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防风罩及焊接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277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焊接防风罩及焊接机器人,焊接防风罩包括防风罩体、柔性防护组件和弹性伸缩组件,柔性防护组件设置于防风罩体的底部的周向,并围成周向密封的空间,柔性防护组件的本体内设置有容置腔,多组弹性伸缩组件沿防风罩体的周向设置,并设置于防风罩体的底部,弹性伸缩组件伸入容置腔内,弹性伸缩组件能够将柔性防护组件抵压于待焊接面。该焊接防风罩的弹性伸缩组件伸入柔性防护组件的容置腔内,弹性伸缩组件能够将柔性防护组件抵压于待焊接面,进而使得柔性防护组件与待焊接面紧密贴合,有效起到较好的防风作用,避免漏风,使得焊接防风罩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待焊接面,提高焊接机器人形成的焊缝的焊接质量。焊接质量。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焊接防风罩及焊接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焊接
,尤其涉及一种焊接防风罩及焊接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钢结构在建筑行业内应用越来越多,焊接工作量不断加大,焊接机器人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焊接机器人的现场焊接质量是钢结构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焊接过程中,环境中风对焊接机器人形成的焊缝的焊接质量的影响很大,如何解决风对焊缝的焊接质量的影响成为一大难题。
[0003]为解决上述难题,现有的做法是在焊接机器人上设置防风装置,将焊枪设置于防风装置的内部进行焊接,以阻挡风进入到防风装置内部。为了避免防风装置与待焊接面之间存在间隙而影响防风效果,防风装置包括防风罩体,在防风罩体的底部设置柔性防护组件,柔性防护组件能够很好地与待焊接面接触,避免缝隙的产生,以对防风装置的内部焊枪起到较好的防风效果,一定程度保证焊缝的焊接质量。此外,焊接机器人在移动时,容易产生颠簸,柔性防护组件能够避免防风罩与待焊接面产生刚性碰撞,提高防风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4]上述结构的防风装置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防风效果,但是对于不同曲面的待焊接面的焊接过程中,柔性防护组件会存在无法与待焊接面紧密接触的情况,导致风进入到防风装置内,焊接机器人形成的焊缝的焊接质量仍无法满足需求。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防风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待焊接面,起到较好防风的作用,避免漏风,提高焊接机器人形成的焊缝的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焊接防风罩及焊接机器人,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待焊接面,起到较好防风的作用,避免漏风,提高焊接机器人形成的焊缝的焊接质量。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焊接防风罩,包括:
[0008]防风罩体;
[0009]柔性防护组件,设置于所述防风罩体的底部的周向,并围成周向密封的空间,所述柔性防护组件的本体内设置有容置腔;及
[0010]弹性伸缩组件,多组所述弹性伸缩组件沿所述防风罩体的周向设置,并设置于所述防风罩体的底部,所述弹性伸缩组件伸入容置腔内,所述弹性伸缩组件被配置为能够将所述柔性防护组件抵压于待焊接面。
[0011]该焊接防风罩的防风罩体的底部的周向设置有柔性防护组件,柔性防护组件围成周向密封的空间,弹性伸缩组件沿防风罩体的周向设置于防风罩体的底部,弹性伸缩组件伸入柔性防护组件的容置腔内,弹性伸缩组件能够将柔性防护组件抵压于待焊接面,进而使得柔性防护组件与待焊接面紧密贴合,有效起到较好的防风作用,避免漏风,使得焊接防
风罩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待焊接面,提高焊接机器人形成的焊缝的焊接质量。
[0012]作为上述焊接防风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伸缩组件包括:
[0013]底脚,沿所述防风罩体的高度方向移动设置于所述防风罩体底部;及
[0014]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底脚和所述防风罩体之间,所述弹性件被配置为能够使所述底脚将所述柔性防护组件抵压于所述待焊接面。
[0015]弹性伸缩组件的底角沿防风罩体的高度方向移动设置于防风罩体的底部,弹性件设置于底脚和防风罩体之间,使得通过弹性件的弹力驱动底脚沿防风罩体的高度方向移动,以通过底脚将柔性防护组件抵压于不同的待焊接面,该弹性伸缩组件结构简单,容易制备。
[0016]作为上述焊接防风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焊接防风罩还包括:
[0017]导向部,设置于所述防风罩体的底部围板上,每组所述弹性伸缩组件均对应设置有一组所述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被配置为引导所述底脚沿所述防风罩体的高度方向移动。
[0018]导向部的设置能够引导底脚沿防风罩体的高度方向移动,避免底脚的移动发生偏斜,进而导致无法将柔性防护组件抵压于待焊接面的现象。
[0019]作为上述焊接防风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部包括:
[0020]壳体,设置于所述底部围板上;及
[0021]多组导向辊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多组所述导向辊组沿所述防风罩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每组所述导向辊组均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导向辊,所述底脚的一端穿过所述底部围板伸入所述壳体内,并位于两个所述导向辊之间,所述底脚与所述导向辊滚动接触。
