甲酸苯酯;
[0010]步骤三,对2



吡啶
‑4‑
胺基甲酸苯酯进行过滤,将剩余的溶液排出,并对2



吡啶
‑4‑
胺基甲酸苯酯进行干燥,然后再利用冲洗液进行冲洗,并再次干燥后进行粉碎;
[0011]步骤四,将粉碎后的2



吡啶
‑4‑
胺基甲酸苯酯、苯胺和催化剂就加入到溶剂B中,边加热边搅拌,液相跟踪监控反应完全;
[0012]步骤五,对步骤四的反应溶液进行蒸馏,蒸馏完成后加入适量的水,并对溶液进行降温,从而析出氯吡苯脲固体;
[0013]步骤六,通过过滤将步骤五中的溶液排出,得到氯吡苯脲固体;
[0014]步骤七,对氯吡苯脲固体进行烘干,然后用水进行冲洗,冲洗完成后,再次进行烘干,得到氯吡苯脲成品。
[0015]优选的,所述附酸剂由碳酸钾、碳酸钠、三乙胺混合制成,碳酸钾、碳酸钠、三乙胺的质量比为2:3:1.5。
[0016]优选的,所述溶剂A由二氧六环、乙腈混合制成,二氧六环、乙腈的质量比为2:3.5。
[0017]优选的,所述催化剂采用吡啶、三丁胺、三辛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料。
[0018]优选的,所述溶剂B采用乙腈、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溶剂。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的反应温度为30

90℃。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的反应温度为75

170℃。
[0021]优选的,所述步骤一到步骤七中所使用的装置为氯吡苯脲制备装置,所述氯吡苯脲制备装置包括支架和反应箱,支架上设置有翻转机构,反应箱通过翻转机构与支架连接,反应箱的内部设置有分隔座,分隔座将反应箱分隔成第一反应腔和第二反应腔,第一反应腔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进出管,第二反应腔的上下两部分别设置有第二进出管和第三进出管,反应箱的上端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有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轴的外侧固定有若干第一搅拌叶,第一搅拌叶的外端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第一搅拌轴的下端固定有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固定有研磨座,研磨座的下侧固定有第三电动伸缩杆,第三电动伸缩杆的下端伸进第二反应腔内并固定有驱动座,第二反应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搅拌轴,第二搅拌轴的上端固定有与驱动座配合的驱动块,第二搅拌轴的外周固定有若干第二搅拌叶,第二搅拌叶的外端设置有第二搅拌组件,反应箱的下端开设有驱动腔,第二搅拌轴的下端伸进驱动腔内并固定有驱动轮,第二反应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若干传动轴,传动轴的下端伸进驱动腔内并固定有从动轮,驱动轮与从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传动轴的上端固定有滚珠丝杠,滚珠丝杠上设置有丝杠升降座,丝杠升降座之间固定连接有环形升降板,分隔座上开设有若干过滤孔,环形升降板的上侧固定有若干与过滤孔一一对应的顶针,研磨座的内部开设有温控腔,温控腔的上端设置有加热组件和制冷组件,温控腔的上端固定有震动组件,震动组件的下端固定有震动板,震动板的下侧固定有若干震动柱,震动柱的下端伸出研磨座,并固定有研磨头,震动柱的内部开设有若干导温腔,导温腔与温控腔连通,震动板上开设有若干通水孔。
[0022]采用以上结构,在工作时,将2


‑4‑
氨基吡啶、附酸剂、溶剂A和氯甲酸苯酯通过第一进出管加入到第一反应腔内,并开启驱动电机和加热组件,利用驱动电机带动第一搅拌轴旋转,第一搅拌轴带动第一搅拌叶和第一搅拌组件旋转,实现对溶液的边加热边搅拌,在反应完全后,利用加热组件提高溶剂的温度,实现对溶剂的蒸馏,从而使得2



吡啶
‑4‑
胺基甲酸苯酯析出,当2



吡啶
‑4‑
胺基甲酸苯酯析出完成后,开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生长促进用氯吡苯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2


‑4‑
氨基吡啶和附酸剂溶于的溶剂A中,再加入氯甲酸苯酯,边加热边搅拌,液相跟踪监控反应完全;步骤二,将反应完全的混合液进行蒸馏,从而析出2



吡啶
‑4‑
胺基甲酸苯酯;步骤三,对2



吡啶
‑4‑
胺基甲酸苯酯进行过滤,将剩余的溶液排出,并对2



吡啶
‑4‑
胺基甲酸苯酯进行干燥,然后再利用冲洗液进行冲洗,并再次干燥后进行粉碎;步骤四,将粉碎后的2



吡啶
‑4‑
胺基甲酸苯酯、苯胺和催化剂就加入到溶剂B中,边加热边搅拌,液相跟踪监控反应完全;步骤五,对步骤四的反应溶液进行蒸馏,蒸馏完成后加入适量的水,并对溶液进行降温,从而析出氯吡苯脲固体;步骤六,通过过滤将步骤五中的溶液排出,得到氯吡苯脲固体;步骤七,对氯吡苯脲固体进行烘干,然后用水进行冲洗,冲洗完成后,再次进行烘干,得到氯吡苯脲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促进用氯吡苯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附酸剂由碳酸钾、碳酸钠、三乙胺混合制成,碳酸钾、碳酸钠、三乙胺的质量比为2:3: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促进用氯吡苯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A由二氧六环、乙腈混合制成,二氧六环、乙腈的质量比为2: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促进用氯吡苯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采用吡啶、三丁胺、三辛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促进用氯吡苯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B采用乙腈、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溶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促进用氯吡苯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反应温度为30

9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促进用氯吡苯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反应温度为75

170℃。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促进用氯吡苯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到步骤七中所使用的装置为氯吡苯脲制备装置,所述氯吡苯脲制备装置包括支架(1)和反应箱(4),支架(1)上设置有翻转机构,反应箱(4)通过翻转机构与支架(1)连接,反应箱(4)的内部设置有分隔座(9),分隔座(9)将反应箱(4)分隔成第一反应腔(10)和第二反应腔(11),第一反应腔(10)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进出管(29),第二反应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峥峰王锦飞白玛
申请(专利权)人:陈峥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