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频率训练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0181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频率训练辅助装置,属于呼吸训练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支架、设于支架上的气囊以及用于控制气囊交替充气、泄气的充气机构;充气机构包括气泵、电磁阀、电源、控制器、显示屏、按键模组以及气管;电磁阀为两位三通阀,具有接口一、接口二以及接口三,接口一与气泵相连,接口二和接口三延伸至底座的外侧;电磁阀上电时,仅接口一与接口二相通,电磁阀断电时,仅接口二与接口三相通;气管的一端与接口二相连,另一端与气囊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插管病人呼吸训练时因缺少呼吸频率训练辅助装置而需要人工辅助训练的问题。要人工辅助训练的问题。要人工辅助训练的问题。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respiratory frequency tra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频率训练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呼吸训练辅助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呼吸频率训练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呼吸科重症病人插管后,需要进行呼吸频率调整的训练,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相应的装置辅助病人进行训练,需要医护人员在旁口述指导,工作强度较大,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还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呼吸频率训练辅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呼吸频率训练辅助装置,用于解决插管病人呼吸训练时因缺少呼吸频率训练辅助装置而需要人工辅助训练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呼吸频率训练辅助装置,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支架、设于支架上的气囊以及用于控制气囊交替充气、泄气的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气泵、电磁阀、电源、控制器、显示屏、按键模组以及气管;所述气泵、所述电磁阀、所述电源以及所述控制器均设置在所述底座内,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按键模组均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外侧;所述气泵、所述电磁阀、所述电源、所述显示屏以及所述按键模组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磁阀为两位三通阀,具有接口一、接口二以及接口三,所述接口一与所述气泵相连,所述接口二和所述接口三延伸至所述底座的外侧;所述电磁阀上电时,仅所述接口一与所述接口二相通,所述电磁阀断电时,仅所述接口二与所述接口三相通;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接口二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气囊相连。
[0006]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囊相连。
[0007]优选地,所述气囊设置有连接头,并通过所述连接头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连,所述连接头设置有连通所述气囊的气接口,所述气接口与所述气管可拆卸连接,所述气管与所述接口二可拆卸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均为伸缩杆。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均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气管的管卡。
[0010]优选地,所述底座的顶面一侧设置有铰接座,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第一螺杆与所述铰接座铰接,所述第一螺杆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二螺杆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二螺杆平行设置。
[0011]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气管的抽屉。
[0012]优选地,所述气囊的材料为硅胶,所述电源为内置电源或者蓄电池。
[0013]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用于辅助插管病人进行呼吸频率训练,不需要医护人员在一旁口述指导,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避免人力资源浪费。使用时,医护人员通过充气机构的按键模组设定呼吸频率,即设定气囊充气时长和泄气时长,例如设定充气1秒,泄气1秒,那么呼吸训练的频率为1分钟30次。充气机构的控制器控制气囊交替充气、泄气,气囊充气时,控制器控制气泵上电工作,电磁阀上电,接口一与接口二相通,气囊充气膨胀;气囊泄气时,控制器控制气泵断电停止工作,电磁阀断电,接口二与接口三相通,气囊泄气收缩。这样,插管病人通过观察气囊交替膨胀和收缩的频率来配合呼气、吸气训练,例如气囊膨胀时呼气,气囊收缩时吸气,具有较好的训练效果。
[0015]2.本技术的支架作为气囊的安装载体,方便将气囊置于插管病人可以轻易可视的位置,便于卧床病人观察气囊。其中,支架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为伸缩杆,可进行长度调节,满足不同使用需求。第一支撑杆与底座铰接,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铰接,方便用后将支架折叠收纳,减小占用空间。
[0016]3.本技术于底座设置有抽屉,方便用后将气管拆下进行收纳,避免支架折叠后气管因长度过长而造成凌乱放置的情况,同时方便随时取放气管,具有较好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呼吸频率训练辅助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呼吸频率训练辅助装置收纳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呼吸频率训练辅助装置的电器连接示意图;
[0020]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1]图中,1

底座、2

支架、3

铰接座、4

第一支撑杆、5

第一螺杆、6

第二支撑杆、7

第二螺杆、8

连接头、9

管卡、10

气囊、11

气管、12

抽屉、13

气泵、14

电磁阀、15

电源、16

控制器、17

显示屏、18

按键模组。
[002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部件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
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实施例
[0026]请参阅图1

3,一种呼吸频率训练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上的支架2、设于支架2上的气囊10以及用于控制气囊10交替充气、泄气的充气机构。
[0027]充气机构包括气泵13、电磁阀14、电源15、控制器16、显示屏17、按键模组18以及气管11。气泵13、电磁阀14、电源15以及控制器16均设置在底座1内,显示屏17和按键模组18均设置在底座1的外侧。气泵13、电磁阀14、电源15、显示屏17以及按键模组18均与控制器16电连接。电磁阀14为两位三通阀,具有接口一、接口二以及接口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频率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支架、设于支架上的气囊以及用于控制气囊交替充气、泄气的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气泵、电磁阀、电源、控制器、显示屏、按键模组以及气管;所述气泵、所述电磁阀、所述电源以及所述控制器均设置在所述底座内,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按键模组均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外侧;所述气泵、所述电磁阀、所述电源、所述显示屏以及所述按键模组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磁阀为两位三通阀,具有接口一、接口二以及接口三,所述接口一与所述气泵相连,所述接口二和所述接口三延伸至所述底座的外侧;所述电磁阀上电时,仅所述接口一与所述接口二相通,所述电磁阀断电时,仅所述接口二与所述接口三相通;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接口二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气囊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频率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囊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频率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芳雁兰莫莉韦秀莲王玉琴郭星慧谭聿祥谢晓欣雷萍韦春雪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