[0022]该结构的导向部,通过底脚与导向辊的滚动接触,实现对底脚的导向作用,而且底脚与导向辊之间滚动接触,减小了导向辊对底脚的摩擦阻力。
[0023]作为上述焊接防风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脚包括:
[0024]支撑杆,其与各组所述导向辊组的所述导向辊滚动配合;及
[0025]导向轮,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底端;
[0026]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上,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向轮和所述底部围板相抵接。
[0027]底脚包括支撑杆以及设置于支撑杆底端的导向轮,导向轮的设置能够便于焊接防风罩的移动。
[0028]作为上述焊接防风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的未设置所述导向轮的一端由所述壳体伸出,且所述支撑杆的伸出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止挡件。
[0029]支撑杆的未设置导向轮的一端由壳体伸出,支撑杆的伸出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止挡件,止挡件的设置用于防止支撑杆缩回壳体内,避免支撑杆脱离导向部的风险。
[0030]作为上述焊接防风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风罩体的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侧壁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由所述防风罩体的顶端向其底端朝向背离所述防风罩体的中心延伸。
[0031]防风罩体的弧形面的设置能够引导风朝向远离待焊接面的方向流动,减少待焊接面受风的影响。
[0032]作为上述焊接防风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风罩体的未设置所述弧形面的一侧
设置有观察窗,所述防风罩体的设置所述观察窗位置处设置有门体,所述门体被配置为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观察窗。
[0033]防风罩体上设置有观察窗,并设置有能够打开或关闭观察窗的门体,以便于对焊接防风罩内部的焊接情况进行观察。
[0034]作为上述焊接防风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焊接防风罩还包括:
[0035]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防风罩体和车主体之间,所述连接组件被配置为能够调节所述防风罩体的高度。
[0036]连接组件的设置能够调节防风罩体的高度,以适用于不同的焊接需求。
[003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焊接机器人,包括车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车主体上的如上述的焊接防风罩。
[0038]该焊接机器人通过上述的焊接防风罩,能够适用不同的待焊接面,提高焊接质量。
[003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40]本技术提出的焊接防风罩,该焊接防风罩的防风罩体的底部的周向设置有柔性防护组件,柔性防护组件围成周向密封的空间,弹性伸缩组件沿防风罩体的周向设置于防风罩体的底部,弹性伸缩组件伸入柔性防护组件的容置腔内,弹性伸缩组件能够将柔性防护组件抵压于待焊接面,进而使得柔性防护组件与待焊接面紧密贴合,有效起到较好的防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接防风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风罩体(1);柔性防护组件(2),设置于所述防风罩体(1)的底部的周向,并围成周向密封的空间,所述柔性防护组件(2)的本体内设置有容置腔(20);及弹性伸缩组件(3),多组所述弹性伸缩组件(3)沿所述防风罩体(1)的周向设置,并设置于所述防风罩体(1)的底部,所述弹性伸缩组件(3)伸入容置腔(20)内,所述弹性伸缩组件(3)被配置为能够将所述柔性防护组件(2)抵压于待焊接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防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组件(3)包括:底脚(31),沿所述防风罩体(1)的高度方向移动设置于所述防风罩体(1)底部;及弹性件(32),设置于所述底脚(31)和所述防风罩体(1)之间,所述弹性件(32)被配置为能够使所述底脚(31)将所述柔性防护组件(2)抵压于所述待焊接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防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防风罩还包括:导向部(4),设置于所述防风罩体(1)的底部围板上,每组所述弹性伸缩组件(3)均对应设置有一组所述导向部(4),所述导向部(4)被配置为引导所述底脚(31)沿所述防风罩体(1)的高度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接防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4)包括:壳体(41),设置于所述底部围板上;及多组导向辊组(42),设置于所述壳体(41)的内部,且多组所述导向辊组(42)沿所述防风罩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每组所述导向辊组(42)均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导向辊(421),所述底脚(31)的一端穿过所述底部围板伸入所述壳体(41)内,并位于两个所述导向辊(421)之间,所述底脚(31)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消冰李军旗陈永徐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