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康复训练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010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呼吸训练仪器领域。呼吸康复训练仪用通气管,包括中空通气的管体,管体上设有导压孔,管体由进气管和出气管活动连接构成,进气管的后部是连接部,进气管的连接部和出气管前部套接;进气管的前端是进气口,出气管的后端是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贯通;管体上进气管和出气管重叠套接处设有储水机构。本专利呼吸康复训练仪用通气管,通过储水机构改变湿气流的导压方向和流动路径,实现了湿气流冷凝产生的水滴完全的留在通气管内。冷凝产生的水滴完全的留在通气管内。冷凝产生的水滴完全的留在通气管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康复训练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呼吸训练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的呼吸康复训练仪及其通气管。

技术介绍

[0002]呼吸流量检测通常有叶轮式和压差式等检测方式,叶轮式存在机械叶片轴心易磨损、气流时停止时因叶片转动惯性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压差式因其结构简单,检测精度相对较高,性能长期稳定,目前被广泛的使用。压差式流量检测仪器的结构主要包括压差检测组件和通气管,其存在的不足是人体呼出气含有的水蒸气流经过通气管冷凝形成的冷凝水容易进入压差检测组件内的导压孔,造成流量压差检测失败或装置损坏。
[0003]本专利申请人研发的专利号为CN202121560479.6的高精度肺功能测定仪,其结构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压差检测组件以及安装在壳体上的气压采集管,通过在壳体上设置一个软性材料制成的导气密封垫,当气压采集管压接在导气密封垫上时,通过对导气密封垫的挤压,使得导气密封垫能很好的堵塞气压采集管与壳体上表面之间的缝隙,进而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在导气密封垫上对应气压采集管的导压孔处设置有集水槽,防止水汽凝结后流入至壳体内,从而对电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呼吸康复训练仪用通气管,包括中空通气的管体,管体上设有导压孔(6);其特征在于,管体由进气管(1)和出气管(2)活动连接构成,进气管(1)的后部是连接部,进气管的连接部和出气管(2)前部套接,进气管(1)和出气管(2)的套接处设有密封圈(7);进气管(1)的前端是进气口(1a),出气管(2)的后端是出气口(2a),进气口(1a)和出气口(2a)贯通;管体上进气管和出气管(2)重叠套接处设置储水机构;储水机构包括管体上的导压内孔(3)、导压通道(4)和储水池(5),气流沿进气口(1a)、导压内孔(3)、导压通道(4)、储水池(5)和导压孔(6)依次流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康复训练仪用通气管,其特征在于,密封圈至少是平行设置的两组,导压内孔(3)、导压通道(4)、储水池(5)和导压孔(6)的位置均处于两组密封圈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康复训练仪用通气管,其特征在于,进气管(1)和出气管(2)通过限位机构(9)锁紧;出气管(2)的后端上设有旋转叶片(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康复训练仪用通气管,其特征在于,出气管(2)前部内侧壁套在进气管连接部的外侧壁上;进气管连接部上环形槽(12),环形槽(12)与出气管内侧壁组成导压通道(4);导压内孔(3)设置在进气管连接部上,导压内孔(3)与环形槽(12)连通;纵向上,导压内孔(3)位置处于进气管连接部的上部;纵向上,进气管连接部底部设有开口朝下的凹槽(13),凹槽(13)与环形槽(12)连通,凹槽(13)与出气管底部的内侧壁面组成储水池(5);纵向上,导压孔(6)处于出气管(2)的下部,导压孔(6)位置对应储水池(5)的上部,且导压孔(6)与环形槽(12)不处于同一纵向直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康复训练仪用通气管,其特征在于,进气管(1)连接部内侧壁套在出气管(2)前部的外侧壁上;出气管(2)前部上环形槽(12),环形槽(12)与进气管内侧壁组成导压通道(4);导压内孔(3)设置在出气管上,导压内孔(3)与环形槽(12)连通;纵向上,导压内孔(3)位置处于出气管的上部;纵向上,出气管(2)底部设有开口朝下的凹槽(13),凹槽(13)与环形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星胡锡江江亮傅英敏曹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亿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