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装置及具有其的新能源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3836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25
本申请公开了电池装置及具有其的新能源汽车,包括:若干电池组;壳体,壳体包括容纳部、盖板部和至少一个分隔部,容纳部形成有具有第一开口的容纳空间,至少一个分隔部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并将容纳空间分隔成若干容纳腔,若干电池组一一对应设置于若干容纳腔内,盖板部盖设于第一开口且与分隔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分隔部靠近盖板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口;隔热部,隔热部为柔性结构且设置于分隔部内,其中隔热部能够在处于发热膨胀状态的电池组的挤压下进行形变运动,以使部分隔热部伸出第二开口并与盖板部抵接。本申请提供的电池装置,降低了电池装置中正常电池组被发热膨胀的电池组连带损伤的风险,提高了新能源汽车中电池装置的自我保护能力。自我保护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装置及具有其的新能源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新能源交通工具
,具体涉及电池装置及具有其的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电池装置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等管件参数。电池装置一般包括托盘组件以及若干电池组,每个电池组均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电芯。托盘组件形成有电池容纳腔,若干电池组按照顺序摆放于电池容纳腔。
[0003]其中,电池组大多为锂电池组,电池装置在使用时会出现部分电池组因内部电芯故障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体积膨胀,其中产生的热量会传导至其他电池组进而容易导致其他电池组因过热出现故障,且膨胀的电池组也容易会对其他电池组造成挤压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电池装置及具有其的新能源汽车。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装置,包括:
[0006]若干电池组;
[0007]壳体,壳体包括容纳部、盖板部和至少一个分隔部,容纳部形成有具有第一开口的容纳空间,至少一个分隔部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并将容纳空间分隔成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若干容纳腔,若干电池组一一对应设置于若干容纳腔内,盖板部盖设于第一开口且与分隔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分隔部靠近盖板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口;
[0008]隔热部,隔热部为柔性结构且设置于分隔部内,其中隔热部能够在处于发热膨胀状态的电池组的挤压下进行形变运动,以使部分隔热部伸出第二开口并与盖板部抵接。
[0009]进一步地,隔热部包括两个隔热件,分隔部包括:
[0010]支撑件,支撑件设置于容纳空间内;
[0011]两个抵压件,两个抵压件分别设置于支撑件在沿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并在支撑件的两侧均形成有隔离腔,两个隔热件分别设置于两个隔离腔,抵压件沿靠近支撑件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靠近支撑件的一侧,在第一位置时,抵压件可分离地卡接于容纳部,且抵压件在第一预设压力的作用下能够解除与容纳部的卡接,在第二位置时,抵压件抵压隔热件以使隔热件进行形变运动。
[0012]进一步地,容纳部包括托板和围板,围板设置于托板的四周,托板和围板共同围设形成容纳空间,围板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板体,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抵压件远离盖板部的一端邻近托板设置;
[0013]两个第一板体的内表面均设置有与每个抵压件一一对应的第一导槽,第一导槽包括相连的卡接段和导向段,卡接段位于导向段远离支撑件的一侧,卡接段设置有第一顶推斜面,且第一顶推斜面靠近导向段的一端高于远离导向段的一端,抵压件的两端分别设置
有第一导向凸起,第一导向凸起插设于对应的第一导槽,第一导向凸起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顶推斜面顶推配合的第二顶推斜面,其中在抵压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导向凸起位于卡接段且第一顶推斜面和第二顶推斜面至少部分贴合,在抵压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导向凸起位于导向段。
[0014]进一步地,抵压件的两端远离支撑件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部,且支撑部远离支撑件的侧面均位于第一平面,第一方向与第一平面垂直设置,两个支撑部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有第三开口,抵压件远离支撑件的一侧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远离支撑件的侧面平行于第一平面,其中在抵压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凸起部位于第三开口且凸起部远离支撑件的侧面与第一平面共面设置。
[0015]进一步地,支撑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0016]进一步地,支撑件在移动路径上位置具有初始位置、第一限位位置、第二限位位置,初始位置位于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二限位位置之间,其中在初始位置时,支撑件与容纳部可分离地卡接配合,且支撑件在第二预设压力的作用下能够解除与容纳部的卡接,第二预设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压力。
[0017]进一步地,容纳部包括托板和围板,围板设置于托板的四周,托板和围板共同围设形成容纳空间,围板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板体,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两个第一板体的内侧均设置有与支撑件一一对应的第二导槽,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凸起,第二导向凸起插设于对应的第二导槽;
