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箭发射用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083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火箭发射用集装箱,其包括均沿长度方向一侧开口的并对接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且所述第二箱体向上开口,并背离第一箱体开口,以供箱体内的箭体起竖;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对接的三个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箱体固定有适配并卡于卡槽的卡条,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对接端同时设置有多个螺栓,所述螺栓的杆部穿过卡条;所述第二箱体的上开口盖设有顶盖,且背离第一箱体的开口盖设有侧盖。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火箭发射集装箱适用工况相对唯一,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箱体的拼接,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的效果。题的效果。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箭发射用集装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火箭发射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火箭发射用集装箱。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火箭转运过程中需要利用专门设计的火箭运输平板车、火箭外部包裹保温箭衣,在转运至发射阵地时,需要拆除保温箭衣、或打开没有伪装性能的保温舱后将箭体进行起竖;可见,现有火箭发射所用平台无法同时具备转运、保温以及伪装等特点和功能。
[0003]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一种火箭发射集装箱,以满足固体火箭快速响应发射和隐蔽性的需求,并将起竖、发射、测发控等液压和电气设备集成于内部一体。如,公开号为CN11379063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适用于多平台发射的运载火箭发射箱,包括:底梁、集装箱、发射台、起竖臂、驱动系统以及调平系统,集装箱安装在底梁的顶部,集装箱的顶部开口,集装箱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开闭所述开口的开闭组件,起竖臂和发射台均铰接在底梁的后端,发射台与起竖臂同轴设置,起竖臂与发射台固定连接,起竖臂用于存放火箭,驱动系统用于驱动起竖臂绕其铰接端转动,所述调平系统设置在底梁的底部,调平系统用于使底梁保持水平,集装箱内还设置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驱动系统和调平系统工作。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集装箱多为多个水平开口箱体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为一体,以便适应于箭体长度和电气设备等体积,使得集装箱成为一车一舱的定制化设计,且与运输车辆不可分离,导致集装箱适用工况相对唯一,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箱体的拼接,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r/>[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火箭发射用集装箱,其可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火箭发射集装箱适用工况相对唯一,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箱体的拼接,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火箭发射用集装箱,其包括均沿长度方向一侧开口的并对接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且所述第二箱体向上开口,并背离第一箱体开口,以供箱体内的箭体起竖;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对接的三个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箱体固定有适配并卡于卡槽的卡条,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对接端同时设置有多个螺栓,所述螺栓的杆部穿过卡条;所述第二箱体的上开口盖设有顶盖,且背离第一箱体的开口盖设有侧盖。
[0007]优选的,所述顶盖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第二箱体宽度方向两侧的上盖板、用于将上盖板一端连接于第二箱体的多个合页以及多个设置于第二箱体内的双头油缸,两个所述上盖板的另一端相互抵接,且所述上盖板抵接于第一箱体,所述双头油缸的两活塞端均转动连接有铰接座,两个所述铰接座分别固定于第二箱体的侧壁和上盖板的内侧。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上盖板相互抵接处的一端、所述上盖板通过合页连接于第二箱
体的一端以及所述上盖板抵接于第一箱体的一端均设置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卡板和固定于卡板的充放气密封条。
[0009]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上盖板靠近另一上盖板的一端固定有搭接板,所述搭接板搭接于另一上盖板上;且所述上盖板靠近第一箱体的一端也设置有搭接于第一箱体的搭接板。
[0010]优选的,所述铰接座设置有应变片。
[0011]优选的,多个所述双头油缸采用同步马达进行控制,并通过同一阀组进行供油。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长度小于第二箱体,且所述第一箱体的上侧固定有吊钩,所述第二箱体的两侧外壁均固定有吊钩。
[0013]优选的,所述侧盖包括两块相互抵接于的后盖板、固定于第二箱体内壁的驱动件、同轴固定于驱动件驱动端的齿轮、啮合于齿轮的齿条以及用于将两个后盖板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二箱体两侧壁的滑动组件,所述后盖板沿第二箱体的宽度方向滑动,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齿轮转动。
[0014]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二箱体内壁的滑动套和固定于后盖板的滑动轴,所述滑动套设置有通孔,所述滑动轴滑动连接于滑动套的通孔。
[0015]优选的,两块所述后盖板相互抵接的一侧均设置有密封层,且所述后盖板关闭时抵接于第二箱体的一侧也设置有密封层。
[001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7]1.通过设置卡条、螺栓,将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对接,即可根据箭体和箭体发射相关设备的体积大小设置两个箱体的大小,采用两个箱体对接的形式相连接,以便于将起竖、发射、测发控等液压和电气设备集成于一体;同时,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开口结构不同,且第一箱体的长度小于第二箱体,使得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采用对接,便于拆卸的同时,拆卸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可分别应用于不同的使用情况,更加经济,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火箭发射集装箱适用工况相对唯一,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箱体的拼接,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0018]2.通过设置充放气密封条和密封层,使得上盖板和后盖板均合拢之后,整个箱体的密封性更好,有利于保温,且伪装性高;另外,后盖板采用滑动的形式安装,使得火箭在发射时,两个后盖板可合拢,以对发射的火焰进行隔断,从而形成对箱体内设备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轴测图,展示为箱体封闭状态;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轴侧图,展示为火箭起竖状态;
[0021]图3是图1中A

