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系统及染色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4947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染色方法,属于阳极氧化染色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00:控制单元控制取样回路取样,样品被输送至检测模块;S200:所述检测模块对样品进行检测并回传所测样品中各染色剂的浓度数据至控制单元;S300:所述控制单元判断是否加药;当所述控制单元判断加药时,执行S400:所述控制单元计算加药量并控制自动加药模块向染色槽中加药;加药完毕后执行S100;当所述控制单元判断不加药时,执行S100。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染色系统。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染色系统或染色方法后,可使得阳极染色制程能力和色差良率均得到有效提升。程能力和色差良率均得到有效提升。程能力和色差良率均得到有效提升。

Dyeing system and dye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染色系统及染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染色系统及染色方法,属于阳极氧化染色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阳极产线主要包括如下工艺步骤:脱脂、化抛、中和、阳极氧化、染色、封孔和除灰,金属(如,铝或铝合金)表面经过阳极氧化后可以着染目标颜色。随着染色的进行,染色槽中各染色剂的浓度是逐渐减小的,这就使得随着时间的进行,染色槽内一些染色剂的浓度会不够,各染色剂之间的配比也会变动,进而使得产品出现色差,传统的阳极作业模式下,无法有效监控染色槽中各染色剂的浓度,更没有办法准确调整染色槽中各染色剂的配比,这就使得产品色差波动大、良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染色槽中各染色剂浓度进行实时监控及调整的染色系统和染色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控制单元控制取样回路取样,样品被输送至检测模块;S200:所述检测模块对样品进行检测并回传所测样品中各染色剂的浓度数据至控制单元;S300:所述控制单元判断是否加药;当所述控制单元判断加药时,执行S400:所述控制单元计算加药量并控制自动加药模块向染色槽中加药;加药完毕后执行S100;当所述控制单元判断不加药时,执行S100。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执行所述S100之前,所述控制单元先判断是否有飞靶入槽信号,如果有,则执行S100;如果没有,则再次判断是否有飞靶入槽信号。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当所述控制单元判断为不加药时,执行控制单元判断是否有飞靶入槽信号,如果有,则执行S100;如果没有,则再次判断是否有飞靶入槽信号。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执行步骤S400中的自动加药模块向染色槽中加药之前,判断待加药染色槽中是否有飞靶,如果有,则等待飞靶移出后再加药,如果没有,则加药。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执行步骤S400时或之后,将步骤S400中所述控制单元计算的加药量数据上传至Trace系统。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执行步骤S200之后,将步骤S200中所述检测模块测得的样品中各染色剂的浓度数据上传至Trace系统。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首次执行步骤S300之前由操作人员输入目标浓度数据和可偏离目标浓度的程度数据作为是否加药的判断依据;和/或,在首次执行步骤S400之前,操作人员输入浓缩液浓度和染槽体积,用以计算加药量。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当所述控制单元判断不加药时,在执行其他步骤之前,先执行S500:将样品中各染色剂浓度的数据上传至上一级控制单元和/或显示屏
显示。
[0012]此外,本专利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染色系统,包括染色槽、控制单元、在线监测模块和自动加药模块;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在线监测模块和所述自动加药模块的运行;所述在线监测模块包括取样回路和检测模块,所述取样回路能够从所述染色槽中抽取染液样品,所述检测模块能够检测所述染液样品中各染色剂的浓度;所述自动加药模块能够向所述染色槽中添加染色剂的浓缩液以调整所述染色槽中染色剂的浓度。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取样回路中包括取样前处理模块、取样清洗切换阀以及取样管道;所述取样管道在所述取样回路中起连通作用;所述取样前处理模块中包括泵,能够将染液从所述染色槽中抽取到所述取样回路中;所述取样清洗切换阀连接在所述取样前处理模块和所述检测模块之间,其具备两种工作状态:当其处于第一状态时,染液样品经所述取样清洗切换阀被抽至所述检测模块;当其处于第二状态时,清洗液流经所述取样清洗切换阀、所述检测模块流向收集废液的管道。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取样前处理模块包括进液泵、出液泵和取样盒;所述进液泵能够把所述染色槽中的染液经所述取样管道泵入所述取样盒中,所述出液泵能够把染液从所述取样盒中泵出并经取样管道流回所述染色槽中。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加药模块中包括保温槽、加药存储桶以及加药蠕动泵;所述加药存储桶内装有染色剂的浓缩液,所述加药存储桶放置在所述保温槽内;所述保温槽能够将其内的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所述加药蠕动泵能够向所述染色槽内泵入所述浓缩液。
[00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有以下优点:
[0017]通过实时监测染色槽中染色剂的浓度并进行调整,使得阳极染色制程更稳定,减少色差波动与良率损失。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染色系统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染色系统中部分结构放大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染色方法模式一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染色方法模式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果存在若干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当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说明,不同附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内容并不代表与本专利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与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产品和/或方法的例子。
[0023]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或“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0024]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例如“第一”、“第二”以及
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特征的命名。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本专利技术中出现的“前”、“后”、“上”、“下”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某一特定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是一种开放式的表述方式,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的元件及其等同物,这并不排除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还可以包含其他元件。本专利技术中如果出现“若干”,其含义是指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002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染色系统,其包括染色槽1、控制单元2、在线监测模块3、自动加药模块4。
[0026]经阳极氧化后的待染色件在飞靶的带动下进入所述染色槽1中进行染色。
[0027]参照图1,所述在线监测模块3包括取样回路31和检测模块32。所述取样回路31包括取样前处理模块311、取样清洗切换阀312以及取样管道313。所述取样前处理模块311的一端通过所述取样管道313连通所述染色槽1,所述取样前处理模块31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取样清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0:控制单元(2)控制取样回路(31)取样,样品被输送至检测模块(32);S200:所述检测模块(32)对样品进行检测并回传所测样品中各染色剂的浓度数据至控制单元(2);S300:所述控制单元(2)判断是否加药;当所述控制单元(2)判断加药时,执行S400:所述控制单元(2)计算加药量并控制自动加药模块(4)向染色槽中加药;加药完毕后执行S100;当所述控制单元(2)判断不加药时,执行S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S100之前,所述控制单元(2)先判断是否有飞靶入槽信号,如果有,则执行S100;如果没有,则再次判断是否有飞靶入槽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单元(2)判断为不加药时,执行控制单元(2)判断是否有飞靶入槽信号,如果有,则执行S100;如果没有,则再次判断是否有飞靶入槽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步骤S400中的自动加药模块(4)向染色槽(1)中加药之前,判断待加药染色槽(1)中是否有飞靶,如果有,则等待飞靶移出后再加药,如果没有,则加药。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步骤S400时或之后,将步骤S400中所述控制单元(2)计算的加药量数据上传至Trace系统。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步骤S200之后,将步骤S200中所述检测模块(32)测得的样品中各染色剂的浓度数据上传至Trace系统。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首次执行步骤S300之前由操作人员输入目标浓度数据和可偏离目标浓度的程度数据作为是否加药的判断依据;和/或,在首次执行步骤S400之前,操作人员输入浓缩液浓度和染槽体积,用以计算加药量。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单元(2)判断不加药时,在执行其他步骤之前,先执行S500:将样品中各染色剂浓度的数据上传至上一级控制单元和/或显示屏显示。9.一种染色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宏飞谢大成杨新煌孙涛殷石见
申请(专利权)人:立铠精密科技盐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