[0018]其中,第二导槽在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止挡面,第二导槽的槽壁设置有两个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内均设置有止挡件,两个止挡件位于初始位置的两侧,止挡件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在第三位置时,止挡件伸出安装槽并与第二导向凸起在沿第一方向抵接配合,在第四位置时,止挡件退回至安装槽以使得止挡件与第二导向凸起的抵接配合解除。
[0019]进一步地,止挡件具有第一抵接斜面,第二导向凸起具有与第一抵接斜面抵接配合的第二抵接斜面,且第一抵接斜面靠近第二导向凸起的一端与安装槽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抵接斜面远离第二导向凸起的一端与安装槽之间的间距。
[0020]进一步地,隔热件为袋装结构,且隔热件内填充有流体。
[0021]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电池装置。
[0022]本申请提供的电池装置及具有其的新能源汽车,通过在分隔部内设置有柔性的隔热部,其中隔热部能够在处于发热膨胀状态的电池组的挤压下进行形变运动以使部分隔热部伸出第二开口并与盖板部抵接,不仅能够通过隔热部与盖板部的底部抵接以实现将容纳空间进行隔断,以缩减热量的传导范围,且还能够利用隔热部自身的隔热性能进一步抑制热量传导速度,且还能够同时利用隔热部的形变吸收膨胀的电池组的挤压冲击,也即在发热膨胀的电池组的作用下通过隔热部同时进行完成隔热和吸收挤压冲击的两个目的,降低了电池装置中正常电池组被发热膨胀的电池组连带损伤的风险,提高了新能源汽车中电池装置的自我保护能力。
附图说明
[002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所示结构在配置盖板部后的半剖示意图;
[0026]图3为图1所示结构中电池组发热膨胀时的示意图;
[0027]图4为图1所示结构中电池组发热膨胀时的另一示意图;
[0028]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抵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向凸起和第一导槽以及第二导向凸起和第二导槽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0031]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图8所示结构在配置盖板部后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3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装置,配置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家用汽车、货运汽车等。电池装置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电池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容纳部、盖板部和至少一个分隔部,所述容纳部形成有具有第一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至少一个分隔部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成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若干容纳腔,所述若干电池组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若干容纳腔内,所述盖板部盖设于所述第一开口且与所述分隔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分隔部靠近所述盖板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口;隔热部,所述隔热部为柔性结构且设置于所述分隔部内,其中所述隔热部能够在处于发热膨胀状态的所述电池组的挤压下进行形变运动,以使部分所述隔热部伸出所述第二开口并与所述盖板部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部包括两个隔热件,所述分隔部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两个抵压件,所述两个抵压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件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并在所述支撑件的两侧均形成有隔离腔,所述两个隔热件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隔离腔,所述抵压件沿靠近所述支撑件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靠近所述支撑件的一侧,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抵压件可分离地卡接于所述容纳部,且所述抵压件在第一预设压力的作用下能够解除与所述容纳部的卡接,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抵压件抵压所述隔热件以使所述隔热件进行形变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包括托板和围板,所述围板设置于所述托板的四周,所述托板和所述围板共同围设形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围板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抵压件远离所述盖板部的一端邻近所述托板设置;所述两个第一板体的内表面均设置有与每个所述抵压件一一对应的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包括相连的卡接段和导向段,所述卡接段位于所述导向段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侧,所述卡接段设置有第一顶推斜面,且所述第一顶推斜面靠近所述导向段的一端高于远离所述导向段的一端,所述抵压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凸起,所述第一导向凸起插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向凸起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顶推斜面顶推配合的第二顶推斜面,其中在所述抵压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导向凸起位于所述卡接段且所述第一顶推斜面和所述第二顶推斜面至少部分贴合,在所述抵压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导向凸起位于所述导向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件的两端远离所述支撑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