A向的a部剖视图,用于展示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对接结构;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为上盖板的打开状态;
[0023]图5是图1中B

B向的a部剖视图,用于展示两个上盖板的合拢结构;
[0024]图6是图1中B

B向的b部剖视图,用于展示上盖板合拢时与第二箱体的连接结构;
[0025]图7是图1中A

A向的b部剖视图,用于展示上盖板合拢时与第一箱体的连接结构;
[0026]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为后盖板的合拢状态。
[0027]上述附图中:1、第一箱体;11、卡槽;12、防护层;2、第二箱体;21、卡条;3、螺栓;4、
顶盖;41、上盖板;42、合页;43、双头油缸;431、铰接座;432、应变片;44、密封件;441、卡板;442、充放气密封条;45、搭接板;5、侧盖;51、后盖板;52、驱动件;53、齿轮;54、齿条;55、滑动组件;551、滑动套;552、滑动轴;56、密封层;6、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1

8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9]参照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火箭发射用集装箱,包括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沿长度方向拼接,以形成运输火箭箭体及火箭发射相关设备的集装箱。
[0030]具体的,第一箱体1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开口,且除了顶侧,其开口端的其他三个侧面均开设有卡槽11。第二箱体2长度方向的一侧开口,且该开口端的三个侧面焊接固定有适配于卡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箭发射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均沿长度方向一侧开口的并对接的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且所述第二箱体(2)向上开口,并背离第一箱体(1)开口,以供箱体内的箭体起竖;所述第一箱体(1)与第二箱体(2)对接的三个面均开设有卡槽(11),所述第二箱体(2)固定有适配并卡于卡槽(11)的卡条(21),所述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的对接端同时设置有多个螺栓(3),所述螺栓(3)的杆部穿过卡条(21);所述第二箱体(2)的上开口盖设有顶盖(4),且背离第一箱体(1)的开口盖设有侧盖(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箭发射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第二箱体(2)宽度方向两侧的上盖板(41)、用于将上盖板(41)一端连接于第二箱体(2)的多个合页(42)以及多个设置于第二箱体(2)内的双头油缸(43),两个所述上盖板(41)的另一端相互抵接,且所述上盖板(41)抵接于第一箱体(1),所述双头油缸(43)的两活塞端均转动连接有铰接座(431),两个所述铰接座(431)分别固定于第二箱体(2)的侧壁和上盖板(41)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箭发射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盖板(41)相互抵接处的一端、所述上盖板(41)通过合页(42)连接于第二箱体(2)的一端以及所述上盖板(41)抵接于第一箱体(1)的一端均设置密封件(44),所述密封件(44)包括卡板(441)和固定于卡板(441)的充放气密封条(44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火箭发射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上盖板(41)靠近另一上盖板(41)的一端固定有搭接板(4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起吴梦翔杜浩东吴松松周泽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零壹空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零壹空间电子有限公司西安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零壹空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