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碳钢驻车齿轮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2847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碳钢驻车齿轮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备料;热锻成形;第一次抛丸处理;退火;车飞边;第二次抛丸处理;表面润滑处理;冷挤压精整成形;调质处理;第一道精车;感应淬火和回火;磁粉探伤;表面清理;第一次清洗;第二道精车;拉花键;第二次清洗;激光打标;分选检验;超声波清洗;成品检验;包装;入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综合考虑各种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设计了对应的解决工序,工艺合理,可以用来生产直径大,厚度薄,齿数多,余量小且齿形精度要求高的驻车齿轮,有效控制了产品缺陷的产生,保证了产品的精度、质量要求以及合格率。质量要求以及合格率。质量要求以及合格率。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a medium carbon steel parking g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碳钢驻车齿轮的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齿轮加工
,特别是一种中碳钢驻车齿轮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针对直径大,厚度薄,齿数多的驻车齿轮,利用现有的设备和工艺,有两种方法来加工,一是通过机加工,成品在齿部的金属流线被切断,不能保证产品的使用强度,切削成形齿部也造成了材料的浪费;二是通过温热段加冷挤压精整的工艺成形齿部,温热锻难以保证齿部的表面精度,现有的工艺在冷挤压精整前,通过磷皂化处理对工件表面进行润滑,磷化处理在锻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蜂窝状磷化膜,便于润滑剂附着,但是附磷层在后续精整、调质、机加工以及高频淬火等工序没办法有效去除,会在工件齿两侧和齿顶有白亮层,这种磷白层会导致工件齿面产生剥落,影响齿形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中碳钢驻车齿轮的加工工艺。
[0004]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碳钢驻车齿轮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一:备料;
[0006]步骤二:热锻成形;
[0007]步骤三:第一次抛丸处理;
[0008]步骤四:退火;
[0009]步骤五:车飞边;
[0010]步骤六:第二次抛丸处理;
[0011]步骤七:表面润滑处理;
[0012]步骤八:冷挤压精整成形;
[0013]步骤九:调质处理;
[0014]步骤十:第一道精车;
[0015]步骤十一:感应淬火和回火;/>[0016]步骤十二:磁粉探伤;
[0017]步骤十三:表面清理;
[0018]步骤十四:第一次清洗;
[0019]步骤十五:第二道精车;
[0020]步骤十六:拉花键;
[0021]步骤十七:第二次清洗;
[0022]步骤十八:激光打标;
[0023]步骤十九:分选检验;
[0024]步骤二十:超声波清洗;
[0025]步骤二十一:成品检验;
[0026]步骤二十二:包装;
[0027]步骤二十三:入库。
[002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一中,备料,包含下料和倒角,下料过程是将棒材通过下料机切割成所需的毛坯长度,毛坯长度和直径要根据中频炉的规格来设计,长度和直径比范围为1.3~2.5,倒角是在圆柱形毛坯料两个端面倒角,用来定位和去除下料产生的毛刺,定位倒角范围C1~C3,去除毛刺的倒角范围C0~C1。
[002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二中,预涂石墨浓度为1.01~1.014g/cm3,脱模剂浓度为1.017~1.021g/cm3,热锻成形包含四个工位,预成形1

