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994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行走组件;驱动组件;鞍座组件;电源组件;悬架组件;其中,车身覆盖件还包括设于车架后端的后挡泥板,后挡泥板设有用于安装尾灯的安装孔,安装孔设于后挡泥板的后端部,安装孔的开口设于后挡泥板的下表面,安装孔的中心线基本垂直于后挡泥板的下表面,尾灯基本沿垂直于后挡泥板下表面并向上的方向通过紧固件与安装孔相互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尾灯直接安装到后挡泥板上的方案,省略了尾灯安装架,能够降低车辆的重量。同时采用由下向上的尾灯安装方向,对于车身较低的儿童全地形车,能够降低尾灯拆装的难度,增加维修便利性。利性。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地形车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玩乐用途的全地形车愈发受到欢迎。同时也催生了儿童全地形车的市场和需求。
[0003]儿童全地形车和通常的全地形车一样,在车辆的尾部都设置了用于警示和照明作用的尾灯。
[0004]但是申请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5]现有技术中尾灯通过尾灯安装架安装到车辆的尾部,尾灯安装架额外地增加了车辆的重量。采用尾灯安装架转接后,尾灯固定件的安装方向为沿水平方向,由于儿童全地形车自身高度较低,拆装尾灯时需要下蹲,增加了维修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全地形车,其舍弃了传统的尾灯安装架,尾灯直接由下向上的方向直接安装在后挡泥板上。在儿童全地形车高度较低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尾灯拆装的难度,增加维修便利性。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地形车,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包括车架主体;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连接至车架;行走组件,包括第一行走轮组和第二行走轮组;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行走轮组和第二行走轮组的至少其中之一,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鞍座组件,设置在车架上方;电源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鞍座组件下方,电源组件包括可给驱动组件供电的主电源;悬架组件,包括前悬架和后悬架,第一行走轮组通过后悬架连接至车架,第二行走轮组通过前悬架连接至车架;其中,车身覆盖件还包括设于车架后端的后挡泥板,后挡泥板设有用于安装尾灯的安装孔,安装孔设于后挡泥板的后端部,安装孔的开口设于后挡泥板的下表面,安装孔的中心线基本垂直于后挡泥板的下表面,尾灯基本沿垂直于后挡泥板下表面并向上的方向通过紧固件与安装孔相互固定。
[0008]进一步地,后挡泥板中的尾灯安装孔关于左右方向对称设置。
[0009]进一步地,安装孔的开口垂直朝向后挡泥板的正下方或倾斜朝向挡泥板的后下方。
[0010]进一步地,后挡泥板的下表面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以行走组件与地面接触点所在的平面为接触平面,安装孔的中心线与接触平面的夹角大于等于45
°
且小于等于90
°

[0011]进一步地,后挡泥板的下表面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以行走组件与地面接触点所在的平面为接触平面,安装孔的中心线与接触平面的夹角大于等于60
°
且小于等于90
°

[0012]进一步地,车身覆盖件还包括设于全地形车两侧用于供驾驶者脚踏的脚踏板,位于全地形车右侧的脚踏板上设有用于脚刹穿过的安装开孔。
[0013]进一步地,脚刹包括脚刹踏板臂和连接在脚刹踏板臂上的脚刹踏板。
[0014]进一步地,脚刹踏板臂与脚刹踏板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0015]进一步地,安装开孔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大于脚刹踏板臂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安装开孔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小于脚刹踏板沿前后方向的尺寸。
[0016]进一步地,安装开孔沿上下方向的尺寸大于脚刹踏板臂沿上下方向的尺寸,安装开孔沿上下方向的尺寸小于脚刹踏板沿上下方向的尺寸。
[0017]本申请实现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8]由于采用了尾灯直接安装到后挡泥板上的方案,省略了尾灯安装架,能够降低车辆的重量。同时采用由下向上的尾灯安装方向,对于车身较低的儿童全地形车,能够降低尾灯拆装的难度,增加维修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申请中全地形车的一种示意图;
[0020]图2为本申请中全地形车的一种俯视示意图;
