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中药茯苓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中药茯苓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9768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茯苓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刚采挖的鲜茯苓,去除表面的泥沙,放入蒸锅中蒸制,后趁茯苓菌核表面未干时去皮,切成片,采用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或焦亚硫酸盐浸泡切片,放入干燥箱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工方法获得的茯苓色泽白,感官评价高,品质上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草药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替代硫熏并具有高感官评价和成品率,品质上乘的中药茯苓产地趁鲜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茯苓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acocos的干燥菌核,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效。

2、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400余种常用中药材中,除少数品种鲜用外,绝大多数需进行产地初加工,以便于储存、运输及后续炮制。产地趁鲜加工是保证中药材品质和安全的重要环节。茯苓属于现行药典允许的69种可在产地趁鲜切制的中药材之一。

3、产地加工茯苓饮片的方式主要有4种:1)鲜茯苓—去皮—切制—干燥;2)鲜茯苓—发汗—去皮—切制—干燥;3)鲜茯苓—蒸制—去皮—切制—干燥;4)鲜茯苓—发汗—蒸制—去皮—切制—干燥。其中,发汗切制是茯苓的传统加工方法,但耗时较长且需大量人工;趁鲜切制成本低,但加工的成品外观品质欠佳,成品率低;蒸制切制方法的成品率高,现已逐渐成为主流的加工方法。传统“发汗”处理的茯苓成品,可改善茯苓的外观性状,使其显著变白,而水蒸气蒸制处理茯苓的成品显著变黄、变红,色泽变差。

4、硫磺熏蒸广泛用于食品、农产品及药材等领域的加工及贮藏过程。硫磺属于低毒危化品,可对人体的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等多个系统产生强烈的刺激,熏蒸后残留的二氧化硫也会对人体免疫功能、生殖功能等造成一定的伤害。茯苓进行硫熏的原因主要是为避免加工及贮藏过程中茯苓霉变、虫蛀等情况,其次茯苓药材在性状中以“白”为优,硫熏对茯苓药材表面有一定“增白”作用。开始普遍是将茯苓削皮、切制、晾晒后熏硫,即熏硫为加工过程最后一道工序。2015年版《中国药典》开始对中药材so2残留作出明确限制,为适应药典新要求,减少最终产品的so2残留量,在此之后茯苓的熏硫步骤提前到削皮之前,部分加工户还会采取“脱硫”处理。

5、硫磺熏蒸问题是制约整个茯苓产业的一大诟病,极大影响我国茯苓的国内外声誉。

6、研发人员发现蒸制法茯苓的除了色泽较差外,碎末度、裂纹、边角齐整度等方面还是比“发汗”好很多。如果能够解决水蒸气蒸制处理造成的变黄、变红,色泽变差的问题,则可以明显提升茯苓成品的商品价值。

7、现有技术也有关于替代硫熏技术的研究。如文献1研究发现利用亚硫酸钠防腐抗菌作用,在枸杞加工贮存中采用亚硫酸钠替代硫熏,经亚硫酸钠浸泡-热空气干燥枸杞制品具有品质优良、耐储存和食用安全的特点。

8、文献2研究发现亚硫酸钠溶液浸泡处理可有效地保持脱水蒜片品质,浸泡时间及浸泡温度对蒜片品质总体影响较小。

9、文献3研究发现当归经臭氧处理后化学成分变化程度较硫熏处理小,有望成为当归硫熏处理的替代技术。

10、文献4研究发现用硫化氢熏蒸后的白芍,二氧化硫的残留量和芍药苷、没食子酸等活性成分均无明显变化,同样能起到漂白、干燥、防霉、杀虫的作用,可为白芍的前期处理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1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采用盐腌法制备药材白芷等,解决了自然干燥法的块茎大量腐烂或霉变的问题,可以替代硫磺熏蒸法和干燥法(cn104906157a等)。

12、使用还原型漂白剂亚硫酸钠则具有不错的效果。但是,上述技术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臭氧、硫化氢不易获得和处理控制,腌制法后续盐味不易去除等。

13、基于茯苓硫磺熏蒸的问题,研发人员寻求替代其的技术。即能使收获的大批新鲜的茯苓在产地得到快速、有效、简便的处理,又能替代硫磺熏蒸技术,限制硫磺的加入和残留,还能防止晾晒和仓储期间的发霉虫蛀现象,提高茯苓白度和品质。

14、文献1:《亚硫酸钠浸泡-热空气干燥加工枸杞的质量评价》

15、文献2:《亚硫酸钠浸泡预处理对脱水蒜片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

16、文献3:《臭氧与硫熏处理后当归品质变化情况的比较》

17、文献4:《硫化氢替代硫磺熏蒸对白芍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2、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替代硫熏,并具有高白度和或高感官评价,品质上乘的中药茯苓产地趁鲜加工方法。

3、具体的方案是:

4、将鲜茯苓清洗蒸制去皮,切片,亚硫酸盐和或亚硫酸氢盐或焦亚硫酸盐浸泡,干燥。

5、进一步,蒸制时间为0.5-1.5h。

6、进一步,茯苓片的切制厚度为2-6mm。

7、进一步,亚硫酸盐为亚硫酸钾或钠盐,亚硫酸氢盐为亚硫酸氢钾或钠盐,焦亚硫酸盐为焦亚硫酸钾或钠盐。

8、进一步,亚硫酸氢盐的浓度为0.25%-0.5%。

9、进一步,料液比1:3-1:30。

10、进一步,干燥温度为30-65℃。

11、进一步,干燥时间为3-20h。

12、技术效果

13、研究人员针对还原型漂白剂进行研究寻求其替代硫熏用于茯苓片的处理。研究发现还原型漂白剂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和焦亚硫酸盐均可用于茯苓片的处理,测定结果表明其二氧化硫残留均远低于硫熏和药典规定限度。并达到了很高的茯苓成品感官评价和成品率,得到的茯苓片品质上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茯苓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茯苓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制时间为0.8-1.1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茯苓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片厚度为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茯苓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硫酸氢盐的浓度为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茯苓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泡时的料液比为1:3-1: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茯苓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温度为45-5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茯苓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时间9-11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茯苓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茯苓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制时间为0.8-1.1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茯苓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片厚度为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茯苓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文旭杨绍祥洪慧敏吴德坤张力彬苏莎李强夏瑶梁建华宁竹青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