预成形2

终成形

冲孔,考虑到毛坯的尺寸较大,单工位成形或者一步预成形,都会导致金属变形超过成形极限,设计了两步预成形,预成形1的形状为鼓形,预成形2的形状为饼状,饼的最大直径比最终锻件齿大径小15
±
5mm,饼的厚度比最终锻件大1~2mm。
[003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三中,采用0.5mm的钢砂,电流16A≤I≤24A,时间8~10min,去除热锻产生的氧化皮以及脱模剂附着物,所述步骤四中,将锻件硬度控制在160~220HBW,脱碳层厚度≤0.3mm。
[003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五中,保证锻件端面平行度≤0.1,加工面粗糙度要求为Ra3.2,所述步骤六中,采用0.4mm的钢砂,电流16A≤I≤24A,时间4~6min,去除车飞边产生的毛刺以及退火产生的氧化皮。
[003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七中,润滑剂与水的配比范围为1:2~1:5,润滑剂浓度低会导致锻件齿部拉毛,影响工件质量,润滑剂浓度过高会导致润滑剂粘到齿部,影响工件外观,并且提高了生产成本,润滑后工件需及时冷挤压精整成形,停滞4小时必须进行遮盖保护,停滞8小时以上必须重新润滑才可流转,所述步骤八中,成形齿轮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z10,所述步骤九中,将锻件硬度控制在280~350HV。
[003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十中,包括车凹面、镗孔、倒角、车凸面,考虑到感应淬火和回火工序导致的热变形,最终尺寸要靠近下差来补偿变形量,所述步骤十一中,是将锻件表面硬度控制在≥650HV,心部硬度控制在280~350HV,晶粒度为3~7级。
[003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十三中,清除工件齿面异物,显露金属本色,所述步骤十四中,无清洁度要求,主要是清洗铁屑,油污,所述步骤十五中,此过程,由于经过感应淬火和回火后,锻件产生热变形,凹面和凸面尺寸补偿不回来的要进行第二道精车。
[003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十六中,花键齿侧粗糙度要求为Ra3.2,花键齿根粗糙度要求为Ra1.6,所述步骤十七中,无清洁度要求,主要是清洗铁屑,油污。
[003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十九中,将锻件的关键特性尺寸进行百检,所述步骤二十中,采用清洗/淋油一体机,清洁度要求≤0.4mg/件,所述步骤二十一中,抽检5件/批进行全尺寸检测。
[0037]其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方案设计了两个工位进行预成形,避免毛坯在预成形时的变形量大,超过成形极限,设计在锻造工序完成齿部成形,齿部金属流线完整连续,沿齿部轮廓分布,改善了齿根的抗弯强度和齿面的接触疲劳。
[0038]2.通过退火工序消除了热锻工件内部的残余应力,降低了锻件硬度,有利于后续
的车飞边工序。
[0039]3.通过表面润滑处理代替磷皂化处理,消除了热处理后在锻件表面产生的磷白层,减少了冷挤压精整前磷化工序和精整后表面清理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0040]4.通过设计了两道精车工序,用来补偿和校正感应淬火和回火产生的不可控变形量。
[0041]5.设置磁粉探伤以及两道检验工序,有效避免残次品的流出。
[0042]6.综合考虑各种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设计了对应的解决工序,工艺合理,可以用来生产直径大,厚度薄,齿数多,余量小且齿形精度要求高的驻车齿轮,有效控制了产品缺陷的产生,保证了产品的精度、质量要求以及合格率。
附图说明
[004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加工工艺流程图;
[0044]图2是本专利技术热锻工序各工位锻件图;
[0045]图3是本专利技术车飞边后的锻件;
[0046]图4是本专利技术拉花键后的锻件。
[0047]图中,a、毛坯;b、一工位预成形锻件;c、二工位预成形锻件;d、成形锻件;e、冲孔锻件;Ⅰ、飞边;Ⅱ、凸面;Ⅲ、凹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48]首先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初衷,针对直径大,厚度薄,齿数多的驻车齿轮,利用现有的设备和工艺,现有的工艺在冷挤压精整前,通过磷皂化处理对工件表面进行润滑,磷化处理在锻件表面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碳钢驻车齿轮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备料;步骤二:热锻成形;步骤三:第一次抛丸处理;步骤四:退火;步骤五:车飞边;步骤六:第二次抛丸处理;步骤七:表面润滑处理;步骤八:冷挤压精整成形;步骤九:调质处理;步骤十:第一道精车;步骤十一:感应淬火和回火;步骤十二:磁粉探伤;步骤十三:表面清理;步骤十四:第一次清洗;步骤十五:第二道精车;步骤十六:拉花键;步骤十七:第二次清洗;步骤十八:激光打标;步骤十九:分选检验;步骤二十:超声波清洗;步骤二十一:成品检验;步骤二十二:包装;步骤二十三:入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碳钢驻车齿轮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备料,包含下料和倒角,下料过程是将棒材通过下料机切割成所需的毛坯长度,毛坯长度和直径要根据中频炉的规格来设计,长度和直径比范围为1.3~2.5,倒角是在圆柱形毛坯料两个端面倒角,用来定位和去除下料产生的毛刺,定位倒角范围C1~C3,去除毛刺的倒角范围C0~C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碳钢驻车齿轮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预涂石墨浓度为1.01~1.014g/cm3,脱模剂浓度为1.017~1.021g/cm3,热锻成形包含四个工位,预成形1

预成形2

终成形

冲孔,考虑到毛坯的尺寸较大,单工位成形或者一步预成形,都会导致金属变形超过成形极限,设计了两步预成形,预成形1的形状为鼓形,预成形2的形状为饼状,饼的最大直径比最终锻件齿大径小15
±
5mm,饼的厚度比最终锻件大1~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碳钢驻车齿轮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采用0.5mm的钢砂,电流16A≤I≤24A,时间8~10min,去除热锻产生的氧化皮以及脱模剂附着物,所述步骤四中,将锻件硬度控制在160~220HBW,脱碳层厚度≤0.3mm。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安娜孙光辉王智慧徐骥谭展耀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