[0021]图3为本申请中全地形车的一种剖视示意图;
[0022]图4为本申请中全地形车中鞍座组件的一种示意图;
[0023]图5为本申请中全地形车中鞍座锁钩的一种示意图;
[0024]图6为本申请中全地形车中锁钩本体的一种示意图;
[0025]图7为本申请中全地形车中鞍座锁钩与后挡泥板位置关系的一种示意图;
[0026]图8为本申请中全地形车中鞍座组件位置关系的一种示意图;
[0027]图9为本申请中全地形车中鞍座组件位置关系的另一种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申请中全地形车中鞍座组件与第一电源位置关系的一种示意图;
[0029]图11为本申请中全地形车中充电盖组件的一种示意图;
[0030]图12为本申请中全地形车中充电盖组件闭合状态的一种剖视示意图;
[0031]图13为本申请中全地形车中充电盖组件打开状态的一种剖视示意图;
[0032]图14为本申请中全地形车中鞍座组件中压力传感器和加热组件位置的一种示意图;
[0033]图15为本申请中全地形车中转向组件的一种示意图;
[0034]图16为本申请中全地形车中信息显示装置位置关系的一种示意图;
[0035]图17为本申请中全地形车中仪表组件及信息输入装置的一种示意图;
[0036]图18为本申请中全地形车中车身覆盖件的一种示意图;
[0037]图19为本申请中全地形车中脚刹的一种示意图;
[0038]图20为本申请中全地形车中高压分线单元的一种示意图;
[0039]图21为本申请中尾灯安装的一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4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全地形车100包括:车架11、行走组件12、车身覆盖件13、电源组件14、鞍座组件15、传动组件16、制动组件17、转向组件18、驱动组件19、车灯组件21、操作组件22、悬架组件23、控制单元24以及仪表组件25。为了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定义了如图1所示的前侧、后侧、上侧和下侧,及如图2所示的左侧、右侧、前侧和后侧。车架11用于支撑车身覆盖件13。行走组件12位于车架11的下方且能带动全地形车100移动,行走组件12包括第一行走轮组121和第二行走轮组122,第一行走轮组121包括两个驱动轮,第二行走轮组122包括两个从动轮。通常情况下,第一行走轮组为设于全地形车100后部的后部轮组,第二行走轮组为设于全地形车100前部的前部轮组。鞍座组件15安装在车架11的上方,用于供使用者乘坐。车架11上位于鞍座组件15的下方位置安装有电源组件14,电源组件14用于为全地形车100提供电能。驱动组件19与电源组件14电连且靠近第一行走轮组121安装在车架11上,驱动组件19驱动行走组件12并带动全地形车100进行移动,驱动组件19驱动第一行走轮组121或第二行走轮组122中的至少之一提供驱动力,使全地形车100进行能够行走。悬架组件23分别与行走组件12和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包括车架主体;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连接至所述车架;行走组件,包括第一行走轮组和第二行走轮组;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行走轮组和第二行走轮组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鞍座组件,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方;电源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鞍座组件下方,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可给所述驱动组件供电的主电源;其中,所述车身覆盖件还包括设于所述车架后端的后挡泥板,所述后挡泥板设有用于安装尾灯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后挡泥板的后端部,所述安装孔的开口设于所述后挡泥板的下表面,所述安装孔的中心线基本垂直于所述后挡泥板的下表面,所述尾灯基本沿垂直于所述后挡泥板下表面并向上的方向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安装孔相互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中:所述后挡泥板中的所述安装孔关于左右方向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中:所述安装孔的开口垂直朝向所述后挡泥板的正下方或倾斜朝向所述挡泥板的后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中:所述后挡泥板的下表面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以所述行走组件与地面接触点所在的平面为接触平面,所述安装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接触平面的夹角大于等于4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彬雷顺雨李佳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