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红养中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4245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三红养中丸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三红养中丸包括如下组分:花生仁、红枣、红小豆/红豆、腰果、核桃、麦芽糖糖醇液、甘油、薏苡仁、鸡内金、芡实、莲子、山药、茯苓。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可以解决三红丸(花生仁、红枣、红小豆/红豆)相关技术中糖类粘合剂的使用导致的口感过甜腻的问题;同时能有效治疗因内湿过重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大便黏腻问题,毒副作用小的祛湿食补丸,能达到口感不甜腻,祛湿健脾的效果。祛湿健脾的效果。

Sanhong Yangzhong pil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红养中丸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
,具体的说,涉及三红养中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湿气是一种中医理论概念。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是湿气的来源,湿邪过重则易伤阳气。认为通过饮食、起居可以对湿气进行调节。湿为阴邪,易袭阴位,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趋下,多见下部症状,如腹泻、小便异常、水肿等。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病,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等健康问题,为人们的生活健康带来许多不便,虽然中药中的白芥子、葶苈子,方剂如五苓散、苓桂术甘汤、三子养亲汤、三仁汤等等,都是祛湿的利器,但这些药物往往不便于服用,煎煮麻烦。因此便于日常服用的食补产品的研制势在必行。
[0003]关于三红丸的产品有很多相关报道,例如中国专利CN104027473A公开的一种治疗痛经药丸及其制备方法,及CN102908512A公开的一种能增长气力的红枣茯苓丸的制备方法,都是由多种药物组合三红(花生仁、红枣、红小豆/红豆)元素,并制作为蜜丸,方便服用,不易造成有效成分的破坏,但有关于祛湿清热、消食化积类的三红丸并未有相关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红养中丸及其制备方法,既可以解决三红丸(花生仁、红枣、红小豆/红豆)相关技术中糖类粘合剂的使用导致的口感过甜腻的问题;同时提供一种能有效治疗因内湿过重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大便黏腻问题,毒副作用小的祛湿食补丸,能达到口感不甜腻,祛湿健脾的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所述的三红养中丸,包括如下组分:花生仁、红枣、红小豆/红豆、腰果、核桃、麦芽糖糖醇液、甘油、薏苡仁、鸡内金、芡实、莲子、山药、茯苓。
[0007]进一步优选,按重量份计,三红养中丸包括如下组分:花生仁7~9份、红枣3~5份、红小豆/红豆1~3份、腰果1~2份、核桃2份、麦芽糖糖醇液4~5份、甘油0~1份、薏苡仁1~2份、鸡内金1~2份、芡实1~2份、莲子1~2份、山药1~2份、茯苓1~2份。
[0008]花生仁:花生仁中含有25%~36%的蛋白质,是植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花生蛋白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除蛋氨酸含量较低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均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规定的标准,尤其是赖氨酸含量高、有效利用率达98.8%。花生仁中还富含微量营养素,包括13种维生素和26种矿物元素,特别是维生素E、烟酸、叶酸、维生素B1、镁、钙、铜、钾等的含量丰富[1]。花生还富含生理活性物质,如植物甾醇、皂角苷、白藜芦醇、原花色素、黄酮类等抗氧化剂,其中白藜芦醇是葡萄含量的908倍。
[0009]红枣:红枣味甘、性温、无毒,入心、脾、胃经。红枣既是普通食品,也是常用的药品,久食或入药膳,有补气血,益脾胃,通九窍,和百药,润肤养颜,强志延年养生保健功效。此外,在现代医学理论中,红枣含有多糖、芦丁、维生素C、五环三萜类物质、皂甙、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等成分对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作用有显著效果。
[0010]红小豆:红小豆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为22.65%左右;红小豆中的膳食纤维含量约为精米的20倍;此外,红小豆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红小豆是一种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营养丰富的杂粮食品。
