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996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涉及中药组合技术领域,中药组合物的各组份为柴胡、赤芍、炒薏苡仁、丹参、当归、川芎、牛膝、蒲公英、败酱草、白花蛇舌草、香附、延胡索、昆布、黄芪、杜仲、桂枝、茯苓、白术和党参。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通过添加的柴胡、香附、延胡索和川芎,使得中药组合物能够活血理气行滞,添加的赤芍和丹参使得中药组合物实现活血通络,添加的蒲公英、败酱草和白花蛇舌草使得中药组合物实现清热除湿,添加的牛膝和杜仲能够补肾温经,添加的桂枝和昆布实现了中药组合物的温经通络以及散结除滞,并且有助于受精成孕,不影响IUI临床妊娠结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组合,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1、慢性子宫内膜炎是指子宫内膜的慢性持续性炎症,为常见妇科疾病,主要是患者感染所致,其临床症状轻微且不典型,易被忽视,通常表现为盆腔区疼痛、下腹坠胀,组织学上以内膜间质中浆细胞浸润为特征,其与异常子宫出血、宫腔粘连、不孕症、体外受精反复植入失败以及复发性流产等妇科生殖疾病密切相关。

2、目前,由于对于女性患者的急性期炎症治疗的不够彻底,或经常存在感染源,则导致炎症反复发作,严重者还会影响子宫肌层成为子宫肌炎,慢性子宫内膜炎可分为急性慢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常与慢性宫颈炎、慢性输卵管炎同时存在,是导致流产的最常见原因,影响妊娠成功,降低受孕成功率,同时慢性子宫内膜炎常有盆腔区域疼痛、白带增多、月经过多和痛经的症状。

3、因此,现提出一种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血通络、清热除湿、补肾温经、健脾祛湿,扶正补虚、改善气血以及有助于受精成孕的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应用于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中。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组份为柴胡、赤芍、炒薏苡仁、丹参、当归、川芎、牛膝、蒲公英、败酱草、白花蛇舌草、香附、延胡索、昆布、黄芪、杜仲、桂枝、茯苓、白术和党参。

3、所述各组份的重量份数比为10g—12g的柴胡、15g—18g的赤芍、20g—22g的炒薏苡仁、15g—18g的丹参、12g—15g的当归、10g—12g的川芎、15g—18g的牛膝、12g—15g的蒲公英、12g—15g的败酱草和15g—18g的白花蛇舌草。

4、所述各组份的重量份数比为12g—15g的香附、12g—15g的延胡索、10g—12g的昆布、20g—22g的黄芪、15g—18g的杜仲、10g—12g的桂枝、10g—12g的茯苓、15g—18g的白术和15g—18g的党参。

5、一种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一:准备柴胡、赤芍、炒薏苡仁、丹参、当归、川芎、牛膝、蒲公英、败酱草、白花蛇舌草、香附、延胡索、昆布、黄芪、杜仲、桂枝、茯苓、白术和党参的中药成分,放置备用;

7、步骤二:将蒲公英、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和黄芪按比例混合,用相当于混合物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正丙醇回流提取2—4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干燥并粉碎成粉末,随后用乙醇提纯1—2次,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21-1.24的膏体,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8、步骤三:将柴胡、赤芍、炒薏苡仁、丹参、当归、川芎、牛膝、香附、延胡索、昆布和杜仲用醇浓度为80-90%的正丙醇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并进行干燥、粉碎成粉末,将粉碎后的粉末加入相对于其质量为2-4倍量的水溶解,静止1—3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为60℃下相对密度为1.21-1.24的膏体并干燥,粉碎后得到粉末;

9、步骤四:将余下组份的桂枝、茯苓、白术和党参研磨成粉末并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2次,每次2—3小时,分别过滤后合并滤液,滤液浓缩成膏体并干燥,干燥后粉碎成粉末;

10、步骤五:将步骤二至步骤四中制得的粉末混合,将获得的粉末加相对于其质量1-2倍的氯化钠及注射用水适量,溶解后再进一步加注射用水至需要的体积,过滤、灌封以及灭菌后,制得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中药混合物注射液。

