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贴合成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417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系一种立体贴合成型装置,包括薄膜夹持治具、产品治具及仿形机构,其中薄膜夹持治具提供夹持光学薄膜,产品治具提供设置曲面产品,而且产品治具与薄膜夹持治具在原始位置与贴附位置之间移动,仿形机构活动地设在薄膜夹持治具上,且仿形机构设有复数个气流通道,仿形机构先将光学薄膜调整成预成型光学薄膜,并在贴附位置让预成型光学薄膜接触到曲面产品,而各气流通道再依照预成型光学薄膜接触到曲面产品接触顺序提供正压气体到光学薄膜的上表面,将光学薄膜的下表面贴合到曲面产品的贴附表面。贴附表面。贴附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贴合成型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系有关于贴合装置及方法,尤指一种光学薄膜贴合在凹面产品的立体贴合成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工艺水平不断的提升,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可以弯曲的特性,使得市场上的出现各种配置曲面屏幕的电子产品,甚至是提供触控功能的立体曲面屏幕,此种立体曲面屏幕的架构,以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布第CN103955306A号(专利技术名称:三维曲面触控面板,以下称专利前案)为例,曲面触控面板的组成一般为保护玻璃(Cover lens)与触控感测薄膜(Sensor film),在安全性的考虑上,则会在保护玻璃与触控感测薄膜之间再贴附防爆膜(ASF)防止玻璃飞溅。当触控面板的保护玻璃选用三维(3D)曲面玻璃时,其相较于平面保护玻璃,三维曲面玻璃的外观设计具有流线型与立体质感,在触控面板上的立体触感极佳,且三维曲面玻璃能呈现放大效果,并包含无边框外壳设计等优点。
[0003]又,专利前案提到触控感测薄膜或防爆膜等光学薄膜,通过光学胶与三维曲面的保护面板贴合固定后,其薄膜材料边缘在曲面贴合处会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贴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夹持治具,所述薄膜夹持治具提供夹持光学薄膜;产品治具,系设在对应所述薄膜夹持治具的位置,并提供曲面产品;及仿形机构,系设在薄膜夹持治具位于相隔光学薄膜一段距离的初始位置,所述仿形机构在所述初始位置以及调整所述光学薄膜形状的预成型位置之间移动,所述仿形机构的压合表面对所述光学薄膜的上表面,且所述压合表面的形状与所述曲面产品的贴附表面形状相对应,且所述仿形机构设有复数个气流通道,各气流通道延伸到所述压合表面,提供导引正压气体到所述光学薄膜的上表面;其中,所述产品治具与所述薄膜夹持治具系由原始位置被驱动而位移到所述薄膜夹持治具与所述产品治具之间的贴附位置,或者被驱动离开所述贴附位置回到所述原始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贴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表面的形状与所述曲面产品的贴附表面形状相对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贴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表面的曲率小于所述贴附表面的曲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贴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气流通道提供所述正压气体的顺序,系为依照所述光学薄膜的下表面与所述贴附表面接触的顺序。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贴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气流通道提供正压气体的顺序,系以所述光学薄膜的下表面最早接触到所述贴附表面的位置为中心逐渐向外扩展。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贴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气流通道提供正压气体的顺序,系如同倒等腰三角形形状,且所述等腰倒三角形的顶角为所述光学薄膜的下表面最早接触到所述贴附表面的位置。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贴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气流通道提供正压气体的顺序,系如同拋物线的形状,其中所述拋物线的切线斜率为零的位置为所述光学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林蔡正丰
申请(专利权)人:业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