[0011]腰果:腰果含有丰富的脂肪、糖类、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其中蛋白质的含量约为18~24%,还含有许多功能性成分如必需脂肪酸、磷脂、微量元素、多酚、黄酮等而具有健胃、补血、润肺、益肾、补脑、延缓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功效。
[0012]核桃:核桃中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叶酸、烟酸、钙、磷、钾、镁、铁、锌、硒、铜、锰、碘和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还含有胡桃醌、亚油酸、亚麻酸、无机盐、丙酮酸等对人体有益的活性成分,并具有健脑、抗菌、抗氧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癌、抗肿瘤、镇痛、美容、排石、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
[0013]薏苡仁、鸡内金、芡实、莲子、山药、茯苓:【中药配伍方解】山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莲子补脾止泻、养神益肾;茯苓利水渗湿,健脾益气;薏苡仁健脾止泻,清热解毒;鸡内金健脾祛湿,消食导滞;芡实固肾益精,补脾祛湿;六者相配,共奏健脾养胃、祛湿清热,补益心肺,消食化积,调肝固肾之效。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三红养中丸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15](1)称取炒制过的腰果、核桃、花生仁搅拌打粉直到出油成酱,加入食用粘合剂甘油和麦芽糖醇液混合;
[0016](2)称取炒制过的红小豆/红豆、红枣、薏苡仁、鸡内金、芡实、莲子、薏苡仁、山药打粉,后加入茯苓粉与前步骤混合物一起混合复配;
[0017](3)将复配后的原料制丸、干燥、分装包装即可。
[0018]进一步的,所述复配的时间为20min。
[0019]进一步的,所述包装的方法为每粒充氮包装。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传统的丸剂产品多用蜂蜜、麦芽糖醇液、低聚果糖等甜类产品作为粘合剂;本专利技术通过复配甘油使用,使传统的甜味粘合剂的添加量减少,有效解决口感过于甜腻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能有效治疗因内湿过重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大便黏腻问题,毒副作用小的祛湿食补丸,能达到口感不甜腻,祛湿健脾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0023]以下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0024]实施例1
[0025]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原料进行制备:花生仁8份、红枣5份、红小豆3份、腰果2份、核桃2份、麦芽糖糖醇液4份、甘油1份、薏苡仁1份、鸡内金1份、芡实1份、莲子1份、山药1份、茯苓1份;
[0026](1)称取炒制过的腰果、核桃、花生仁搅拌打粉直到出油成酱,加入食用粘合剂甘油和麦芽糖醇液混合;
[0027](2)称取炒制过的红小豆/红豆、红枣、薏苡仁、鸡内金、芡实、莲子、薏苡仁、山药打
粉,后加入茯苓粉与前步骤混合物一起混合复配;
[0028](3)将复配后的原料制丸、干燥、分装。
[0029]实施例2
[0030]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原料进行制备:花生仁7份、红枣4份、红小豆1份、腰果1份、核桃1份、麦芽糖糖醇液4份、甘油1份、薏苡仁2份、鸡内金2份、芡实2份、莲子2份、山药2份、茯苓2份;
[0031](1)称取炒制过的腰果、核桃、花生仁搅拌打粉直到出油成酱,加入食用粘合剂甘油和麦芽糖醇液混合;
[0032](2)称取炒制过的红小豆/红豆、红枣、薏苡仁、鸡内金、芡实、莲子、薏苡仁、山药打粉,后加入茯苓粉与前步骤混合物一起混合复配;
[0033](3)将复配后的原料制丸、干燥、分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三红养中丸,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花生仁、红枣、红小豆/红豆、腰果、核桃、麦芽糖糖醇液、甘油、薏苡仁、鸡内金、芡实、莲子、山药、茯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红养中丸,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花生仁7~9份、红枣3~5份、红小豆/红豆1~3份、腰果1~2份、核桃2份、麦芽糖糖醇液4~5份、甘油0~1份、薏苡仁1~2份、鸡内金1~2份、芡实1~2份、莲子1~2份、山药1~2份、茯苓1~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红养中丸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融昕李焱牛延菲孔庆龙罗玉王煜唐文旭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