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雾化给药呼吸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3020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给药呼吸训练仪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雾化给药呼吸训练装置,装置包括壳体、雾化给药呼吸训练管、呼吸训练阀头和雾化杯,可进行雾化给药或呼吸训练,装置结构上进行了密封设计,避免使用过程中漏气,并配置有可根据需求互相替换的呼吸训练阀头和给药评估阀头,满足患者不同需求;雾化给药呼吸训练管和阀头的连接方式可避免阀头侧移;取压口设置在取压腔体内壁的中上部位,可避免水汽及冷凝水进入取压口,且取压口与取压通道位置不对应,可避免水汽及冷凝水堵住取压通道导致测压装置故障;设置了限位机构,可避免使用过程中雾化给药呼吸训练管走位;设置了防插反机构,可避免雾化给药呼吸训练管错误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给药呼吸训练仪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雾化给药呼吸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1、人在正常吸气时,横膈膜收缩和外肋间肌收缩,当用力吸气时,还需吸气辅助肌,如斜方肌、斜角肌的协助,这些肌肉收缩的结果使得胸阔上举,胸腔空间扩大到极限,因此需要对吸气肌进行锻炼。市面上大多数吸气训练器是采用阻抗训练基础原理,使用者透过吸气训练器吸气时需费力去抵抗训练器设定的阻抗,以增加吸气肌力,借此增加呼吸肌强度与耐受度,改善呼吸困难等问题,提升心肺功能,进一步提升运动的效能。

2、人体呼气是因肺内压力大过大气压,正常时的呼气并不会产生肌肉的收缩,当人体用力呼气时,内肋间肌和腹肌开始收缩,肺内压增至最大,体内的二氧化碳才能大量呼出。呼气训练对于体内气体交换的效率,有显著的帮助。并且,在呼气训练的辅助器材中,常常会加入气道震荡的机制,使得有慢性肺疾病的患者,能够一边训练呼吸,一边达到松痰及排痰的效果,使整个治疗的过程事半功倍。

3、雾化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雾化治疗主要指气溶胶吸入疗法。所谓气溶胶是指悬浮于空气中微小的固体或液体微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雾化给药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壳体(1)、雾化给药呼吸训练管(2)、呼吸训练阀头(3)和雾化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35)上设置有取压通道,取压通道连通取压腔室(332)和测压装置腔室,且取压通道与取压口不在同一轴线上;优选,取压通道横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压口设置于取压腔体内壁(33)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机构(27)包括及活动安装在其上的柔性活动片(272),固定支架(271)固定在隔板(2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雾化给药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壳体(1)、雾化给药呼吸训练管(2)、呼吸训练阀头(3)和雾化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35)上设置有取压通道,取压通道连通取压腔室(332)和测压装置腔室,且取压通道与取压口不在同一轴线上;优选,取压通道横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压口设置于取压腔体内壁(33)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机构(27)包括及活动安装在其上的柔性活动片(272),固定支架(271)固定在隔板(23)上;优选,柔性活动片(272)榫接在固定支架(27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活动片(272)可采用柔性的塑料或硅胶材料,制作成伞型、或t型、或卡扣型或符合雾化吸气通道(25)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滑槽(71),呼吸训练阀头(3)上设置有滑轨(72),呼吸训练阀头(3)通过滑轨(72)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丽娟江亮傅英敏曹海鹏胡锡江王天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亿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