11、所述步骤四中加入的水的质量为按比例混合得到的混合物质量的2-3倍。

12、所述步骤五中的中药混合物注射液设定为150ml/袋。

13、所述步骤五中的中药混合物注射液的用量为每日一袋。

14、所述步骤二中的药物组份重量为12g的蒲公英、12g的败酱草、15g的白花蛇舌草和20g的黄芪。

15、所述步骤三中的药物组份重量为10g的柴胡、15g的赤芍、20g的炒薏苡仁、15g的丹参、12g的当归、10g的川芎、15g的牛膝、12g的香附、12g的延胡索、10g的昆布和15g的杜仲。

16、所述步骤四中的药物组份重量为10g的桂枝、10g的茯苓、15g的白术和15g的党参。

17、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添加的柴胡、香附、延胡索和川芎,使得中药组合物能够活血理气行滞,添加的赤芍和丹参使得中药组合物实现活血通络,添加的蒲公英、败酱草和白花蛇舌草使得中药组合物实现清热除湿,添加的牛膝和杜仲实现补肾温经,白术、茯苓、当归和薏苡仁使得中药组合物实现健脾祛湿以及扶正补虚,桂枝和昆布实现温经通络以及散结除滞,并且黄芪使得中药组合物具有补气升阳、脱毒生肌和利水退肿的作用,在补气药中更符合慢性盆腔炎的病机,使得制备出的中药组合物全方攻补兼施,能够通调合宜,且纠正冲任之不畅,改善气血之瘀滞,实用性增强。

19、2.本专利技术中,中药混合物从患者月经干净开始使用,先将药液加热,温度在38—40摄氏度之间,将药袋通过灌肠管缓慢推进患者肛门,使药液尽量保留2h以上或过夜,轻度炎症连续用药14天,中重度连续治疗2~3个月经周期,待宫腔镜+病理组织学复查结果正常后进入iui周期,经过中药组合物治疗后患者的胞宫得以滋养,且摄精后得以成孕,并通过对比数据证实此中药组合物治疗子宫内膜炎后不影响iui临床妊娠结局,证实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和血流分型是妊娠成功的影响因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组份为柴胡、赤芍、炒薏苡仁、丹参、当归、川芎、牛膝、蒲公英、败酱草、白花蛇舌草、香附、延胡索、昆布、黄芪、杜仲、桂枝、茯苓、白术和党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份的重量份数比为10g—12g的柴胡、15g—18g的赤芍、20g—22g的炒薏苡仁、15g—18g的丹参、12g—15g的当归、10g—12g的川芎、15g—18g的牛膝、12g—15g的蒲公英、12g—15g的败酱草和15g—18g的白花蛇舌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份的重量份数比为12g—15g的香附、12g—15g的延胡索、10g—12g的昆布、20g—22g的黄芪、15g—18g的杜仲、10g—12g的桂枝、10g—12g的茯苓、15g—18g的白术和15g—18g的党参。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加入的水的质量为按比例混合得到的混合物质量的2-3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的中药混合物注射液设定为150ML/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的中药混合物注射液的用量为每日一袋。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药物组份重量为12g的蒲公英、12g的败酱草、15g的白花蛇舌草和20g的黄芪。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药物组份重量为10g的柴胡、15g的赤芍、20g的炒薏苡仁、15g的丹参、12g的当归、10g的川芎、15g的牛膝、12g的香附、12g的延胡索、10g的昆布和15g的杜仲。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药物组份重量为10g的桂枝、10g的茯苓、15g的白术和15g的党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组份为柴胡、赤芍、炒薏苡仁、丹参、当归、川芎、牛膝、蒲公英、败酱草、白花蛇舌草、香附、延胡索、昆布、黄芪、杜仲、桂枝、茯苓、白术和党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份的重量份数比为10g—12g的柴胡、15g—18g的赤芍、20g—22g的炒薏苡仁、15g—18g的丹参、12g—15g的当归、10g—12g的川芎、15g—18g的牛膝、12g—15g的蒲公英、12g—15g的败酱草和15g—18g的白花蛇舌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份的重量份数比为12g—15g的香附、12g—15g的延胡索、10g—12g的昆布、20g—22g的黄芪、15g—18g的杜仲、10g—12g的桂枝、10g—12g的茯苓、15g—18g的白术和15g—18g的党参。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楠王丽君张辉刘文君张君蕾邢晓苑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